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留學生:不會“閑聊扯淡”,讓我在美國成了“隱形人”

很多留學生不敢“扯淡”很大的一個障礙是,不了解當地的文化、習俗,覺得沒有話題可談、可接。那咱就改變策略,和對方聊自己的事兒唄。要知道,對本地人來說,作為國際學生,你就是“直立行走的有趣”,他們更好奇來自你的國度、家庭和生活中的故事。

作者:靜思,坐標美國,專欄作者,育有一子。

最近,好友在工作10年後,回爐重造去哥倫比亞大學讀研。度過了初來乍到的新鮮期、蜜月期,開學後,她進入了“痛苦期”:

在圖書館一邊哭、一邊寫論文;

幾十頁的閱讀材料,兩小時過去了,卻才讀了開頭兩段(和英語閱讀水準無關);

她甚至癱在床上大半天,認真思考“我要不要退學?”這個問題。

但十年“社會人”畢竟不是白混的,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閱讀、論文那些學業上的事都是交給時間就能搞定的事,讓她深深覺得無力的還是small talk這件事。

不會Small talk,不是你的錯

Small talk就是閑聊、泛泛聊天的意思,它通常發生在不是很熟的人之間。比如,你去看牙醫,在診所候診時和坐在旁邊的人閑聊;或者,在公車上碰到關係一般的同學,大家出於同窗情誼,扯扯淡。總之,small talk沒有什麽固定的主題、也不需要你正襟危坐、侃侃而談。

好友英文很好,著名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畢業、專八、工作中也經常和英語打交道,這項技能沒扔掉過。所以從語言水準來說和外國人順利聊天是沒問題的,但依然覺得日常溝通是一件痛苦的事,究其原因,源於文化、習慣、以及聊天技能。

其實幾乎所有的留學生都會有small talk方面的問題,只是面對昂貴的留學學費,更多人會把關心的焦點放在學業、找工作這些重大事件上,small talk嘛,不會聊就不聊了唄,好好學習才是主業,也不是什麽大事。

只有作為留學黨才知道,small talk真的是一件大事。

獨自留學在外、不熟悉他們的文化和習俗、說著與native沒有可比性的第二語言,與別人的交流只能停留在“氣象怎麽樣?”、“今天過得如何?”、“喜歡什麽運動?”這些淺層次的交流上。我們不指望與外國友人秉燭夜遊、促膝長談人生、理想這些艱深的課題,但如果碰到每個人只會問這套“三板斧”問題,時間久了,你會發現自己是個“異類”(相信我,這不是那種令人自豪的Everybody is unique)、不受重視、不被認可、最終成為一個非常孤獨的透明人。

對留學生來說,small talk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它的背後反映出的是溝通能力、對風土人情的了解、以及相當的勇氣。關於small talk有三個“誤區”先說明一下,也許“矯正”之後你再看它,會覺得也沒那麽難。

01

我不擅長和人聊天,溝通能力不行吧!

講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small talk,我相信喜歡和不熟的、陌生人沒話找話的是少數。尤其是當你礙於很多禁忌,最保險的聊天就是和別人聊氣象、“周末怎麽過得?”時,small talk實在無趣。

就像我認識的一位來自西班牙的朋友說的:寧願鄭重其事與別人討論一個研究課題、在課堂做presentation,也不願“沒話找話”和別人social。

所以,你不喜歡閑聊是人之常情。

用“沒話找話”來形容small talk實在太貼切了! 它只是習慣、文化、人情的組成部分(至少在美國是),作為客人,我們秉持遵守、尊重的原則就好,沒必要上綱上線到自己的能力上。

02

不擅長small talk就代表我社交不行吧

很多人把small talk和社交水準掛鉤,覺得自己不會聊天導致社交不行、所以無法融入當地。

需要指出的是:small talk不是networking,small talk更像是一個橋梁,它是開啟正式的、深入對話的鑰匙。不會smalltalk可能會影響你與他人的社交、深度溝通、但不代表你不具備這些能力。

圖片來自TEACHERS COLLEGE CAREER EDUCATION & PROFESSIONALDEVELOPMENT @ Columbia University

small talk就像是拋磚引玉裡的那塊“磚”,磚沒有引好不代表你沒有 “玉”。

03

我的small talk都很淺,無法和外國朋友們聊那些高深的話題

什麽算高深的話題?人生、哲學、生死?這些話題你用自己的語言和最要好的朋友聊都未必能深入,何況還是外國友人。

所以,沒必要對自己那麽嚴苛。遵從small talk的本意,能“泛泛而談”就好。

打造Small talk,關鍵是多找人“閑扯”

