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變革前夜:我們為什麽堅定布局電動車?

我們看好電動車領域,這是一個極為廣闊的市場,也是一個不可能被一家公司所壟斷的市場。經緯在2017年末投資了理想汽車,2018年初投資了小鵬汽車,儘管兩家公司看起來選了並不完全一樣的路徑,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有非常強的創始人及其團隊。

中國的造車新勢力才剛剛開始,後面依然有很長的道路要走。我們理解這條道路的艱辛之處:它既是重資產又同時重研發、運營,這裡面有太多外界難以體會的東西。像小鵬與理想這樣的公司,經緯至少都為此配備了不少於10人的投後團隊,在招聘、政府關係、品牌、資金/資源對接、緊急醫療服務等經緯擅長的重要功能上,提供幫助與支持。

下面這篇文章梳理了我們對上述兩家整車商的投資邏輯,和在整車環節的既有布局,未來我們還會再寫一篇梳理上下遊產業鏈投資邏輯和布局。

布局整車商的優勢還在於,可以以一個更為全局的視角去看整個電動車產業。上下遊核心產業鏈環節上,我們認為也存在豐富的機會,比如車載芯片、自動駕駛。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歡迎這些領域的優秀創業者,在各自的領域上如果有不錯的建樹,願意的話,都可以和我們聊聊,我們也會知無不言我們所獲得的,對這個行業的更為整體與全局的趨勢看法與判斷。以下:

1

電動車不僅僅是把油換成電

更是“從功能機到智能手機”般的大跨越

造車,一直被稱為“工業製造的皇冠”,它是一個國家製造水準的標杆。

這件事之所以不容易,是因為它需要一條龐大產業鏈的配合,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有短板。最終能不能成,也不是拿著幾千萬閉門打造一輛世界頂級的豪華車就行,而是在特定成本和時限之下,打造出成千上萬輛普通消費者敢買、愛開的主流車型。

如果拉長時間維度,過去100年裡,全球汽車工業幾乎沒有創業公司出現,直到2003年成立的特斯拉(Tesla)打破僵局,中國在近20多年裡也少有新車企產生重大突破。汽車是一個無比成熟的行業,在傳統車企巨頭的發動機、變速箱等技術層面,新公司沒有任何機會。

新機遇來源於兩點,一是汽車電動化降低了進入門檻,在整車環節產生了新機會。這是因為電動車不再需要發動機、變速箱等機械傳動類零組件,取而代之的是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可以說就是裝著輪子的電池加底盤。這繞過了傳統車企巨頭的技術壁壘,並且電池、電機、電控的核心技術是相通的,降低了供應鏈管理的難度,在不久的將來生產電動車可能就像智能手機一樣模塊化。

第二是電動化之後更容易實現智能化。因為傳統燃油車的車載電池很小,並且各個ECU(電子控制單元)都是獨立的,很難支持整車級別的OTA(Over-the-Air Technology,空中下載技術)升級,這種升級就類似iPhone升級作業系統一樣。

但電動車全是電池,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而且在整車電子電氣架構上有革命性改變,所以從特斯拉到小鵬、理想,就像iPhone手機一樣,自交付第一輛車後就開始不斷地升級自己的“作業系統”,這也是未來自動駕駛的基石

從這個角度來說,汽車的確是我們今天用的硬體設備裡智能化程度最差的,遠遠低於手機。汽車與外界的連接很弱,車載顯示屏基本是個裝飾,功能有限。大部分車都沒有生命力,出廠之後沒有迭代和更新,只會越用越爛。

所以電動車對比傳統燃油車,不僅僅是能源革命那麽簡單,更像是蘋果對比諾基亞、智能手機對比功能機,是一個顛覆性的機會。做車雖然很難,需要錢、團隊、供應商體系、國家政策方方面面都到位,但今天在中國這些東西都匯聚在了一起——這是一個超級勢能。

我們看好電動車,並不僅僅因為能源的改變(把油換成電),核心在於智能化前景。

就如同手機行業,觸屏的出現並沒有讓手機進入智能時代,觸屏僅是一個重要的操作體驗,但觸屏本身並不等於智能。

對於電動車來說,能源的改變就相當於“觸屏”這一功能,它與智能化之間沒有必然聯繫。只有在車電動化之後,車企強化軟體研發能力,通過OTA不斷升級“作業系統”,才能成為智能汽車時代的“iPhone”。

