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還長江“生命”一個美麗的家

細心的人們會發現,今年以來,可愛的江豚“躍水圖”時常刷爆朋友圈。最新科考顯示,1012頭!瀕臨滅絕的“長江的微笑”數量正逐年上升。

水生生物是長江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千湖之省的湖北,是長江徑流裡程最長的省份,淡水產品產量連續多年全國第一,水生生物資源豐富,國家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0種,省級重點保護水生動物30余種。

連續多年,我省實施長江禁漁期制度、增殖放流、瀕危物種拯救和遷地保護等一系列舉措,呵護水生生物資源,守護“生命”長江。

還長江“生命”一個美麗的家

一禁一放“母親河”得以休養生息

每年3月,洪湖市濱湖辦事處58歲漁民李正紅都會扎好漁船、收起漁網,因為他知道:一年一度的春季禁漁又開始了。

長江禁漁期制度,已經延續16年。2002年,當時的國家農業部在長江中下遊試行為期3個月的春季禁漁,2003年起,長江禁漁期制度全面實施。

這項制度,源起長江漁業資源的持續衰退。

隨著人口增加和工業化進程加快,過度捕撈、挖砂采石、航道整治等人類活動頻繁,長江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水生生物多樣性大幅下降。採訪中,不少漁民直言:長江的魚少了,小了,味道差了!

選擇春季禁漁,意在魚類的繁殖季節,保護親魚產卵和幼體生長,以此增加水生生物群體數量。我省率先在長江、漢江實施了禁漁期制度,隨後陸續擴大至多條支流,以及湖泊、大中型水庫,目前基本覆蓋了省內重要天然水域。

每年禁漁期內,全省漁政、警察等部門聯合執法,嚴查非法捕撈行為,巡查水產市場和餐飲酒樓,做到“江面無漁船、水中無網具、市場無江魚”。

守護母親河,既做“減法”,又做“加法”。每年春季,一批批活蹦亂跳的優質魚苗,被人為放入江中,這些源自長江的魚類,肩負著繁育後代的使命。這樣的增殖放流活動,我省每年都要舉行上百次。據省水產局統計,近5年,我省先後組織開展各種放流活動550余場,放流經濟魚類近60億尾,珍稀物種超150萬尾。

伴隨“長江大保護”呼聲的日益高漲,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思路不斷調整與完善。去年,我省印發關於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的通知,湖北長江新螺段白鰭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保護區等83個保護區實現全面禁捕,此舉意義更加深遠。

精心呵護留住長江瀕危物種

每天清晨,51歲的丁澤良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給可愛的江豚餵食新鮮小魚。

位於石首的長江天鵝洲白鰭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國首個對鯨類動物遷地保護的保護區。丁澤良當了11年網箱豢養江豚的管理員,他的筆記上記錄了江豚每天的情況。他告訴記者,實行24小時無間斷巡護,飲食起居比對自家的孩子還用心。

珍稀水生生物,直接映射長江生態狀況。然而,許多長江水生生物種,特別是珍稀物種資源正面臨衰退。丁澤良打開電腦,一張傷痕累累、在岸邊死去的江豚照片,深深刺疼了在場所有人的心。不止是江豚,“水中大熊貓”中華鱘野生種群現狀堪憂,“長江第一鮮”刀魚命運也不容樂觀。

業內人士疾呼:再不采取有力舉措,這些長江裡的寶貝真的要消失了。

精心呵護,留住長江瀕危物種。省水產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農業農村部要求,長江江豚和中華鱘拯救行動已經啟動,實施就地保護、遷地保護、人工繁育等重大計劃。

保護區是水生生物休養生息的家園。我省相繼建立13個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其中國家級保護區4個;另外,我省還建立了66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每年啟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組織愛心企業領辦“為江豚奔跑”活動,公交、地鐵、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投放公益廣告,各式各樣的宣傳深入人心。

辛勤努力,換來回報。2016年,全國乃至世界首例“網箱豢養江豚”在石首繁育成功,為長江江豚的“保種”工程奠定堅實基礎;2016年,宜昌成功監測到野外中華鱘產卵,獲卵粒2000多顆。

雷霆亮劍斬斷罪惡的“黑手”

