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柳公權生平第一妙跡《神策軍碑》

《神策軍碑》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於皇宮禁地,碑石大小不明,崔鉉撰文,柳公權書。碑文記錄了回紇汗國滅亡及安輯沒斯來降等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此碑由翰林學士承旨崔鉉撰文,集賢院學士判院事柳公權書寫,更增添了此碑的藝術價值。

柳公權書寫此碑文時已66歲了,因而此書也是柳公權的晚年代表作之一。此碑較人們熟知的《玄秘塔》的書法風格更成熟,更具有特色。結體布局平穩勻整,保留了左緊右舒的傳統結構。運筆方圓兼施,運用自如。筆畫敦厚,沉著穩健,氣勢磅礴。典型地表現了柳體楷書渾厚中見開闊的藝術特點。

加之此碑刻工精良,拓本與真跡無異,故後世奉為柳書代表作,讀此碑可以使人加深對“顏筋柳骨”這句話的藝術特徵的理解。

“左神策軍”是唐天子最精銳的部隊之一,由擁立武宗有功的宦官仇士良指揮。武宗駕臨“左神策軍”軍營時,仇士良借機奏請立此碑以紀聖德,武宗應允。因柳公權當時為左散騎常侍,又是當朝一流書家,故皇上命其書寫。因是奉旨書寫,故柳公權的書寫特別鄭重,竭盡全力,所書之字端莊森嚴,較之早兩年書寫的《玄秘塔碑》更為蒼勁精練。

“神策軍碑”原石立在封建王朝的禁內,一般人難以進去摹拓,因此拓本傳世極少。且原石早已毀滅,世僅存北宋所拓孤本。據宋金石學家趙明誠《金石錄》載:原拓本分裝成上下兩冊,惜下冊已佚。上冊最早歸屬南宋權相賈似道,上有“秋壑圖書”章,末頁有“封”印。賈似道被籍沒之後,此本回歸內務府,元時歸翰林國史院,明又入內務府,明亡後歸清人孫承澤、梁清標、安儀周、張蓉舫等人遞藏。上世紀中葉此本流於香港。

1965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以重金購歸,今藏北京國家圖書館。現有譚敬影印本、藝苑真賞社翻印本以及北京文物出版社珂鑼版影印本等,均是學習柳字的好範本。

此本從“皇帝巡幸左神策軍”起至“來朝上京嘉其誠”止約七百餘字,但已有二百多字漫漶不清。僅就字口清晰的四百多字來看,此碑不愧為柳氏傳世的最佳書跡。其點畫遒勁而富於變化,筆力凝練內含,骨力洞達,結體內斂外放,欹正相生,顧盼天成,氣脈貫通,如深山道士,神清氣健,超塵脫俗。清人孫承澤評此碑雲:“書法端勁中帶有溫恭之致,乃得意之筆。”清人安岐《墨緣匯觀》稱:“其碑微有剝落,然字畫中鋒芒棱角,儼然如新,蓋當時在禁中,少經捶拓也。”

柳公權《神策軍碑》賞析

前方多圖,建議在wifi環境下瀏覽

現存並可識別碑文

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並序.翰林學士承旨朝議郎守尚書司封郎中知製誥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臣崔鉉奉敕撰.正議大夫守右散騎常侍充集賢殿學士判院事上柱國河東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賜紫金魚袋臣柳公權奉敕書.集賢直院官朝議郎守衡州長史上柱國臣徐方平奉敕篆額。

我國家誕受天命.奄宅區夏.二百廿有余載.列聖相承.重熙累洽.逮於十五葉.運屬中興.仁聖文武至神大孝皇帝.溫恭浚哲.齊聖廣泉.會天地之昌期.集謳歌於潁邸.由至公而光符.歷試逾五讓而紹登寶圖.握金鏡以調四時.撫璿璣而齊七政.蠻貊率俾 神隻攄懷.踐位之初.惟新霈澤.昭蘇品匯.序勸賢能.祗畏勞謙.動遵法度.竭孝思於昭配.盡哀敬於園陵.風雨小愆.虔心以申乎祈禱.蟲螟未息.輟食以軫乎黎元.發揮典謨.興起仁讓.敦敘九族.鹹秩無文.舟車之所通.日月之所照.莫不涵泳至德.被沐皇風.欣欣然.陶陶然.不知其俗之臻於富壽矣.是以年谷順成.災沴不作.惠澤潤於有截.聲教溢於無垠.粵以明年正月,享之玄元.謁清廟.爰申報本之義.遂有事於圓丘.展帝容.備法駕.組練雲布.羽衛星陳.儼翠華之葳蕤.森朱乾之格澤.盥薦齋果奠拜,恭寅故得二儀垂休.百靈受職.有感斯應.無幽不通.大駱鳴鑾.則雪清禁道.泰壇紫燎.則氣霽寒郊.非煙氤氳.休征雜遝.既而六龍回轡.萬騎還宮.臨端門敷大號.行慶頒賞.宥罪錄功.究刑政之源.明教化之本.考臧否於群吏.問疾苦於蒸人.絕兼並之流.修水旱之備.百辟競莊以就位.萬國奔走而來庭.搢紳帶鶡之倫.氈裘椎髻之俗.莫不解辮蹶角.蹈德詠仁.抃舞康莊.盡以為遭逢堯年舜日矣.皇帝惕然自思.退而謂群臣曰.歷觀三五已降.致理之君.何常不滿招損.謙受益.崇太素.樂無為.宗易簡以臨人.保慈儉以育物.土階茅屋.則大之美.是崇.抵璧捐金.不貪之寶.斯著,顧惟.荷祖宗之丕構.屬寰宇之甫寧.思欲追蹤太古之遐風.緬慕前……

……詞.或以為乘其饑羸.宜事掃滅.或以為厚其財賄.用助歸還.上曰.回鶻嘗有功於國家.勳藏王室.繼以姻戚.臣節不渝.今者窮而來依.甚足嗟憫.安可幸災而失信於異域耶.然而將欲複其穹廬故地亦重勞.善千門之人必在使其忘亡存乎興滅.乃與丞相密議.繼遣慰喻之使.申撫納之情.頒粟帛以恤其困窮.示恩禮以全其鄰好.果有大特勤嗢沒斯者.死識忠貞.生知仁義.達逆順之理.識禍福之門.荷享壽於鴻私.瀝感激之丹懇.願釋左袵來朝上京.嘉其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