當時經緯中國合夥人王華東做了一項針對移動互聯網的研究,他發現過去10年裡大部分投資人都在關心下遊的移動互聯網應用,但其實如果在那個時間點投了上遊的核心手機廠商,或是在2010年前後智能手機剛剛興起時,買入核心零組件公司的股票,投資收益不比同期投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成功IPO後的收益少。

例如順著智能手機高速增長的,是上遊攝影頭龍頭舜宇光學。這家公司從2009年前後的低價走量慢慢壯大,在2014年趕上了智能手機普及的紅利,為三星、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供貨,迅速成長為全球手機鏡頭龍頭,股價也從2010年的1.5港元,漲到了今天的145港元,翻了100倍。

基於這個邏輯,我們先投了自動駕駛領域的易航智能。不過隨著對自動駕駛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我們在2017年發現自動駕駛大概率要和整車結合在一起,例如自動駕駛需要足夠多的數據,而只有整車商才有這麽多的數據源,所以我們開始布局整車。

對於整車商來說,智能化亦是極其重要的能力。具體來說,車企的OTA(Over-the-Air Technology,空中下載技術)能力,是被大多數人忽視的一項革命性改變。因為整車級的OTA,才令車真正變成了一台連接互聯網、有意義的計算終端。

並且這是自動駕駛的基石。自動駕駛需要不斷上傳、下載和更新數據,這就需要更強大的算力和作業系統,真正實現“軟體定義汽車”,令車企變成一家“軟體+運營”公司,而不僅僅是賣車。

在這些變化之下,電動車什麽時候會迎來大爆發?按市場主流機構預測,一方面電池成本下降,另一方面電動車出貨量上升,臨界點預計會在2022-2023年到來,屆時將實現電動車與燃油車的全生命周期平價,全生命周期包括購買和後續的維護成本,電動車的維護成本是很低的。

在電動汽車銷量上升的同時,積累的數據將是指數級的,擁有研發能力的企業將令電動車逐步成為智能移動終端,從而實現類似於手機從功能機向智能機迭代的進程。

當然,電動車由於是大宗消費品,更換頻次較低,因此滲透率和更新迭代的速度會慢於智能手機,但整個市場空間和天花板更高。

針對電動車這種全新的超級產業,投資的“快”和“狠”是第一位的,歷史不會給第二次機會。2017年末,我們投資了理想汽車;2018年初,投資了小鵬汽車,並且在上下遊產業鏈上,例如自動駕駛、車載芯片、車聯網等領域都有布局。投對賽道、投對人,短中期道路哪怕再曲折,前途也是異常光明的。

2

小鵬汽車:站在智能化變革前夜

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史一直令人揪心,早期“用市場換技術”被證偽,燃油車最重要的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中國企業離世界一流水準依然相差甚遠。

在這個大背景下,電動車被寄予“彎道超車”的厚望。站在這個足以誕生超級富豪的大產業前,任何一位入場的戰士都身懷絕技。

小鵬汽車是國內造車新勢力中最像特斯拉的一家,但區別是,特斯拉的產品核心在於自動駕駛能力,小鵬追求的則是智能化作業系統(Xsmart OS),也就是在應用層面上更為突出。

這有點像蘋果IOS的路徑。小鵬在軟體體系上,把研發生產、軟體硬體等所有要素都耦合在一起,做一個比較大的封閉體系,以追求信息循環的高效率。所以對於小鵬來說,車上所搭載的那套系統才是核心。

電動車的作業系統不是研發出來就完事了,它需要不斷更新和升級。這時候OTA技術也成為了電動車廠的標配,小鵬在這方面也投入巨大,實現了整車級別的OTA。

OTA是電動車對傳統汽車的革命性顛覆。在實現整車級的OTA之前,需要的是電動車從電子電氣架構上做出革命性改變。一輛傳統汽車大概有70多個ECU,他們分別控制不同的汽車零組件,比如空調系統、音響系統、座椅系統、門窗系統等等。這些ECU之間互相獨立,有自己獨有的感應器和控制系統,相當於一台車上有70多個算力很弱的計算機。

這些獨立的ECU,都只能實現自己特定的功能,無法進行信息交換,更不可能在雲端進行整車層面的在線升級。而且由於軟體層面的開發語言不一樣,傳統汽車也完全不是一個統一的電子產品,根本不可能對一台具體的車進行應用開發。

