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楊億與蒙頂山茶

北宋初期,詩壇上出現了一個聲勢盛大的詩歌流派叫「西昆體」,它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是以楊億為首的17位宋初館閣文臣互相唱和、點綴昇平的詩歌總集。「西昆體」是晚唐五代詩風的沿續,藝術上大多師法晚唐詩人李商隱。這17位文臣中,楊億是其中成就較高的詩人之一,他寫有一首《建溪十詠其二北苑焙》,有「蒙頂敢爭新」之說。

楊億生平與文學成就

楊億(974年-1020年),字「大年」,謚號「為文」,人稱「楊文公」,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代表人物。他性耿介,尚氣節,七歲能文,十歲能賦詩;年十一,宋太宗聞其名,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楊億博覽強記,長於典章制度,曾參修《太宗實錄》,主修《冊府元龜》,官至工部侍郎。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遺書》《《楊文公談苑》15卷等,其詩收錄《全宋詩》八卷,詞收錄《全宋詞》僅存一首。

《建溪十詠其二北苑焙》賞析

楊億寫有一首《建溪十詠其二北苑焙》,全詩為:「靈芽呈譽舌,北苑雨前春。入貢先諸夏,分甘及近臣。越甌猶借淥,蒙頂敢爭新。鴻漸茶經在,區區不遇真。」本詩大意是:蒙頂茶在唐代名滿天下,世人皆知。而宋時遭遇停貢,理由是採摘遲,不能「趕新」。其實皇帝的喜好、權勢的影響,才是決定貢茶取捨的關鍵。為官誠言直道的楊億,不僅詩寫得文句華麗,雄渾穩重,茶也品飲得與眾不同,茶意味深。他既敬重一代茶聖陸羽,也倡導為人實事求是之風。詩人雖為福建人,對建溪北苑貢十分讚賞,理所當然,但對茶葉有客觀的評價,特別是對蒙頂山茶感情至深,能講實話,在官場實屬難能可貴。

陳開義,男,46歲,現任四川省雅安市茶辦副主任。先後在《中華茶文化》、《茶博覽》、《茶周刊》、《中國茶葉市場》、《中國茶業》、《走遍中國》、《星星詩刊》、《四川日報》、《四川農村日報》、《四川人大權力報》、《四川政協報》、《調查與決策》、《四川三農》、《農村建設》、《四川茶葉》、《四川省情》、《四川文學》、《四川旅遊》、《四川文藝》、《縣域經濟》、《茶緣》、《四川水利報》、天天快報和今日頭條、北京茶葉網、亞太茶業網、鳳凰網四川、中華名茶網、茗邊、手機搜狐網、手機新浪網、新茶網、茶旅世界等50餘家媒體發表各類文章400多篇(件)。參與主編名山抗震救災專著《撼魂》,參與編輯《茶祖故裡行》、《吳之英評傳》、《豐碑》等著述,作品曾多次入選《蒙山雅韻》、《蒙山春來早》、《撼魂》、《茶祖故裡行》、《品味》、《蒙頂山》、《二郎山》等專輯,著有個人文集《杯中歲月》。先後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級徵文比賽中獲獎,先後參與主編《蒙頂山茶文化讀本》、《蒙頂山叢譚》》等茶文化書籍,主編名山區文藝刊物《蒙頂山》和《雅安日報.今日名山》蒙頂文苑文藝副刊和編輯《蒙頂山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