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誰說這屆網友隻磕沙雕段子,字詞讀音一改他們比誰都敏感

突然關心起了字詞讀音

皆因有消息稱

有一些上學時好不容易糾正過來的錯誤讀音

現在就要悄悄被「扶正」了……

粳(jīng)米變成了粳(gěng)米

下載(zài)變成了下載(zǎi)……

連一些原本倒背如流的古詩,如今也不知道怎麽讀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被老師扣的分都白扣了?

這怎麽能行呢!

於是網友們馬上就炸了

紛紛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把這個話題頂上了熱搜

哪些要改、哪些不能改

卻是一門連專家都很難說清楚的玄學

今天文字君就跟大家嘮一嘮字詞改音那些事

這則「字詞改音」的消息

在網上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但實際上

裡面有些字詞改不改音現在還沒定論

消息中提到的很多改變讀音的字詞

其實都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發布的

《〈國語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征求意見稿》

其中就包括了網友們意見很大的

「粳(jīng)米變粳(gěng)米」

但這個改後的審音表至今尚未通過審議

所以目前還應以原讀音為準

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

其中很多異讀詞的拚音打破了大眾原本認知

這一點從最近事件在網上引起的爭議也可見一斑

所以網友擔心的「讀音改動」

也許最後根本就不會

在正式發布的《審音表》中出現

有一些字詞改音是「假新聞」

但也有一些人們老是讀錯的字

在字典裡讀音確實已經被改

像是說(shuì)服改為說(shuō)服

確鑿(zuò)改為確鑿(záo)

蕁(qián)麻疹改成蕁(xún)麻疹

唯(wěi)唯諾諾改為唯(wéi)唯諾諾

簞食(sì)壺漿改為簞食(shí)壺漿等

而且,消息裡提到的一些古詩

在教材裡字音的變化也是確有其事

中的「衰」字本讀cuī

如今在教材裡成了shuāi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中的「斜」字本讀xiá

如今在教材裡成了xié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中的「騎」字本讀jì,如今在教材裡成了qí

耗點功夫

但所形成的韻律卻讓整首詩讀起來朗朗上口

若是按照今天的注音來念,學習難度的確是降低了

可好像怎麽都有點別扭

那麽古詩到底該不該隨大流改音呢?

古詩改音與一般字詞改音不同,其中牽扯到

押韻、平仄、自洽、文義等多方面的內容

改變古音,的確是破壞了誦讀的韻律

但為了語音清晰

目前小學課本給古詩的注音都為「正音」

老師在講解詩歌音律美的時候

再對古音加以說明

針對古詩改音這件事

網友們的意見分歧也很大

支持的認為,古詩改音符合語言發展規律

與時俱進的表現

改音會嚴重影響詩詞的韻味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古詩改音的情況

都是由漢字古音和今音的差異造成的

而且這種讀音上的古今差異也不是今天才出現的

讀音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化

早在宋代時人們就已經發現

先秦到漢唐的古詩中某些字的讀音不合韻腳

為了押韻

當時人們采取的辦法是臨時改變一個字的讀音

「葉音」

「葉」也作「協」

直到明清之後,「葉音」之法才漸漸被淘汰

那麽是不是意味著,我們過去學的古詩讀音

也未必就是所謂的「正音」?

可能是前人為了音韻和諧調整的讀音

後來卻被當作正音保留了下來?

事實上,語音的變化很大程度

參照公眾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習慣

當大多數人都習慣性地把詞語誤讀成某個音

或使用某個不怎麽規範的句式時

那麽語言文字也會相應地做出適應與調整

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在漢語語系中發生

像在英語中

用「long time no see」來表示「好久不見」

原本是完全不符合英文語法的

但是現在美劇裡也常常這樣用

而「add oil」(加油)

「no can do」(做不到)之類典型的中式英語

更是被《牛津英語詞典》所收錄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

如今也隨著中式英語的病毒式洗腦

逐漸被外國人所接受

畢竟語言的意義在於社會交流

根據現實情況與時俱進

體現出的是語言的發展性、包容性與開放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

漢語獨特的造字形式和發音系統

使得漢語「牽一發而動全身」

表面上雖然只是一個字或一個詞讀音的改變

但實際上對語言發展卻有著很大的影響

特別是詩詞中的改音

詩詞的韻律不僅承載著作者想傳達的信息

更具有一種美學價值,必須慎之又慎

網友們之所以對這次的改音消息反應這麽大

一方面是感覺自己上了假學

被老師批評了那麽多次才糾正過來的讀音

如今就又要改回去了?

改來改去連字都不知道怎麽讀了

還不如從一開始就當個「沒文化」的學渣……

心疼古詩的作者

大文豪們費盡心思才琢磨出來的平仄押韻

說破壞就給破壞了,這樣後人在誦讀的時候

還怎麽感受這些千古名句的韻律之美?

公共契約

讀音發生變化符合語言發展的規律

為了方便大眾使用改成通俗讀法也可以理解

但至於改得合適不合適

看看大眾的反應,其實也就明白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