但在電動車時代,這些問題都將被解決。特斯拉或者國內的造車新勢力,都采取了新的整車電子電氣架構,因為電信號在電動汽車裡是四通八達的。例如,去掉車內原先碎片化的70多個ECU,將原本70多個ECU控制的眾多功能,簡化為三個主要的域控制器:ADAS控制器,整車控制器和娛樂控制器,可用算力大幅提升,並且可以打造一個整車層面的作業系統。

電動車的OTA升級,不僅僅是升級娛樂系統、UI界面,而是對所有的韌體系統,包括動力層面都可以升級。傳統汽車在買回家以後,基本上完全定型了,30年前的車型在30年後幾乎一樣。但對於智能汽車來說,買了之後可以持續升級,在這個前提下,智能汽車才是一個活的產品,這是燃油車很難做到的。

自2018年底至今,小鵬共進行了8次OTA升級,系統可以實時把傳感器數據上傳到雲端,通過標注去訓練深度學習算法,再把改進的算法或是升級包OTA回到用戶的車裡。

小鵬也有很大的智能化潛力:歷次OTA升級一覽

根據小鵬汽車剛剛遞交的IPO文件,小鵬在過去兩年的研發總投入高達37.5億元人民幣,在所有員工中,43%專注於研發,這部分的66%專注於汽車設計和工程,剩下的34%一半在自動駕駛,一半在智能作業系統。

在定價策略上,小鵬比較專注於大眾市場,定價在15-30萬區間。年輕人對車最能接受的兩個價格段分別是10多萬和20多萬,30萬以上就是BBA(奔馳、寶馬、奧迪)的天下,所有人實際上都在與他們競爭。

目前,小鵬發布了兩款車型:早期的緊湊型SUV G3和轎跑P7,P7是何小鵬加入公司後設計規劃的。小鵬P7的出現,打破了國內造車新勢力缺少中高端純電動轎跑的空白,也讓特斯拉Model 3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國內競爭對手。

小鵬P7定位智能轎跑

不過,P7的定價其實比特斯拉國產版Model 3更低,雖然Model 3最便宜的版本是28萬,但只有黑色座椅和黑色外觀,想要有任何改動都需要加錢,最終落地往往需要30萬以上。而小鵬P7的定價在23萬-34萬,其實避開了特斯拉的價格段。

小鵬的定位就是這麽清晰,它可能並不奢華,但針對的就是高性價比市場,它的定價整體低於特斯拉、蔚來和理想,產品力體現在續航和智能上,P7是目前續航裡程最高的純電量產車型之一。

小鵬在執行層面的穩健也十分重要。車企畢竟不是互聯網公司,流量一衝上去可能發生質的改變。車企還是一隻腳踏在製造業裡,過分的激進很危險。小鵬的發展一路都比較穩健,公司幾乎沒有出現過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也沒有因為資金充裕而過度投入行銷。

我們自2017年A輪首次投資小鵬後,持續押注每一輪都有跟投,即便是在電動車遭遇市場質疑的2018年。我們看好小鵬穩健的管理團隊及智能化前景。

經緯中國合夥人萬浩基總結道:“之前有不少資本不看好電動車,從投入產出比來講可以理解。但經緯還是VC的性格,投賽道、投人、投未來的可能性,小鵬無疑是一個非常對的選擇。”

3

在電池能量密度沒有核心突破,

充電樁沒有那麽普及之前,

如何解決裡程焦慮?

在電動車成為新的智能終端之前,它得是一輛性價比高的好車。

中國上一次出現電力危機,是在90年代空調普及的時候,那時候很多小區電網的電力,還不足以支撐每家每戶都安裝空調。

電動車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一個1000戶小區的電網,如果在夏夜有100輛車同時充電,目前的電網可能就支撐不住,而電力系統的擴容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在充電樁還沒有那麽普及的當下,“裡程焦慮”痛點明顯。

投資圈有句話是:理想的賭性與小鵬在不同維度。理想賭了增程這條沒有人敢走的路,即為電動車加裝一套增程系統,來提供無限續航。

增程與混動相反,混動與傳統燃油車相同,依然有變速箱,只是加裝了電池來幫助車省油。

增程則反過來,理想ONE通過電池組和增程發電系統配合,所有動力來源於電機,增程器不直接驅動,而是將油轉化為電,給到前後電機用於驅動車輛,富裕的電量充進電池。理想ONE目前隻發布了一款車型,總續航達800公里,其中電池可支持180公里,能夠滿足市區的日常通勤需求,如果需要遠途行車,45L油箱可支持620公里。

