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號販子源頭截號大發病財,抓到才罰1000元?

按時登錄系統,狂點掛號按鍵,但一眨眼已經顯示“無號”……很多想掛北京知名醫院號的患者都有過這樣的體驗。

為啥已經使出了洪荒之力,卻搶不到一個號呢?答案不難推知——號販子彎道超車了。有人依舊不解,各種監管舉措層出不窮,號販子就那麽神通廣大?一篇調查報導為大家解了密。

原來,如今的號販子早已鳥槍換炮,用上了先進的算法。算法避開了掛號平台設置的層層驗證,直接連接到醫院的放號端口,相當於從源頭截住號源。當普通人掛號失敗從頭再來時,算法早已通過自動高頻刷號功能,提前獲得勝利。

一組測試數據顯示,普通人正常掛號頻率不高於每分鐘1.72次,而搶號軟體的頻率卻是正常掛號頻率的成百上千倍。而我們平時能接觸到的號販子,僅僅是整個產業鏈條的“前台”。為其提供技術支持的,或許是遠在千里之外的一個軟體創業公司。據落網的一位“技術總監”交代,搶號軟體是性價比高的單子,技術不難,掙得不少。

病有所醫,是基本的民生福祉。北京的知名醫院,往往是疑難雜症患者最後的希望。在死神與生機的較量中,如果讓一個號成為絆腳石,那未免太過遺憾了。猶記得幾年前,一位異地來京的女孩怒斥號販子將300元的號炒到4500元,那種無力感戳中了許多人的心。

從長遠看,問題的症結在於優質醫療資源的均等化,但要看到,實現這一願景不是三五年的事兒。就眼下來說,還是要盡可能打擊號販子,起碼保證患者在掛號環節的機會平等。

著眼黃牛手段的升級,監管方式也要技術化、精準化。近些年,北京沒少頒布新舉措。比如,用人臉識別技術防止號販子進入醫院;掛號平台監測到異常就頒布限制策略。

《2018京醫通就醫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京醫通智能防黃牛系統,共限制倒號者20835人次,攔截機器刷票累計56118人,42088500次;攔截長時間異常刷票累計19513人,14634750次。成效不可謂不顯著。

但要看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掛號平台添一塊磚,號販子的技術團隊也會加一片瓦。一頭是老百姓的就醫需求,一頭是見錢眼開的號販子,監管部門責無旁貸,必須鉚足了勁兒,多措並舉地打好持久戰。線下,抓到一個是不是要順藤摸瓜、挖出一群?線上,警察等相關部門的技術團隊怎能輸給草台班子?

另外,法律層面也該補補漏洞了。號販子多以擾亂公共秩序與倒賣有價票證等原因受到行政處罰。根據規定,頂格處罰也不過是拘留15天和罰款1000元。這跟其收益相比,實在不痛不癢。

只要有市場需求、有超高利潤,就總會有人鋌而走險。面對這場攻防競賽,呼喚監管部門久久為功,打出一套“技術防範+法律嚴懲”的組合拳。

來源:北京日報·長安觀察

流程編輯:孫昱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