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多數地鐵站商業設施僅限自動售賣機

昨日,地鐵10號線國貿站,一位市民在自動售賣機前購買商品。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

記者探訪發現價格普遍偏高;專家建議新建地鐵站可參考國外經驗,設立便利店、美妝店、書店等

新京報記者近日探訪北京部分地鐵線路,發現絕大部分地鐵站內的商業設施僅限於自動售賣機,而且價格普遍偏高。其實,在上世紀90年代,北京地鐵內可以買到漢堡、牛奶、麵包,還有音像磁帶,那時中國大部分城市還沒有地鐵。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賴陽表示,新建地鐵站等交通樞紐如建商業設施,可參考國外經驗,設立早餐小吃、便利店、美妝店、書店等。

北京地鐵日益增多的客流量和消費需求,與站內乏善可陳的商業設施,成了一對突出的矛盾。8月15日,北京市公布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重點領域開放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其中提到,在新建交通樞紐時,同步做好商業網點規劃布局,允許在新建地鐵站等交通樞紐開設商業設施。這一措施完成時限在明年底前。

新京報記者近日探訪北京部分地鐵線路,發現絕大部分地鐵站內的商業設施僅限於自動售賣機,而且價格普遍偏高。專家表示,無人售賣機功能有限,未來新建地鐵站等交通樞紐如建商業設施,可參考國外經驗,設立早餐小吃、便利店、美妝店、書店等;另外規劃需要超前,地鐵交通便利,應當多配建公共服務設施以及養老設施。

探訪1

地鐵商業設施多為自動售賣機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但在北京,早晚通勤的乘客想在地鐵站買一瓶飲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記者走訪一些地鐵站看到,自動售賣機成為“主流”商業設施,以售賣飲料為主,也有半成菜品售賣機、面膜售賣機和大頭貼自動拍照機。雖然方便,但部分乘客表示,自動售賣機價格比外面的便利店要貴,“我在便利店買一瓶怡寶純淨水只要兩塊錢,但是在自動售賣機裡,標價4塊。”乘客王女士說,另外,很多自動售賣機都設置在閘機外,“我只能在進站或者出站買飲料,如果中途口渴要買水,只能刷卡出站買了之後再刷卡進站。”王女士說,自動售賣機商品有限,多樣化的商業設施更符合消費需求。

對於自動售賣機上價格偏貴,一位加盟商向記者表示,想要進地鐵,招標費用不菲,商品加價是正常的。他表示,雖然北京地鐵客流量很大,但在地鐵轉運站站的機器會賣得比普通車站更好,這是由於轉運站站乘客停留時間會長一些;另外,自動售賣機只在夏天賣得好,乘客對飲水有需求,冬天則很少有人去買飲料。

探訪2

商圈內地鐵站商業設施較多

在位於一些商圈的地鐵站,周邊商業設施比較發達,乘客出站後,可以直接從通道到達商場。

8月20日,記者從國貿地鐵站C口出站,在通往北京銀泰中心的地下通道中看到十餘個商家,有超市、連鎖化妝品店、零食店、手機回收店、餐飲店、教育機構展位等。此時正值中午,一位女士正在購買手抓餅。“剛出地鐵有點餓,這裡有很多家店確實方便。”另外兩家店也顯示即將開業,從店外廣告可知,一家是美甲店、一家是健身房。

但地鐵通道的商業環境仍有提升空間。記者注意到,通道口兩側都有人擺攤經營,其中一個攤位經營貼膜、銷售手機配件的同時售賣絲襪,另一個攤位在銷售礦泉水和瓶裝飲料。

乘客張先生認為,地鐵通道內的攤位不僅影響乘客通行,商品質量也無法保障。張先生尤其反感通道內出現的外語教育機構展位,“現在很多工作人員直接攔住乘客推銷,感覺有點煩。地鐵商戶提供了方便,但希望整體環境更好一些。”

