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精功集團10億融資券違約 所持子公司股權被司法凍結

財聯社(合肥,記者 劉夢然)訊,精功科技(002006.SZ)7月15日晚間發布公告,控股股東精功集團資金出現流動性困難,造成“18精功SCP003”到期不能按期兌付,構成實質性違約。公告顯示,精功集團應償付本息金額為人民幣10.52億元。

就在今年4月,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精功集團被北京市一中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同時,大公資信將精功集團及“17精功MTN001”列入信用觀察名單。

儘管精功科技在多次公告中一再強調,控股股東違約對上市公司沒有影響,不過目前精功集團持有精功科技的99.99%股份均已質押,且所持股份全部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相關風險依然存在。

違約引發信用危機

據精功科技公告顯示,精功集團2018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債券簡稱為18精功SCP003,發行總額為10億元,債券期限270天,計息期債券利率7%。本期本息兌付日為2019年7月14日,本期應償付本息金額為人民幣10.52億元。

精功集團在公告中表示,由於受宏觀去杠杆等多重因素影響,資金出現流動性困難是本期短期融資券未能按期兌付原因。同時,精功集團正在通過多種途徑積極籌措資金,並加強自身經營,通過自身經營性現金流償付本期債券本息,同時努力保障後續債務到期償付。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18精功SCP003”違約是精功集團首次債務違約,不過此前已經早有預兆。

早在今年4月,精功科技以及會稽山均發布公告稱,精功集團持有兩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全部被司法凍結。浙江精功控股有限公司在2017年7月與太合匯合作,在江蘇省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通過備案成立精功定融產品,由精功集團提供擔保。

此後,由於債務糾紛,太合匯向上海金融法院和上海市高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4月4日,根據上海金融法院出具的協助執行通知書顯示,中登上海分公司對精功集團所持精功科技、會稽山股份進行了司法凍結。

根據精功集團的說明函顯示,當時被司法凍結的佔上市公司總股本比例分別為32.97%和31.16%,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99.99%,凍結期限均為三年。

在今年的4月2日,精功集團被北京市一中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由於對中糧信託的約2.5億元的集合信託計劃出現違約,導致逾期未兌付的定融類私募產品本息約達2億元。

大公資信曾於2018年7月27日評定精功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為AA+,評級展望為穩定,公司債券“17精功MTN001”信用等級為AA+。受違約、資產凍結和股權質押等影響,今年4月22日,精功集團被大公資信列入信用觀察名單。

財聯社記者致電精功科技詢問控股股東債償情況,對方表示以公告為準。

子公司業績預告虧損翻倍

精功集團始創於1968年,總部位於浙江紹興,旗下擁有精功科技、精工鋼構(600496.SH)、會稽山(601579.SH)三家上市公司,產業基地布局浙江、北京、上海、江蘇、安徽等多省市,形成了鋼結構建築、裝備製造、紹興黃酒、通用航空、新材料五大主導產業和金融投資、大數據兩大培育發展產業,是2018年中國企業500強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控股股東精功集團遭遇危機,旗下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同樣不容樂觀。

精功科技多次在公告中與精功集團撇清關係,表示與控股股東不同主體,具有獨立完整的業務及自主經營能力,相互獨立。精功集團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所涉及的事項均與公司無關聯,預計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管理產生直接影響,暫未對公司的控制權產生重大影響。

不過,由於公司主導產品太陽能多晶矽鑄錠爐等光伏裝備市場需求持續處於低迷期,精功科技在7月10日晚間公布的半年度業餘預告修正公告中,將此前淨利潤變動區間為-3,800萬元至-2,800萬元,修改為預計業績淨利潤-5,500萬元至-4,500萬元,虧損金額幾乎翻倍。

據年報統計,2017年到2018年精功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50億元、10.04億元,歸屬淨利潤分別為9,914.48萬元,573.21萬元。受去年5.31光伏新政的影響,公司主導產品之一太陽能多晶矽鑄錠爐相關產品需求銳減,明顯影響了公司2018年度以及2019年一季度的經營業績。

同天四家公司債券違約

事實上,除了精功集團之外,僅7月15日當天還有另有三家上市公司同時出現債券違約,包括中國城市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城建”)、山東勝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勝通集團”)、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得新”)。

中城建在公告稱,因控股股權糾紛,公司融資渠道受到限制,導致資金鏈十分緊張。另外公司目前正面臨多起債務訴訟,部分銀行账戶及資產已被查封或保全。截至2019年7月15日日終,公司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付息資金,“15中城建MTN001”未能按期足額付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勝通集團發行的2017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17勝通MTN001”因為勝通集團進入重整程序而宣告違約。據了解,該債券發行總額為5億元,發行期限3年,本計息期債券利率6.76%,目前勝通集團主體評級C,該期債券債項評級C。

另一家是處於退市邊緣的康得新,股票簡稱為*ST康得。因公司流動資金緊張,截至到期付息日7月15日終,公司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付2017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17康得新MTN002”利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當前發行人主體評級C,債項評級C。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家違約主體均為民營企業。據證券時報統計,今年來信用債違約量較去年同期增220%,去除技術性違約及已兌付資金後,至今有80余隻債券出現實質性違約,涉及金額564.67億元。從違約債券發行人的公司屬性來看,民營企業發行人佔比超過90%。

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近期債券市場風險事件呈現加重趨勢,主要受經營不善、現金流不佳、對外擔保等各種因素影響。特別是在經濟增速下滑和去杠杆的背景下,一些民營企業杠杆率過高而又無法再借新還舊,導致違約情況出現。此外,在債券違約頻發的當下,投資者應當加強事前的甄選和判斷,可以通過自主協商、違約求償訴訟和破產訴訟等途徑,盡量減少受到此類事件造成損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