在理想真正交付汽車之前,資本市場一直對增程路線充滿質疑。首先,沒有名牌大廠已成功的車型是採用增程技術的,這是一條幾乎沒有人走的路;其次,增程的確增加了技術複雜度,對增程器、動力電池、整車平台的設計匹配優化等都有相當高的要求,弄不好就體驗很差。

從最終結果來看,理想汽車在大部分人都不相信的時候把這條路完美的執行了。理想採用了中等大小增程器配備大電池的解決方案,證明了只要增程器設計合理、動力電池搭配適當、整車平台開發深入,增程技術路徑具備相當強的綜合競爭力。

從最終結果來看,理想在大部分人都不相信的時候把這條路完美的執行了。理想採用了中等大小增程器配備大電池的解決方案,證明了只要增程器設計合理、動力電池搭配適當、整車平台開發深入,增程技術路徑具備相當強的綜合競爭力。

除了高速工況表現一般的先天劣勢,增程比純電價格更低(因為電池安裝量小)、BOM成本較低,以及最重要的——車主沒有“裡程焦慮”。

理想ONE於2019年11月開始量產,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交付10473輛,交付破萬僅用時僅195天。

從市場定位來看,理想也選擇了最優質的市場——中大型新能源SUV。因為中國汽車市場已進入成熟期,未來增長快速的領域為高端車、中大型SUV和新能源汽車三大領域,而理想瞄準的就是這三個市場的複合細分市場(中大型新能源SUV)。電動車玩家中,特斯拉(Model X)、蔚來汽車(ES8、ES6)也瞄準在這一塊市場,但理想ONE的價格更具優勢。

理想ONE在中大型SUV市場中的位置-理想汽車招股書

由於理想目前隻發布了一款車型,所以生產製造上更為簡潔,交付難度相對可控。李想團隊極致的“摳門”,使得公司資金運營效率極高,在2020年一季度毛利率已經轉正,這是造車新勢力中最快的。

理想的策略是,把目前市面上豪華車裡的中大型車,做到原來一半甚至更低的價格,然後從功能上,用智能化體驗完勝傳統品牌。

李想認為,汽車行業的爆品是指一款車型能夠年銷量10萬輛以上,並且在汽車更加智能化以後,這個量仍然會繼續往上升,可能一款車型年銷30萬到50萬輛,會形成未來5-10年的爆品新標準。

理想ONE

在市場普遍不看好理想的2017年末,我們下了重注,就是看好其技術路線的應用潛力,以及高管團隊在智能化方面的思考。

李想認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裡,應該有很大比例的研發人員是服務於已購車用戶的。就像諾基亞的研發人員有95%是為了把手機賣出去而存在,但蘋果可能有接近50%的研發人員是為了把手機賣出去以後而存在的。這是認知差別導致的結果,也是造車新勢力與傳統車企做法不一樣的地方。

理想ONE採用了四屏與全車語音互動,標配輔助駕駛系統。理想汽車搭載了全車OTA(空中下載技術)功能,可以對增程電動系統與智能技術進行升級。自2019年12月至今,理想ONE已推送8次OTA軟體升級,這是電動車時代車可以越用越好例證。

在當下,車的銷量決定了公司生死,也決定了能否在2025年拿到自動駕駛賽道的入場券。成功突破的公司,將在未來二十年內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新車企和自動駕駛服務商。

如今,造車新勢力們基本都跨越了交付1萬輛的門檻。不過,我們認為1萬輛是很容易跨越的門檻,基本是來自行業內部或是朋友圈的銷量。1萬輛之後,造車新勢力們將面對真正的消費者,他們只會用錢來投票。

汽車不是手機,手機出一款產品,賣完一年,第二年就出新款。但一款車做好,起碼要賣5-10年,才能回本。因為所有的研發、行銷等投入巨大,如果不能在賣過了1萬輛之後,繼續維持這個車型的銷量,最終就有可能虧本。未來,如果一家新車企不能維持一年3-5萬輛的銷量,就會被淘汰。

造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並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即便是特斯拉也已經做了十餘年,無論是小鵬還是理想,都還只是一家3-5年的企業,面對整個汽車行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大勢,依然處於早期階段。

目前,電池還佔了電動車40%多的成本,但隨著技術升級和規模效益,成本一定會逐步降低,電動車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有望在2023年前後全面低於燃油車,之後將開啟對燃油車的大規模替代。

並且這個替代過程可能很快,電動車和燃油車不一定會共存太長時間,類似於智能手機替換功能機,或是Netflix替換實體視頻租賃公司。如今,我們就站在這個大變革的前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