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集郵家李近朱話郵票:方寸魅力今何在?

近日,受中國郵政集團郵票設計師董琪女士邀請,央視著名編導、集郵聯合會原副會長李近朱做客北大書店,以其一生的集郵歷程探討了郵票和集郵的現狀和未來,並由此延伸出郵票真正的價值和意義。以下講座內容摘編自主辦方提供的現場錄音整理稿,經主辦方校核,未經主講人審定,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中庸裡有一句話:“致廣大而盡精微”,這句話的原意是既要能達到寬廣博大的巨集觀境界,同時又能深入到精細微妙的微觀之處,這是一種最高的和諧。我將它作為《雕刻時光——中國郵票雕刻凹版口述史》中序言的題目,因為在我看來,郵票的藝術恰好就體現了這樣一種和諧,“精微”就是雕刻版郵票上的雕刻,而郵票上所表現的內容則彰顯出了一種廣大的包羅萬象,這種結合就是郵票的“方寸魅力”之所在。但既然如此,為何會有“今何在”的感慨和疑問呢?

《雕刻時光——中國郵票雕刻凹版口述史》

衰落的郵票,斷代的集郵

世界上第一套郵票是1840年5月7日在英國發行的雕刻版郵票,被人們稱為“黑便士郵票”。然而,近來有消息說英國可能在2040年正式停止發行郵票了,要知道這可是在郵票誕生200周年的日子。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郵票處在了資訊時代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中。對於六七十歲的人而言,在我們年輕的時候都寫過信,也寄過信,對郵筒、郵局有親密的感情。郵票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以來作為“郵資憑證”,本埠是8角,外埠是1.2元。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可以通過更快速、方便的方式去實現,所以寄信也就越來越少了。

1840年由英國發行的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

在這種情況下,郵票也就用得越來越少,被邊緣化了,然後被異化成了集藏品。正因為郵票有了收藏的屬性,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郵票設計越來越好,雕刻越來越精細,印製越來越精美,而且材質更加多樣,有絲的、木質的、宣紙的、陶瓷的,甚至有帶香味的,有帶聲音的,誰也捨不得再把這些郵票貼在信封上,蓋上郵戳去寄東西了。

2004年瑞士發行的世界上第一枚木頭郵票

當郵票演變為藝術集藏品時,好處是更加凸顯了它的藝術價值,但壞處是它不再被使用了。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旦失去了作用,生命力往往是不會長久的,所以,每當有人問我郵票今後會怎樣,集郵又會怎樣的問題時,我認為:郵票可能會消亡。因為它已經失去了使用價值,或許是在2040年,也或許是在更早或更晚的某個時點;但是,集郵不會消亡。這就好比古代的青銅器一樣,在西周青銅器是日常生活器具,大的可以煮紅燒肉,小的可以喝酒;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青銅逐漸被鐵所取代,後來又有了陶瓷,然後到了現代又有了塑料。但是,雖然青銅器作為器具的使用價值消失了,對青銅器的集藏到今天依然存在,而且青銅器的集藏還是現代收藏當中的珍品。郵票也同樣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變得越來越珍貴。

但是,集郵也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在巴黎的協和廣場上有一條著名的郵票街,曾幾何時那裡的郵市一整天都逛不完;但是前段時間當我再去的時候,我發現許多郵票店都變成了婚紗店,剩下的幾家包括香檳郵票公司(Théodore Champion)都在慘淡經營,而且顧客也都是像我這般年紀的老頭。這說明了一個問題:當郵票在逐漸衰落的時候,集郵也面臨著斷代,年輕人愛好集郵的越來越少了,這是我們應該正視的事實。

巴黎協和廣場上的“郵市”

重新認識郵票:文明的名片

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郵票如何贏得年輕人的青睞,它的魅力今天究竟在哪裡,就需要有重新的認識。

首先,郵票是一個文明的體現。最早的郵票是伴隨社會的進步而出現的。在郵票出現之前,窮人寄不了信,因為實在太貴了,寄封信的費用相當於普通人一個星期的工資,而富人和貴族寄信卻享有免費的特權,所以才有了那個流傳很久的故事:在19世紀30年代的英國,有兩個年輕人相愛了,小夥子去倫敦找工作,他倆就商量好在信封上做上記號,如果畫個+號就表示平安,如果畫個〇就代表找到工作並且湊夠了結婚的費用,所以當郵差把信交到姑娘手上以後,姑娘看了一眼就把信退回去了,也就不用付郵費了。但是後來,當郵票出現的時候,不管是公爵富商還是老百姓,寄信就要付錢,而且郵費都是統一的。這就體現了一種平等,而平等恰恰是人類社會一次很大的進步。

中國歷史上發行的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

在中國,1878年由海關設立了郵政機構,並且發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這套郵票一共有三枚,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面值。1896年,清朝光緒皇帝批準開辦大清郵政官局,中國近代郵政由此誕生。當時的晚清是一個“萬戶蕭疏鬼唱歌”的衰敗時代,但即便如此,當西方先進的郵政系統和郵票被引入中國後,仍徹底改變了幾千年郵驛傳遞的方式,是社會的一大進步。

由於傳統郵政最主要的功能是寄信、寄遞,所以郵票是最為重要的東西。方寸之間的郵票不僅起到了郵資憑證的作用,而且還彰顯著人類的文化和文明。首先,郵票雕刻師和設計師設計了大量的郵票題材,從山水風光到國家大事,再到政治、歷史、科學、人文、藝術,體育,遍及了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我們的文化。其次,郵票設計、印製的過程體現了非常深厚的藝術文化魅力,就像《雕刻時光》這本書中所講述的雕刻凹版工藝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郵票還體現出一種深厚的文物價值。什麽是文物?首先,它必須見證歷史。郵票就見證了歷史。1840年的黑便士,1878年的大龍郵票,1882年的闊邊大龍,1883年的闊紙大龍,還有1896年的紅印花,這些郵票存放到今天,都跨越了百年的歷史。遠的是歷史的見證,近的同樣也是。比如2003年我國爆發了“非典”,雖然現在已經過去了15年,但只要拿起一張戴口罩的郵票,我們一下子就想起了那個時代。這枚1.2元的郵票見證了2003年全體國民一起抗擊非典的歷史。

抗擊“非典”郵票首日封

其次,文物還有一個特徵就是“不可複製”。古代青銅器從西周到現在過去了三千多年,是不可複製的;郵票也同樣如此,自萬國郵聯(即萬國郵政聯盟,其前身是 1874年10月9日成立的“郵政總聯盟” ,是商定國際郵政事務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創立伊始就定下一個規矩:郵票不準重印,發行多少就是多少。比如1981年我們發行的庚申年猴票,當時的發行量是825萬枚,因為它設計精美而且“不可複製”的稀缺性,所以在過去的近四十年裡它的價值翻了20萬倍,從面值8分錢漲到了目前的1.3萬元。雖然由於近期市場偏冷,價格有所下跌,但依然無法改變其長期的收藏品屬性。

1980年庚申年猴票

所以,當我們重新去認識郵票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它是文明,是文化,也是文物。因此,在郵票邊緣化的形勢下,郵票的價值反而變得更高,因為這一方郵票承載了更多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這就是郵票“方寸魅力”之所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