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肝新藥作用機制辨析,簡述臨床前,複雜不可避免小試驗_研究

去年2020年以來,科學界對於研究基因編輯應用熱情,逐漸開始升溫。雖然,基因編輯在一些臨床前早期動物研究階段,表現出比較理想的實驗數據,但其還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倫理道德問題和良好動物實驗數據並不代表在人體試驗當中,也會得到理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保障。

B肝新藥作用機制辨析,簡述臨床前,複雜不可避免小試驗

以最近,在研B肝新藥ATI-2173為例,它是一種口服可生物利用度,以肝髒作為靶點的活性位點聚合酶抑製劑核苷酸(ASPIN)。ATI-2173的主要作用機制是,活性代謝產物也是唯一的核苷酸,通過非競爭性地扭曲酶的活性位點,進而抑製DNA合成的所有階段。它在早期臨床前動物研究中,例如,在大鼠和猴子藥代動力學(PK)研究中,被證明肝靶向性。

其中,在猴子PK研究中,確認了82%的首過攝取。實際上,全球許多候選研究藥物的動物實驗數據都比較理想,但許多藥物在進入到臨床試驗以後,可能研究結果與動物模型截然不同,這就是為什麽在具備良好動物實驗數據前提下,還必須做III期臨床試驗的主要原因。新藥研發過程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集中在對受試者的心血管系統影響,因此,III期臨床試驗用時雖長,卻不可避免。

良好動物實驗數據,並不代表研究藥物在人體試驗中,也會得到同樣安全性和有效性結論。我們回到開篇介紹的去年比較火熱的基因編輯技術,它主要是一種利用工程化的DNA結合核酸酶進行靶向基因置換,添加或滅活的技術。基因工程比較前沿的是位點特異性核酸酶技術。模塊化DNA結合結構域,或是RNA引導的DNA靶標的工程核酸酶,可以被用來結合或消化特定的DNA序列,以實現靶基因永久破壞。

從這裡,已經能夠看出ATI-2173和一些基因編輯研究的作用機制截然不同。藥理學在新藥研發過程中,意義重大,比如說,必須清晰的了解某種疾病的藥理學研究的關鍵分子,才可以設計出目標化合物,也就是隨後我們說的靶向藥物。新藥研發還有一個申報細節,在申報時,也必須闡明藥物作用靶點,這些都離不開藥理學研究。

在面對眾多全球B肝在研新藥進入臨床前研究或臨床試驗階段,小番健康再介紹一些,新藥研究的基本流程。一般而言,就是找到目標化合物、藥效學篩選、藥學研究、藥理毒性研究以及臨床研究。優秀的藥物科學家,應該具備藥理、藥分、藥化各環節能力。新藥臨床前藥理毒性研究,主要包括藥效學研究、藥理研究、藥代動力學研究和毒理學研究。

藥效學研究,就是必須真實反應研究藥物的藥理作用與特性;藥理學研究,一般指安全藥理學研究,研究藥物潛在對生理功能的不良影響,除上面提到的心血管系統以外,還有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影響;藥代動力學研究,一般是在動物身上進行,藥物在動物體內動態變化規律,獲取藥代動力學參數,並闡明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以及排泄過程和特性,這些數據提供臨床試驗設計和優化給藥方法,提供參照。

毒理學研究,它的意義是了解藥物主要毒性反應,還包括毒性的靶部位、毒性可逆性等,這些結果用來確定毒性劑量範圍,也是為臨床試驗提供參照,盡可能的保證臨床試驗受試者對使用研究藥物的安全性。毒理學研究,其實前面小番健康已有詳細介紹過,包括急性毒性試驗、長期毒性試驗、特殊毒性試驗、生殖毒性試驗(一般生殖毒性試驗、致畸試驗以及圍生期毒性試驗)、致癌試驗、依賴性試驗等等。

通過小番健康對ATI-2173相關機制介紹,和基因編輯簡要描述,相信讀者對新藥研發有了一個更客觀、深入的了解。還介紹了新藥研發的臨床前研究階段,就涵蓋了以上眾多小試驗,這些試驗都是不可避免的,它們的結果直接為後續是否可以進行到臨床試驗帶來支持,以及為臨床試驗中設計方法、優化給藥,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關注到,許多健康或科學科普作者,都利用工作之餘,僅有的寶貴時間來科普。有廣大醫務工作者、藥物研究者,他們的職業涵蓋醫生、藥師、護士、科研人員、科學家等等,分布在三甲/二甲醫院、藥物研究所、醫藥企事業部門、藥品檢驗中心、食品安全檢測中心、微生物研究所等等,在提交個人或機構資質、工作部門後,由平台專門人員審核,方可進行專業性科普。

讀者可以有3問,向誰提出問題?向發文者提出問題,以此來加深對新藥研發認識以及了解發文者研究方向。

1、提問,你負責過我國哪些藥物試驗,方便透露你負責過並成功上市的藥物名稱嗎?

2、提問,我國科學家在藥物合成製備方法上,與外國科學家相比,有哪些優勢和局限性?

3、提問,新藥研發試驗和初高中化學課實驗,有哪些不同點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