今年6月的一個深夜,長江枝江百裡洲段,一群身著黑衣的團夥,趁著夜色,在江中瘋狂地電捕魚。萬萬沒有想到,此時,早已潛伏在側的執法人員,一衝而上,將他們逮個正著。

此次行動共抓獲6名犯罪嫌疑人,查扣4艘涉嫌非法捕撈船隻,查獲漁獲物達799.55公斤,這是我省近年查獲最大一起團夥非法捕撈案件。

禁漁令之下,受利益驅使,不少不法分子仍頂風作案。

全面啟動“中國漁政亮劍2018”執法行動,斬斷罪惡的“黑手”。武漢,拓展打擊範圍,漁政警察聯手,查處非法捕撈案件28起;孝感,成立漁政執法特勤隊,有計劃地開展重點區域、重特大案件的整治;荊門,結合農資打假,依法對違法銷售電捕魚工具的漁需經營門市進行立案查處,從源頭進行治理整治;十堰,省際執法合作,與河南省淅川縣開展水上聯合執法巡查,共同護衛一江清水永續北流。

一次次行動,一張張罰單,展現出打擊非法捕撈的信心和決心。截至9月底,全省各級漁政執法機構和警察機構共查獲違禁捕撈漁船688艘,取締違規漁具12437部,查處電捕魚器1204台(套),查處電魚案件339起、毒炸魚案件17起,沒收非法漁獲物14706.3公斤,沒收違法銷售漁獲物2249.1公斤,沒收“三無”船隻365艘,行政處罰910人,移送刑事案件143起、刑事處罰212人,罰款148.99萬元。

成績背後是一群默默奉獻的人。偷捕者一般都是夜間作案,行動隱秘,常常與執法人員玩“貓捉老鼠”,緝拿非法捕撈魚者,並非易事。宜昌中華鱘保護區執法人員趙永勝告訴記者,偷捕者還常常暴力抗法,為了人贓俱獲,他和同事們幾次掉入冰冷的江中。

省水產局漁政處處長李明輝介紹,執法人員除了出警執法,平時要對產卵場、洄遊通道等重要場所拉網式巡查,在交界水域、敏感水域、違規高發水域還要駐點堅守。

正是這群忠誠衛士,有效震懾了不法分子囂張氣焰,維護了長江漁業生態。

潤物無聲捕魚人轉型當“保鏢”

“春季魚兒們會生寶寶,這個時候捕魚會阻礙它們繁衍生息,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讓魚兒們茁壯成長。”在宜昌、十堰等地,許多小學把保護長江水生生物作為課間內容傳授。

保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一個人的力量很有限,如果把保護意識轉化為全社會的一種態度和習慣,綠色長江、生態長江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周家喜曾是監利縣朱河鎮資歷最老的漁民之一,祖輩靠打魚為生。2015年,監利何王廟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核心區杜絕捕撈活動,漁民們何去何從?

斷了生計,周家喜也有過怨氣,但經過多方開導,他逐漸懂得一個道理:過度捕撈,勢必造成“資源越捕越少,生態越捕越糟,漁民越捕越窮”的惡性循環。

丟棄漁網,穿上巡護服,周家喜成為保護區8名巡護員之一,每天,他都會進行往返25公里的巡護,打擊非法捕撈行為。

像周家喜這樣“轉型”的人還有許多,長江保護民間力量在不斷地成長。今年8月,嘉魚縣長江漁民護豚隊成立,在40名護豚隊員中,有34名曾是“捕魚人”,現成為江豚的“保鏢”。東湖的“民間湖長”柯志強和他的團隊,10多年來開展“行走江湖”“保衛府河大調查”等江河湖泊水資源保護行動,帶動上萬名社會公眾參與。金龍泉公司堅持10年護水節水,每年“世界水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名愛水志願者、線上百萬網友為了同一個環保心願集結在一起。

共抓大保護,“共”是關鍵。巴東縣水利水產局漁政站副站長黃騫有一個切身體會,他告訴記者,現在社會監督的力量很強大,只要有人在江邊非法捕撈,群眾會立即打電話報警。

據統計,近6年來,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幫助下,我省成功救護中華鱘30余尾、江豚5頭、大鯢200余尾、胭脂魚120余尾、珍稀龜類30余隻。

守護“母親河”,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是參與者。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共築社會堅實堡壘,為長江“生命”創造一個美好家園。(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