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偽5G手機盛行,到底誰在撒謊?

“新一輪技術革命出現時,最好的姿態就是不掉隊。”

國內的手機廠商們似乎對這種觀點深表讚同,儘管5G商用手機還處於概念階段,不少手機品牌已經開始借勢行銷,在“全球首批5G商用手機”的話題上動作頻頻,似乎加上“5G”的前綴就能製造新的賣點。

當然也不乏一些理性思考者,認為5G手機還是行銷概念,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還是半成品。

一面競相發布5G新品,一面呼籲“不能太心急”,雲裡霧裡的消費者不免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到底該聽誰的?

5G手機的三個常識

不管是對5G手機概念的狂熱,還是等待技術成熟的“求穩派”,消費者都應該對5G手機有個正確的認知,比如下面三個常識:

1、沒有5G網絡,何來5G手機?

即便你拿著最先進的4G手機,在沒有4G信號的沙漠裡,也只能勉強找找2G信號打電話。也就是說,5G手機商用的前提是5G基地台的覆蓋,利好的消息是移動和電信已經公布或在2019年國慶提供首批5G商用網絡。這裡劃一下重點,明年5G網絡的商用應該是小範圍的,通信網絡的迭代是有時間周期的,至少要兩年時間才可能大規模商用,此時上市的5G商用手機,真打算讓用戶挺到兩三年後嗎?

2、尚未通過測試,何來5G手機?

不管是何種製式的手機,上市發布前都必須經過工信部對應標準的測試,這也是很多媒體曝光新品的重要消息來源。可就目前來看,工信部還沒有頒布5G相關的標準測試,自然沒有哪家手機品牌有機會通過相關認證。而沒有經過的測試認證的5G商用手機,不僅違反了相關法規,在網絡信號品質和安全性上也存在隱患。

3、沒有聯網認證,何來5G手機?

可能有一些用戶還抱著嘗鮮的心態,即便現在不支持5G網絡,等到5G普及的時候不就避免了換機的煩惱?先不說當前的5G商用手機能不能通過工信部的測試,接入5G網絡的另一個前提是入網聯調和認證,就算手機支持5G基帶,不進行入網聯調和認證,未來也無法接入5G網絡。

除此之外,5G標準的凍結要到2019年12月份左右,況且5G手機的頻段更高,導致覆蓋範圍更小,基地台數量可能是4G的2-3倍,完全是一個動靜相當大的系統性工程。

花樣百出的概念遊戲

世上最遠的路,莫過於某些手機廠商的套路,利用大多數用戶對5G手機一知半解的事實,玩出了花樣百出的概念遊戲。

目前不止一家手機廠商宣布完成5G聯網測試,三人成虎般的被傳成了這就是在搞5G手機的研發。這裡來理一理其中的邏輯:所謂的5G手機測試,大多採用了高通的soc+X50 5G modem方案,這個方案的推出甚至在5GRelease-15標準確立之前。

那麽問題就來了,高通驍龍X50 5G調製解調器還是外置的,未能集成到手機處理器當中,存在成本增加、功耗上升等問題,同時射頻、天線電路的設計難度也陡然增加。而且5G標準沒有最終確定,很多技術都還不成熟。

其實一些手機廠商的行銷也很有傾向性,很少談及5G的實現方式和落地時間,反而是刻意放大5G網絡的優勢,比如網速可以達到每秒20G比特,比4G網絡提升了100多倍,瞬間傳送一部高清電影。如果因為這點搶先入手5G手機,近一兩年很難接收到5G信號,以後也可能遭遇信號不佳、續航時間縮短、安全無保障等問題。

5G手機的到來是不爭的事實,但現在討論5G商用還為時尚早。

行銷背後是欲蓋彌彰

之所以搶先發布“5G商用手機”,與手機市場的兩個大環境不無關係。

一個是手機市場的持續性飽和。5G勢必會引發新一輪的換機潮,總有一些手機廠商想要提前蹭行業紅利,打出“首批5G商用手機”的招牌最能忽悠用戶。

另一個是在5G領域尷尬的定位。國內除了華為外,多數手機廠商很難向標準制定和網絡建設方案滲透,還在重複著4G時代就有的事實——對高通等重度依賴。目前宣稱完成5G測試的手機廠商中,多半是基於高通的解決方案。有意思的是,高通早前就公布了5G專利授權費率:單模5G手機收2.275%,多模5G手機繳納3.25%,這還不包括已經向他們繳納的專利費。

謎底不難被揭開,那些對5G商用表現得最瘋狂的手機品牌,恰恰是缺少核心技術的廠商,也就必須在行銷上搶先卡位。問題在於,現在買所謂5G手機的用戶,何嘗不是自帶乾糧的志願者呢,為了某家手機廠商的“任性”,為用不著的5G基帶花冤枉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