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十個書名準確無誤讀出來,你就可以來中華書局當編輯啦

書局最近新出了一本阿城先生的著作《曇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震撼之餘,主頁君還帶著一絲尷尬。因為主頁君,連書名都不會念!

更窘迫的是,這種尷尬會經常出現,比如面對《雙劍誃古器物圖錄》《氍毹留痕》《愧郯錄》這些書名的時候……不禁在心中悄悄問天問大地:我真的是書局最沒文化的嗎?!

不服輸的主頁君,今天就要帶來那些不容易讀對的書名盤點第一彈。上面提到這些書名,一個都跑不了。這十個書名準確無誤讀出來,你就可以來中華書局當編輯啦!(最終解釋權歸中華書局人力資源部所有)

1

說到不容易讀對的書名,第一名當之無愧是《論語》。為什麽讀此音而不讀最常用的lùn呢?主頁君今天就給你整明白。

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說:“論者,侖之假借。”也就是說,“論”通“侖(lún)”。那麽,侖是什麽意思呢?“侖”繁體字寫作“”,是個會意字。上半部分的“亼(jí)”同“集”,下半部分的“冊”即簡冊。“侖”這個字就是把眾多的竹簡按一定的次序編排在一起的意思,引申為編輯、編撰。而我們都知道《論語》這本書是孔子死後,其門生及再傳弟子集錄先師的言論編撰而成的。由此看來,《論語》一書的正確讀法應該是lún yǔ。

2

第二名,《燕國八百年》。相信各位讀者心裡一定在鄙視主頁君,這還拿出來講?各位讀出聲來試試。《燕國八百年》,“燕”讀yān,還是yàn呢?

我們先來看看“燕國”,燕國是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遼寧省南部。如燕京、燕山,即指此義。飯桌上常見的燕京啤酒,大家讀成yān還是yàn呢?我想讀成yān的居多。“燕國”同樣讀yān。當表示國名、地名時,“燕”讀yān;表姓氏時,也讀yān。雖然燕姓在百家姓中很陌生,但它也是一個古老的姓氏,燕國的開國君主召公姬奭的後代就以國名作為姓氏,稱為燕氏,形成了一支燕姓。

那麽,我們常讀的yàn呢?除了我們熟知的燕子外,還有一些美好的詞語,如燕爾、燕侶,都讀yàn。“燕”有時還與“宴”相通,有安樂、宴飲等義。

3

同樣是多音字的還有這本葉嘉瑩先生的《滄海波澄:我的詩詞與人生》。此處的“澄”是讀chéng還是dèng呢?

當我們碰到“澄沙”“澄漿泥”等詞時,澄字的讀音應該是dèng,它的意思是讓液體裡的雜質沉下去。

盧照鄰的詩《歌儲宮》第六雲:“波澄少海,景麗前星。”這裡的澄字發chéng這個讀音時的意思是水靜而清,而在葉嘉瑩先生的《滄海波澄:我的詩詞與人生》一書中,澄字的讀音當然也是chéng。

“滄海波澄”出自葉嘉瑩先生在抗戰時期寫下的詩句:“高丘望斷悲無女,滄海波澄好種桑。”葉先生通過屈原追尋理想的經歷來表達自己的心聲:“等到滄海變成桑田,要等到哪一年呢?我就是要在滄海之中種出桑田來……”

4

接下來要增加難度了。這個“簃”是個什麽東西呢?竹字頭,是個竹製品,比如籮筐?把詩歌放進籮筐裡匯總?

以下是正確答案。

“簃”音yí,指樓閣旁邊的小屋,同“齋”、“室”、“軒”一樣,古人多用為書房名。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也就是本書的主編,晚年寓居天津,藏書、編書的書齋叫做“晚晴簃”,取李商隱“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之意。

除了《晚晴簃詩匯》,這本書還有一個簡單的名字《清詩匯》(早說不就完了……),它是徐世昌集其門人幕客之力,編纂的一部大型清代詩歌總集。承繼了吳之振《宋詩鈔》、顧嗣立《元詩選》、錢謙益《列朝詩集》、朱彝尊《明詩綜》以來,精選精編一代詩歌作品的傳統。並且保存了一些流傳不廣的難見作品和一些不知名詩人的資料,以詩存史。 在大部分詩人的簡介後,還撰寫有評論性的詩話。書後附錄詩人索引,極便閱讀、研究利用。

5

除了“簃”,文人的書齋還有一些奇怪的名字,比如“誃”(yí)。

雙劍誃是本書作者於省吾先生書齋的名字。於省吾先生是古文字學家,當時研究古器物和古文字必須善於鑒定真偽,否則無法引用。為此,於先生搜羅了眾多商代甲骨文、商周時代的古器物,最有名的當屬吳王夫差劍、少虡錯金劍,有如此寶劍,於先生當然自豪地以“雙劍誃”給自己的書齋命名。

