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條、金幣已全線脫銷,別被華爾街的金價騙了!

看上去,黃金最近幾天反彈了大約10%,上周結束時的價格大約在每盎司1640美元左右,似乎也沒有多了不起。然而事實是,那是華爾街的報價,和現實價格完全是兩回事。

MarketWatch專欄作家亞蘭茲(Brett Arends)在部落格當中指出,現實當中,金價已經高到接近1800美元,而且還大概率買不到。

“市面上沒有黃金了。”芝加哥資產管理公司Pekin Hardy Strauss的經理人施特勞斯(Josh Strauss)一語中的,“現在實體黃金就是買不到,非要買的話,溢價大約有10%,而在正常情況下最高只有2%左右。我能買到美國鷹揚金幣,但價格是1800美元。1800美元!”

在美國經濟急速下墜,政府批準2兆美元緊急應對方案的同時,那些大黃金交易商們已經在恐慌中賣掉了大量的金幣和金條。

加拿大黃金交易巨頭Kitco上周三發布報告稱,他們已經賣掉了幾乎所有標準的一盎司金幣,美國聯邦鑄幣局發行的鷹揚金幣和水牛金幣已經斷貨,加拿大發行的楓葉金幣、英國發行的不列顛金幣、澳大利亞發行的袋鼠金幣、南非發行的克魯格金幣等世界上流通最廣泛的金幣也一樣宣告脫銷。

另外一家黃金交易商JM Bullion則警告說:“由於訂單規模的極端水準,交貨時間預計將推遲至少十五個工作日。”

美國大交易商Apmex承認,他們的克魯格金幣已經沒有了庫存,其他如楓葉金幣和鷹揚金幣等,交貨也“因為極端的需求水準”而不得不延遲。他們向要求購買實體黃金的客戶收取非常可觀的溢價,比如一盎司鷹揚金幣的價格是1788美元。

與此同時,美國聯邦鑄幣局的客服則表示,他們可以直接提供鷹揚金幣,但是價格會高達2175美元。

然而,在華爾街上,人們還幾乎都沒有注意到現實當中金條和金幣價格的飆漲。這是因為,金融交易者所謂的黃金交易,主要還都是基於各種紙質“合約”——實質上是一種黃金“收據”。

在各種金融資產當中,黃金歷來是最富有爭議者之一,既有最忠心的擁護者,也有最憎恨的質疑者,而且雙方都經常是熱情滿滿,全心投入。一些人認為,黃金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的貨幣”,而也有一些人認為,黃金不過是迷信者全無真實用處的偶像。過世的經濟學大家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乾脆稱將紙幣與黃金掛鉤的金本位是過往時代的“野蠻遺跡”。

那麽,散戶投資者到底該如何看待黃金?這個問題在當下尤其顯得重要:人們是否應該在退休儲蓄账戶裡為黃金辟出一席之地?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麽佔比多少才合適?

“伴隨利率上漲,我們已經賣掉了持有的大部分黃金,這樣的局面長期而言不適合黃金。” Seacoast Bank理財顧問諾爾特(Dennis Nolte)表示,“作為一種資產門類,黃金在某些特定環境當中,比如利率下滑時的表現是最優秀的。我們喜歡戰術性地持有黃金,但是不會將其作為全天候的投資核心,那職責只能由ETF或者共同基金來承擔。”

“我們不會將黃金視為構築投資組合的基石。” Vista Capital Partners財務規劃師格林曼(Rob Greenman)解釋道,“那種希望黃金升值的想法,其根本還是在於投機,即也許未來有人願意出更高的價格買走我現在買進的黃金。黃金不能產生利息,也不能帶來盈利。我們相信,投資組合應該依靠各種生產性的資產來混合構成,比如股票、房地產和債券等。”

與此同時,McCarthy & Cox財務規劃師麥卡錫(Thomas McCarthy)則認為,在投資組合當中加入一點黃金其實並不是什麽出格的想法。“黃金可以作為一種針對恐懼的對衝,在IRA或者401(k)账戶當中持有5%還是個不錯的點子。如果有客戶希望做到,我們會使用黃金ETF,而非實體黃金,因為前者成本更低,更便於交易。”

不過,他也警告說:“投資黃金,人們必須記得黃金是沒有利息,也沒有股息的,你想要賺錢,只能靠需求推動價格上漲。有許多黃金熱心支持者都有在頂點買進,要等待許多年才會回本的遭遇。”

最終,投資黃金獲利是需要別人以更高價格買走的,因此這個問題是不可能有完美答案的。黃金沒有類似股票和債券那樣的收益,也吃不得、穿不得,沒有使用價值。

好在在當前的這場危機當中,投資者也未必需要選邊站,相反,完全可以抱著不可知論的想法,讓自己的姿態更開放一些。

最近發生的一切已經讓整個金融系統顛倒過來。為了讓經濟能夠活下去,美國聯儲和其他的央行都承諾,會印刷足夠數量的鈔票。美國政府批準了2兆美元的經濟支持計劃,而且,除非危機能夠迅速過去,不然這些措施恐怕還只是個開始。

通常情況下,投資者想要保護自己的账戶免於經濟低迷和通貨膨脹的兩面夾擊,都會選擇國債。可是,現在國債價格較之歷史水準已經極度昂貴,因此能夠提供的保障也就極度有限了。大多數人持有的所謂正常國債,現在的利息已經可以忽略不計。即便三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也不過1.4%,遠低於絕大多數人的通脹預期。至於和消費者價格掛鉤的抗通脹國債,當前調整後的收益率已經變成了負數。換言之,買進它已經基本注定是賠本買賣。

在這種情況下,黃金作為投資組合的最終保險,是否行得通呢?當然,關於黃金是否真的能夠提供針對通脹的“長期對衝”,業界還有廣泛的爭議。這是因為,黃金是否真的有什麽價值,以及這價值到底該是多少,誰也說不清楚。對於黃金價值的判斷,即便是真正的專家,其估值也跨度巨大——低的只有幾百美元,高的可以達到幾千美元。

不過,以投資視角來打量黃金,或許還無法真正發現其最大價值,相反應該使用貨幣視角。黃金確實什麽都生產不出來,但是可以作為交易的媒介。歷史已經明確證明,黃金和其他資產關聯度極低。

比如,川普任期內的情況就是一例。這幾年來,金價上漲了38%,而同期內,美國大型股票指標標普500指數上漲13%,小型股票指標羅素2000指數下跌8%。

“黃金的事情其實說來也簡單。”斯特勞斯表示,“在金融混亂或者通貨膨脹的周期內,誰都想持有黃金,自古以來就一直是如此。黃金歷來在這樣的局面當中表現不俗,相反股票倒表現糟糕。它的確是很不錯的投資組合對衝。反過來,在經濟強勢增長,通貨膨脹低迷時,黃金的表現就不理想了。因此,現在的關鍵就在於接下來會發生什麽。已知的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當中,黃金保住了自身的價值,而之後三年的瘋狂印鈔時代,金價還增長了兩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