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讀者破4億後,網絡文學迎來更新換代關鍵期

去年國內網絡文學市場營收規模129.2億元、網文作者達1400萬、各類網文作品累計達1647萬部(種)、網絡文學讀者規模已突破4.06億人……為期三天的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上周日在北京閉幕,會上發布的 《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網文產業的讀者、作品、作家激增,其增速明顯高於數字出版總體行業的平均增速,20歲的中國網絡文學正迎來成長的爆發期。

多位學者在大會舉辦的論壇上指出,爆發期高漲的數字固然令人振奮,但如何在更新換代的關鍵階段鍛造出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仍面臨不少挑戰。目前,網絡文學整體的優質內容供給仍顯不足,跟風複製、內涵同質的無創意寫作,在網絡文學中並不少見;侵權盜版頻發,抄襲剽竊的監管手段尚不夠有效;IP價格虛高注水,市場泡沫化給網絡文學帶來不利影響。

“網絡文學創作傳播存在有數量缺精品、有故事缺思想、有市場缺立場等問題,與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較大差距。”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理事長孫壽山說,新時代下,網絡文學要更好地堅守正道、弘揚正氣,激發正能量,推出更多反映時代風貌的精品力作,書寫有分量的中國故事。

創作者隊伍日益壯大,47%為全職寫作,彰顯蓬勃文化原創力

走過20年的中國網絡文學不僅變革了書寫和閱讀方式,打動並影響了一代代讀者閱聽人,也交織形成巨大蓬勃的文化市場。 《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披露了一組數據:截至2017年底,各類網絡文學作品累計高達1647萬部 (種),簽約作品132.7萬部,當年新增簽約作品22萬部。一批精品力作也不斷湧現, 《繁花》 《遍地狼煙》 《網絡英雄傳》 《大江東去》等網文斬獲多項重量級文學獎項。2017年網絡文學市場營收規模129.2億元,同比增長35.1%,繼續保持同比增速。

從作品題材分布看,國內主流網絡文學平台上,現實題材作品數量佔比52.5%,從2017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結果看,37%為勵志類作品,因貼近生活、扎根現實,社會效益較為突出。網文也帶動了IP產業繁榮,近年來, 《扶搖》 《琅琊榜》 《甄嬛傳》《七月與安生》等影視劇,無不脫胎於熱門網絡文學小說。截至2017年12月,基於中國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累計1195部、電視劇1232部、遊戲605部、動漫712部。

1998年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開啟網絡文學先河,此後創作者不斷加入網文寫手隊伍,簽約者數量激增。報告表明,2017年網絡文學駐站創作者數量已達1400萬,簽約量達68萬,其中47%為全職寫作。寫的人多,看的人也在增長。到2018年,全國網絡文學讀者規模突破4億。調研結果顯示,讀者對網絡文學的期待上,70.7%期望網絡文學品質得到提升,這充分反映出優質內容已成為主導產業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有意思的是,讀者光看還不過癮,創作意願也很強烈,報告顯示,超七成網絡文學讀者具有嘗試寫作的願望,18至30歲人群意願最為強烈。從讀者到作者的華麗轉身,使網絡文學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新的機遇和便捷途徑。在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平看來,網文作者結合自身職場經歷、研究方向,擅長書寫熟悉的生活,這種純熟的行業敘事能力提升了類型文學的精品化沉澱——當更多從業者、愛好者貢獻自身知識和經驗時,網絡文學將迎來多元題材的繁榮。

網文迅猛產業化後,不應放棄文學的多樣性探索

作家陳村認為,網絡文學的初心是不功利的,是老子所說的那種赤子之心的狀態。但現在一些網絡文學網站出於市場行銷的原因,一味地把文章寫長,導致某些題材的類型文學更佔上風。這帶來的風險是, “不同類型、體裁的作品盈利能力或有高下,但類型小說因其戲劇化情節便於二度改編而被推到市場前面,甚至推到絕對的地位,這對文學生態的茂盛是不利的”。

從這個意義上,黃平認為,回看網絡文學20年,產業化之後固然發展迅猛,但文學的多樣性探索有所減弱,他提醒,如果過於以資本為導向,完全追求讀者閱讀體驗上的 “爽感”,那麽勢必玄幻類題材、語言情節高度模式化的“小白文”將佔據主流。 “有時我會懷念網絡文學產業化之前的時代,比如以‘榕樹下’為代表的網文作者,誕生了《悟空傳》等優秀作品。”

還有一些網文作者並不具備相應的現實摹寫能力,起點中文網副總編輯李曉亮觀察到,一些反映時代變遷的作品,大都是用不切實際的方法,比如靠著外星武器揚威、意外獲修仙秘籍用在中醫等推進敘事,故事情節經不起推敲細讀。

“記錄並創造新時代,網絡文學界不能缺席。敏銳感知新風貌新天氣,需要網文寫作者脫離宅男宅女的枯坐狀態,近距離觀察,俯下身傾聽。”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的這番話,仍是對當下網文創作者的有益提示。

來源: 文匯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