6

《鶡冠子校注——新編諸子集成續編》,黃懷信 撰

鶡hé,鳥名,也叫鶡雞,古人常用鶡雞尾巴毛作冠飾,所以鶡有時也指鶡冠。《鶡冠子》這一名稱,一般認為與作者名有關,《漢書·藝文誌》稱:“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顏師古注:“以鶡鳥羽為冠。”應劭《風俗通義》稱:“鶡冠子,楚賢人,以鶡為冠,因氏焉。” 也就是說這位鶡冠子是個楚國愛戴鶡雞毛的先生。

《鶡冠子》是先秦道家典籍,現存《博選》《著希》《夜行》《天則》等共19篇,內容涉及選才、星象、為政、備戰等不同領域,對研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社會政治有重要價值。因為《鶡冠子》行文古奧、內容駁雜, 因此很少有學者對其做深度整理。曲阜師范大學黃懷信先生不畏難度,重點吸收陸佃、吳世拱、張純一、張金城等各家校注成果,對全書做了系統整理,撰成《鶡冠子校注》一書。

7

《氍毹留痕》,齊如山 著

說完了鶡雞毛,再來一個與“毛”相關的,氍毹。這又是什麽呢?

氍毹(qú shū),毛織的地毯,借指舞台。所以《氍毹留痕》就是一本京劇相關的書,選錄了作者齊如山先生關於京劇行當、劇目、名角等相關文章四十餘篇。齊如山先生是戲曲史論家、民俗學家,最早把京劇藝術納入學術研究範圍。與梅蘭芳先生誼兼師友,為其創建無與倫比的京劇梅派藝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8

《愧郯錄——唐宋史料筆記》,朗潤 點校

郯,音tán,山東臨沂下有一郯城。那麽《愧郯錄》中的“愧郯”,取《左傳》孔子問舊典於郯子之意,自謙有愧古人。《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昭公向郯國國君請教少皥氏為何用鳥名作官名,孔子聽說後,向郯子請教——仲尼聞之,見於郯子而學之。既而告人曰:“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猶信。”這是什麽意思呢?孔子說:“天子的百官失職,學問就保存在四方邊遠的小國。這還是可以相信的。”

回到書本身,《愧郯錄》,由南宋人嶽珂撰,是一部記載宋代典章制度,考證前代掌故舊典的史料筆記,對於研究宋代制度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9

《涑水記聞》,[宋]司馬光 編;鄧廣銘、張希清 校

涑,音sù,涑水,也就是作者司馬光的老家陝州夏縣涑水鄉 (今天的山西夏縣),因此司馬光世稱涑水先生

《涑水記聞》是司馬光為了寫《資治通鑒後記》而作的劄記,一共16卷。比較詳盡地記載了北宋六朝(906—1070)的國故時政,內憂外患,揭示矛盾,反映了許多社會問題,為後世留下極其珍貴的史料。書中所記大多為作者所見所聞,記載真切,所記史事注明來源。

10

說完位於山西西南部的夏縣涑水鄉,接下來視線以對角線轉向山西東北部的大同雲岡石窟。

曇曜(tán yào)五窟是大同雲岡石窟的第16窟到20窟,據《魏書·釋老志》中記載,這五窟由北魏沙門統曇曜於和平初年負責開鑿,因此被稱為曇曜五窟 。阿城先生在《曇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用專門章節以及大量圖片講述這五窟的內容來源以及造型依據。並以此章節名命名了書名。

有關《曇曜五窟:文明的造型探源》,主頁君要認真地講一講這本書。阿城先生在本書講述中國文化脈絡,從北極星崇拜的造型變化入手,通過造型講述“和尊”銘文“宅茲中國”部分:“中”的造型來源於建鼓,而建鼓是天地溝通的重要工具與儀式。同時,證明了中國古代城市(都城)的中軸線的北端,是指向北極星。以《千里江山圖》分析了中國山水畫的起源是表達“仰觀垂象”,也就是按照星象來安排山川的結構。之後講述漢代的造型原則——“氣韻生動”。最後導讀佛教經典,並以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的“曇曜五窟”為具體例證,清楚地揭示出佛教造像的依據。

北極星崇拜是中國傳統造型的縱軸,而西來的佛教文化成為中國造型橫軸。從此,中國造型就一直呈現這兩個軸向的交匯,成為傳統,影響一直到今天的中國。

本期盤點就到這裡,各位讀者有沒有遇到過刻骨銘心的難懂的書名?在評論區分享,大家一起回爐重造!

(統籌:陸藜;編輯:思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