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2017年賺得歡 資金成本或成隱憂

  隨著2017年年報的陸續披露,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超級吸金能力一覽無遺。

  業績報告顯示,招聯消費金融公司2017年淨利潤11.89億元;捷信消費金融公司2017年淨利潤10.22億元;馬上消費金融公司2017年淨利潤5.78億元;海爾消費金融公司2017年淨利潤4769萬元。

  招聯消費金融公司成為目前已公布業績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最賺錢的機構。3月16日,中國聯通披露2017年年報顯示,招聯消費金融2017年營業收入41.63億元,是2016年的3.5倍;2017年淨利潤11.89億元,是該公司2016年淨利潤3.36億元的3.5倍。歸屬股東中國聯通的淨利潤為5.9億元。

  而在2015年,招聯消費金融還處於虧損狀態,全年收入1.31億元,虧損8400萬元。進入2016年,招聯消費金融實現扭虧為盈,全年淨利潤3.24億元。從虧損近億元到盈利超10億元,招聯消費金融僅用了短短兩年。

  同樣,馬上消費金融也是在2016年實現扭虧為盈,並在2017年出現利潤的大幅增長。截至2016年6月30日,馬上消費金融始終處於虧損狀態,2016年上半年虧損達到3871萬元。然而到了2016年下半年,馬上消費金融首次實現了盈利,2016年全年淨利潤達到了652萬元。到了2017年,馬上消費金融營業收入46.68億元,是2016年的13.4倍;淨利潤5.78億元,是2016年的88倍。

  北京一家線上消費金融公司創始人姚孟景(化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消費金融的大爆發是早就預料到的,一方面是消費者需求的持續快速增長明顯拉動業務的發展;另一方面則是資金的大量進入為消費金融公司提供較大利潤太空。”

  “其實,從幾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去年的用戶以及貸款規模的增長幅度來看,兩者的增幅明顯不如其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長幅度。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去年消費金融公司的資本成本相對較低,因此賺取了較大的利差。”姚孟景分析,“去年在監管對現金貸等業務開啟嚴厲整頓後,很多現金貸以及P2P平台都開始轉戰消費金融,但是出現資金過剩而資產難尋的不匹配現象,好的資產成為越來越稀缺的資源,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消費場景成為香餑餑,因此資金的相對過剩令這些消費金融公司的資金成本有所下降。”

  而隨著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整頓逐漸進入尾聲,這種資金端明顯過剩資產端的狀態將有所改變,同時隨著整個金融去杠杆大環境的影響,未來資金成本的逐步走高似乎成為市場的共識。而一旦利差收窄,很可能將影響消費金融公司的利潤。

  在姚孟景看來,儘管消費金融公司的利差太空會變小,但並不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國內整體消費金融仍是一片藍海,未開拓的市場極為廣闊,因此對消費金融公司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在於積極開拓新市場以及深耕已有市場的能力。”

  其實,不少消費金融公司也已經開始積極為進一步的發展進行謀篇布局。自2017年末以來,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頻頻發布增資或擬增資資訊。2017年12月,捷信消費金融擬再增加注冊資本10億元,至80億元;2017年12月,華融消費金融股東之一合肥百貨公告稱,將華融消費金融的注冊資本由6億元增至16億元;2018年1月,招聯消費金融將注冊資本由20億元增加至28.6億。同月,中郵消費金融提出注冊資本由10億元增加至30億元。

  (國際金融報記者 付碧蓮)

責任編輯:張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