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周一食素!它不僅僅只是佛門規矩,還有這些社會利好

佛教講四大皆空,僧人看破紅塵,常被認為是消極厭世的表現。其實不然,中國佛教倡導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普度眾生,是積極而非消極。

無論是從個人的修行,還是認知世界,佛教都會聯繫整體與個體,不脫離時代與社會的客觀發展,認識到世間萬象的互為緣起,相輔相成;各種有情類生命分別依業受生,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構成了相互依存,遵循一定的因果規律,是一種和合互生的關係。

正如在維護地球生態,促進環保這件事情上,佛教界便一直十分關注,並落實在行動上。

佛教有植樹造林、養林護林的優良傳統。如今,我們日常所見的寺院通常都是林木蔥鬱,環境清幽,便是出於對傳統的傳承。

此外佛教制定不殺生戒,並視之為第一大戒,同時極力讚歎放生護生功德,僧團中也有制定在動植物滋生的雨季結夏安居的制度。

此外,漢傳佛教的素食傳統更是對保護地球活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均是站在養護全球的視野上,跨越了動植物、生命與物質的界限去制定的規律。

很多人能夠理解不殺生戒律對於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必要性,從而促成地球的生態平衡,但對食素是如何在環保上“有所作為”卻心存疑慮。那今天禪風君就帶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話題吧!

1

素食維護生態多樣性

我們都知道佛門食素一個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為不殺生的戒律。

以慈悲為懷的佛教尊重每一個生命的生存權利與生存空間,在佛經之中,也記錄了許多佛門中人與動物平等共生的故事,例如佛陀割肉飼虎的故事。

食素的行為確實是對減少殺戮最好的助力,這有利於還原自然界生命本來的面貌,同時也還原了動物的自由,發揮它們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進一步促進生態的平衡,也使地球演化更加溫和,達到人與自然界的和平共處、可持續發展。

此外,食素的生活模式還能有效減少動物的養殖,甚至是因養殖貿易所引起的動物迫害。

也許素食看起來只是佛門中一條嚴謹的清規戒律,然而其背後所蘊含的意義、所承載的功德、福祉遠不止是一條戒律這般簡單。

是以千百年來,食素的清規在佛門中傳承至今,善待一切生靈的理念也在鼓舞著教外人士更多人戒殺、護生。

如今,隨著人類的環保意識在逐漸提升,食素的理念已經從佛教中走向了更大的社會,而專家學者們也發現了食素這一生活習慣對現代社會的環境保護有著更重要的作用。

2

食素能減少汙染與資源浪費

食素如何能減少環境的汙染,這一切還需要從源頭,即動物養殖所造成的環境破壞說起。

眾所周知,畜牧業的養殖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空氣、水源、土壤都是直接的受汙區域。

水資源汙染

養殖場的汙水與化學肥料常常是造成水源汙染的主要原因。

水資源的過度營養化會造成大量的藻類生長繁殖,從而減少水中的氧氣,導致水中生物的死亡,由此開始,對自然界的破壞猶如被點燃的導火線,造成一連串的後續汙染與傷害。

其次,飼養動物需要大量的糧草,糧草灌溉地需要大量水的水分才能維持作物的生長,養活一匹動物所需的水量巨大。

當水資源汙染嚴重與水資源需求量巨大的情況同時出現,無疑給我們這顆藍色的星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嚴重威脅生態的平衡與自我淨化功能。

大氣汙染

提到大氣汙染,許多人會想到如今的汽車尾氣排放。但據相關數據記載,動物養殖所產生的廢氣汙染不亞於汽車尾氣。

飼料的生產、糞便化肥的分解、產品的運輸中所產生的碳排放都是養殖業碳排放的重要來源。

科學家曾作出數據總結:生產1公斤的肉,會排放36.4公斤的二氧化碳,相當於開車三小時。

其次,動物排放的糞便中所含的阿摩尼亞氣體,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禍首”。是以,養殖業發達的地區,也會伴隨著相對明顯的酸雨氣象,對人體與環境都造成了一定傷害。

甚者,人們為了擴大養殖面積,養殖戶會破壞原有的植物生態,砍伐森林。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曾作出數據報告——砍伐森林,將之轉為放牧用地,每年產生5兆2千9百10億磅的二氧化碳。

以上種種,無一不是對大氣的重大打擊!

糧食浪費

養殖場用穀物飼養動物,之後動物又再次被人類食用,這中間損失的巨大糧食資源遠遠大於人類直接食用素食所用的糧食,造成了糧食的嚴重浪費。

世界的穀物糧食並不充裕,目前還有眾多生命正在經受著饑餓之苦,食肉無疑是剝奪更多生命的生存機會。

佛門慈悲,是以立下食素的戒律。然而食素又不僅僅只是佛門規矩,更是一種健康而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是環境保護的“大功臣”!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人心需要不斷的聞法修行而得到淨化,而環境同樣需要人們不斷的治理與維護而得到美化。

而素食,既是塑造自己,也讓我們在修行之中創造了美好生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