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致命拜訪》:美國文化入侵最終導致“病毒”侵襲

2011年有一部電影,名為《傳染病》。你如果選擇在2020年看的話,一定會驚奇的發現,現在上演的各種各樣的魔幻現實早在幾年前的影片中得到體現。

當然,那部影片作為一部災難影片的話,顯然功力是欠缺的,如果作為科普教學片的話,意義還是在的。

畢竟,那部影片中,我們看到的了在新型病毒爆發的時候,人們的反應會如何,病毒傳播的路徑是怎麽樣的等等。

從這個角度來看,那部電影讓很多不了解病毒的人得到了非常中肯的認識,其積極的意義還是在的。了解了病毒的傳播路徑,那麽我們就來看看病毒的意義。

為什麽會產生病毒,病毒如果被賦予別的意義的話,人類的生活將會發生哪些變化。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今天的這部影片《致命拜訪》。

《致命拜訪》上映於2007年,它比《傳染病》還早一點,而且它先於後者提出了一個概念,什麽是病毒,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病毒是病毒,而人類發展的眼光下,審視一下什麽是病毒呢,“病毒”的定義或許會更加的廣泛。

由於一次外太空飛船失事事故,導致飛船上攜帶的病毒散落在美國的一大片區域。於是,悲劇發生了,很多人不幸感染了此類病毒,而且病毒的傳播非常廣,速度非常快,人們根本應接不暇。

一個心理醫生與自己政界的丈夫離婚後,獨自帶著孩子生活,期間,有一個醫生朋友非常關心她的生活,而且也願意跟她更進一步,但是心理醫生還是走不出自己失敗的婚姻。在這個時候,病毒來了。

一覺醒來,周圍的人都開始變得陌生,人們的目光呆滯,街上也少了很多的紛爭。但是明眼人一看這就不正常,這個時候,前夫來了電話,說是需要與兒子見面,心理醫生很困惑,因為這個要求之前沒有出現過。

但是礙於前夫畢竟是孩子的父親,心理醫生即使不願意,也最終促成了兩人的見面,但是沒想到,悲劇就從這次見面開始發生了。

本片雖然陣容豪華且強大,但是故事本身卻並沒有什麽特殊的意義,如果代入進去一些別的觀點的話,顯然要比本片自身所展現的內容要有意思的多。

首先來看看本片中的病毒是一種什麽病毒。

這是一種被感染後就世界和平的病毒,這種病毒可以促使人類社會完成大一統,但是卻犧牲掉了每一個人的特性。

因此,在自由民主的美國,這種病毒就如同某種制度一樣被人厭惡。

而本片的事實也是為我們展現這種病毒帶來的後果,而且是被人們厭惡和恐懼的可怕後果。

人類社會需要特性,這是大前提,而在這樣的特性基礎上,還需要一些普遍的,地域性的共性。

因為有了這樣的共性,才會有一個又一個的國家,才會有意識形態的不同。

這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唯一有問題的是特性與共性如何共存的問題。

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時候,病毒應用而生了。它不會在乎共性還是特性究竟哪個好。

它所帶來的打擊是全方位的無差別的。這種打擊一定程度上會讓我們覺得生活無望,因為某種屬性已經完全的統治了全人類,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事情。

對於西方社會而言,這種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東方社會帶來的那種恐懼感。

但是身處美利堅的人們卻不曾考慮過,為什麽冷戰過後,世界上依舊是會發生很多的局部戰爭。

原因很簡單,美國自己就是一個“大病毒”,當它向著全世界進行文化輸出的時候,這種輸出去的意識形態以及文化制度就是一種“病毒”。

這種病毒完全比得上片中出現的那種生物角度的病毒。包括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等等,這些戰爭普遍屬於病毒式的輸出戰爭。

而那些飽受戰亂侵襲的地區的人們。他們對於和平的渴望,就如同片中的人們對於沒有病毒的世界的渴望是一樣的。

他們自己有自己的生活秩序,這種秩序是應該受到尊重的,是不應該被美國的意識形態所左右的。

但是現實中的那些國家的人們,他們面對病毒的侵襲,就如同本片中除去女主之外的普通人一樣。他們沒有招架之力,也不會有能力進行反擊。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女主的身份和社會地位決定了,在面對災難的時候,她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使得自己以及自己的親人得以保全。

女主可以尋求醫生男友以及政界前夫的影響力,但是普通人呢?他們只是被病毒感染的個體的千萬分之一。這就更加的諷刺了。

片子的最後,病毒得到了遏製,但是現實中的“病毒”呢?只要是霸權主義還存在,這種病毒就會對無辜的人類不斷侵襲。

……

你好,再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