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代與名人有關的“爆款”美食,除了“東坡肉”還有哪些

中華美食,聞名世界的國粹之一。其實,有很多美食,不僅味道好吃,還和歷史名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蘇軾和他獨創的東坡肉,流傳至今,依然讚不絕口。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的名人美食,受到吃貨的追捧和關注。

北方頗受歡迎的餃子,與醫聖張仲景有不解之緣。東漢建安年間,張仲景辭去長沙太守,告老還鄉。回到家鄉,正值嚴冬,很多百姓骨瘦如柴,衣不蔽體,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見此情景,命徒弟在南陽東關支起一口大鍋,從冬至到大年三十,為貧寒百姓施藥。

張仲景將羊肉和祛寒藥材煮熟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狀,取名“祛寒嬌耳湯”。百姓每人兩個“嬌耳”,吃了之後,渾身溫暖,兩耳生熱。百姓的凍耳病在“嬌耳”的食療下,被治好了。從此以後,百姓為了張仲景,每年冬至,模仿“嬌耳”做成美食,稱為“餃耳”,由此這個名字有點拗口,這才改稱“餃子”。久而久之,過年吃餃子的傳統流傳了下來。

餃子是一道傳統主食,接下來出場的不是一個菜,而是一桌菜。唐中宗景龍年間,大臣韋巨源升任尚書令,在家宴請中宗李顯。皇帝到大臣吃飯,自然需要一個叫得響的由頭。韋巨源早有準備,他以“神龍燒尾、直上雲宵”為由,順利達成了目的,因此,這桌菜被稱為“燒尾宴”。

請皇帝吃飯,菜肴當然別具一格。比如有一道名為“生進二十四氣餛飩”的點心,是用二十四種不同的餡料,包成二十四種不同的形狀。“生進”的意思是先把包好的生餛飩給皇帝過目,然後再下鍋煮熟,堪稱古今餛飩之王。還有用魚白蒸出來的茶碗蒸。這裡用的雞蛋是母雞體內未成熟的胎蛋,故名“鳳凰胎”。這道菜國內已經失傳,在新加坡和馬來西尼的華人將這道菜發揚光大,成為當地的名菜。

據說,那天宴會上總共有128道菜。五代時期的《清異錄》記載了這次宴會中的58道菜,其中有菜、湯、羹、甜品、鹹點、粥、飯等,品種豐富,眼花繚亂。加工的食材有熊、鹿、兔、牛、羊、豬、雞、鴨、魚、蝦、蟹、蔬菜、蜂蜜、酥油、牛奶、麵粉、米等幾十種材料。製作手法包含了各種傳統技法,取名華麗,風味各異。燒尾宴起於中宗,沒於玄宗,前後不過二十年。它和滿漢全席是中餐歷史上兩顆耀眼奪目的明珠。

看完了燒尾宴,再來看一個硬菜。南宋時,抗金名將宗澤得勝而還,金華當地的百姓紛紛用豬腿犒勞宋軍。由於路途遙遠,新鮮的豬腿容易變質。百姓們腦洞大開,集思廣益,將豬腿醃製後送到軍營,如此一來,便於長期保存。

宗澤回到臨安後,將醃腿進獻給宋高宗趙構。由於豬腿醃製時間較長,肉色似火,紅白相間,趙構稱讚不已,賜名“火腿”。由於火腿出自浙江金華,因此“金華火腿”的美名,不脛而走,成為不可多得的美味爆款。

宋亡元興,蒙古人入主中原,他們的美食自然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有一次,元世祖忽必烈率軍南下,行軍途中,他忽然想吃草原上的“清燉羊肉”。廚師們生火宰羊,忙得不亦樂乎。此時,軍情有變,敵軍突襲。忽必烈一邊指揮軍隊開拔應戰,一邊催促廚師趕快端來羊肉。

廚師見沒時間製作清燉羊肉,乾脆把羊肉切成薄片,在沸水中燙到變色,撈出拌上鹽。忽必烈吃了之後,大加讚賞,一連吃了好幾碗。吃完後,他率軍出戰,順利擊敗敵軍。在慶功上,忽必烈點名要吃這道羊肉,並給這道羊肉取名“涮羊肉”。從此,“涮羊肉”成為冬日裡暖身的必備美食,人氣爆棚,擁躉無數。

說起名人和美食,不得不提清朝才子袁枚。他和紀曉嵐並稱為“北紀南袁”。袁枚不但文采出眾,對於美食同樣精益求精。他曾寫過一本《隨園食單》,裡面收錄了326道佳肴。不僅如此,還對下廚中的洗刷、潔淨、去味、火候、搭配等,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書畫大家倪雲林對鵝的做法頗有心得,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收錄了“倪雲林鵝”的做法。將蔥末、辣椒粉、鹽末用黃酒調和,塗在鵝的腹腔。用蜜和黃酒塗在鵝的外皮。鍋裡倒上水和黃酒,將鵝隔水蒸煮。一段時間後,把鵝翻身再蒸。整個過程鍋子要用綿紙密封。起禍時,鵝肉酥爛,湯汁鮮美。

除了菜肴,《隨園食單》中還收錄了甜點。把栗子煮爛,和糯米粉、糖一起拌勻,上鍋蒸熟後,撒上瓜仁和松子,名為“栗糕”,是秋冬季節一道時令糕點。袁枚不善飲酒,不過他品嚐了16種美酒後,認為“吃燒酒以狠為佳,汾酒乃燒酒中之至狠者”,因為汾酒不但味道好,還能“驅風寒,消積滯”。

既然談到中華美食,必定要有接地氣的川菜。貴州平遠人丁寶楨在任山東巡撫時,對魯菜“醬炒雞丁”十分喜愛。他酷愛吃辣,命廚師在炒製這道菜時,把辣椒、雞丁和花生米一起爆炒,味濃爽脆,色澤誘人。

丁寶楨後來調任四川總督,治蜀十年,清正廉潔,政績斐然,深受四川百姓的愛戴。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丁寶楨死於任上,朝廷追贈“太子太保”。百姓為了紀念這位總督,把他創製的這道川菜叫做“宮保雞丁”。後來,還被列入宮廷菜,成為禦用菜之一。由於製作簡單,“宮保雞丁”流傳到了國外,經過口味改良,成為符合西方人口味的“西式宮保雞丁”。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李鴻章訪問美國,在使館宴請美國友人。由於中餐色、香、味俱全,賓客一連吃了好幾個小時。主菜全都上完了,賓客依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廚師見狀,急忙將做菜剩下的邊角料,一鍋亂燉。賓客品嚐之後,大加讚賞,尋問這道菜的名字,李鴻章連忙回答:“好吃多吃。”由於發音和英文的“雜燴”類似,這道亂燉菜被命名為“李鴻章大雜燴”,成為具有國際范的中國美食。

這道菜的原料是雞雜、肚片、火腿、海參、面筋、山筍、香菇作為底料,配以高湯、麻油、料酒、醬油,用陶罐文火慢燉,香氣撲鼻,湯濃菜醇。這種做法類似於閩菜經典“佛跳牆”,難怪歪果仁愛不釋手了。

名人也是普通人,他們對美食同樣孜孜以求。名人不是普通人,他們給美食增添了文化的內涵。兩者完美結合,給吃貨帶來了大把的福利。孔子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名人對美食的不懈追求,也是對生活的更高要求。想必今後還會傳出名人和美食的逸事趣聞,吃貨們,你準備好大吃一頓了嗎?

文:計白當黑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