四惠交通樞紐是新建的大型交通樞紐,但商業設施並不多,整個大廳只有二層有三家餐飲店。中午十二點,麥當勞、永和大王店坐滿了客人,午餐高峰期甚至需要等位。一位顧客只好坐在了鄰近衛生間的座位,這位顧客說,就餐的地方確實少了點。

回顧

“莊園漢堡”曾是地鐵商業代名詞

其實,在上世紀90年代,北京地鐵內可以買到漢堡、牛奶、麵包,還有音像磁帶,那時中國大部分城市還沒有地鐵。

北京地鐵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介紹,1994年到2003年,應該是北京地鐵站內連鎖商業遍地開花的時期,當時“莊園漢堡”在北京尤其是環線地鐵站內,隨處可見。乘客可以在23個月台買到不同口味的漢堡。

1992年,西單地鐵站售票廳層還開了一家服裝商鋪,主營男女服裝、鞋帽、皮包和小飾品、化妝品等,這也是北京第一個地鐵商城。西單站客流量很大,服裝市場的生意也非常火爆,據說,租金最高時被炒到每個攤位1萬元/月。

1997年,經營錄音帶、錄影帶、CD的北京牡丹四星音像公司將“四星音像”開進地鐵。然後,凱絲恩貝西點店、盈彩衝印等也陸續進入地鐵。2002年,物美便利店出現在地鐵站內,這些店大多只有十幾平方米,主營膨化食品、飲料、蒸包等。

2003年2月18日,韓國大邱市地鐵中央路站發生人為縱火引發火災,造成多人死亡和受傷。

地鐵安全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2004年,北京市發布了《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管理辦法》,其中規定,城市軌道交通車站月台、站廳、疏散通道內禁止設置商業攤點。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及車站出入口應當保持暢通,禁止一切影響通行和救援疏散的行為。該條例將地鐵站內的商業一刀切除,隨後北京地鐵站內的商業服務設施陸續撤出。

記者了解到,北京地鐵商業還陸續出現了站前廣場便利餐飲項目,輝煌時站外廣場的樂加地鐵便利店有100多家。2013年之後,地鐵站外商業逐漸蕭條、沒落,站內的自動售賣機成為主力軍。

專家

新建地鐵站建公共設施

如今,很多現代化大都市在新開地鐵時,都會把站內商業服務納入建設規劃之內。比如上海在2013年時,地鐵內已經隨處可見全家、7-11、羅森等眾多便利店品牌,還有克莉絲汀、新語麵包、宜芝多等烘焙、零食、奶茶等品牌,各種商業門市超過百家。全家便利店在廣州、蘇州、深圳、成都等不同城市的地鐵裡面也都有門市。

東京地鐵站內都設有月台銷售亭,除了報紙、雜誌之外,還有飲料、口香糖、糕點、香煙,以及手絹、領帶、手機充電器等。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賴陽表示,地鐵商業在全球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一方面大量通勤人口沒有時間購物,在地鐵中購買餐飲、書報可以解決他們的需求;晚上地鐵通道中行人較少,在通道沿線設置商業也增加了環境的安全性。他舉例說,日本新宿地鐵站一個站點有20多個通道,和周邊商業設施連在一起。

賴陽稱,國外很多地鐵採用民營投資、政府提供資源的方式發展,節省大量財政資金,這就需要給投資人回報,回報的其中一部分就是地鐵沿線周邊的商業開發,否則投資人很難靠地鐵車票實現盈利。他認為,目前北京地鐵中的無人售賣機功能有限,新建地鐵站等交通樞紐如建商業設施,可參考國外經驗,設立早餐小吃、便利店、美妝店、書店等。

交通專家徐康明則表示,北京近年來高度重視商業服務業發展,商業業態佔據的比例太大了,因此在新建地鐵線路規劃中,不能僅僅搞商業開發,應該多增加一些服務設施,比如配建老年公寓、養老院;增加醫院、社保辦理大廳、房產過戶、銀行等公共服務設施,“隨著老年化社會來臨,為老人服務的業態要提前籌劃。”

新京報記者 陳琳 張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