很多留學生希望自己具備不錯的small talk能力,不是僅僅停留在“How was your last weekend?”、“What a wonderful day!”這樣的水準。

如何練就高品質的 small talk能力,能讓它成為我們得到真正的友誼、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讓留學生活更加豐厚、多彩的橋梁?我從自己和朋友們的親身經歷中總結了四個tips。

01

學會把話題延展開

有一次,我在學校的食堂買飯,排隊時後面有一男一女兩個美國學生在聊天,看得出他們不是特別熟,但趕巧碰到一起排隊買飯也不好全程沉默。

男生象徵性地問女生“周末過得怎麽樣?”標準答案應該是“不錯,你呢?” 可這位女生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匯報了自己上周末的行程:周六去了芝加哥等待姐姐生產,順便看當地的藝術展;第二天姐姐順利生產,小侄子特別可愛,然後一家人去了當地的網紅餐廳慶祝……總之blabla講了一堆。

那家網紅餐廳男生之前也去過,非常喜歡。於是倆人就著餐廳、美食聊了起來。

雖然我們很多人知道small talk是要建立在問與答的基礎上,但真的不需要像開記者問答會那樣全程Q&A。當對方問你“一天過得怎麽樣?”、“有什麽興趣時?”你可以嘗試把一句話的答案延展開,讓雙方能找到交談的共鳴。

02

講述你自己的故事

很多留學生不敢“扯淡”很大的一個障礙是,不了解當地的文化、習俗,覺得沒有話題可談、可接。那咱就改變策略,和對方聊自己的事兒唄。要知道,對本地人來說,作為國際學生,你就是“直立行走的有趣”,他們更好奇來自你的國度、家庭和生活中的故事。

我認識一位特能“扯”的中國博士生,他不僅對各國友人的風俗、文化好奇,還特別擅長搞“文化輸出”,動輒就給友人們講中國民俗故事。過中秋節,他給別人講嫦娥奔月的故事、過春節他給朋友們科普十二生肖的來歷,弄得他一眾外國朋友就像算自己的星座一樣掐指算自己的屬相。

所謂“融入”,可以相互嘛,讓友人們融到咱們這邊來。

03

擴展交流對象

Small talk可以隨時隨地發生,可以是非本國的外國友人、非同齡人。公車上鄰座的大媽、結账時超市裡的收銀員……都可以是我們“扯淡”的對象。

我自己的small talk感覺最美好的經歷有兩次。一次發生在學校冰淇淋店和同桌的韓國男生一起聊全智賢(和英語非母語的外國友人聊天,彼此都會格外包容對方的英語水準);另一次是在當地圖書館做志願者時聽一位7歲的小男生給我科普養在圖書館的長尾蜥蜴。

就我個人經驗而言,擴展交流對象最好的方法是做志願者。它會打破的你的人際圈,讓你接觸到不同的人;而且身為志願者,你們在當時身處“同一個背景下”,更容易有話聊。

就像我在圖書館做志願者時,會自然而然的和其他志願者聊這些話題:

為什麽來圖書館做志願者?

喜歡讀什麽書?

參加過adults club麽?覺得讀者們的水準怎麽樣?

每個人都有故事、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其他國家和人的事也很有趣,值得我們了解、交流。

04

找對話題、提前做好準備

Small talk的話題可謂百無禁忌,至少在美國是這樣,除了不要隨便談論種族和隱私,其他話題都可以適合拿來當作談資。我總結了一下,有四大類話題是最常規使用的。

時間類話題

通常會圍繞周末、節假日、春假、暑假來展開。還沒到,問問有什麽計劃?已經結束的,就問問怎麽過的。

事件類話題

主要圍繞當地的event、體育賽事展開。比如,我住的村裡每年夏天都會有為期一周的藝術節,從學校到downtown都有布展,非常熱鬧,這簡直就是small talk話題發源地。

把體育賽事單獨拎出來講,主要是因為運動在美國實在是根深蒂固到大多數美國人的生活中,隨便聊都是話題;而美國的很多高校都會有自己那麽一兩項拿得出手、引以為傲的體育賽事。即使你對這項運動不感興趣,只要稍微懂點規則、掃幾眼新聞都能和別人聊起來。

我所在的高校美式橄欖球非常出名,上周老公去聖地亞哥開會,碰到同校校友,大家第一句話就是開噴今年的比賽(因為打得不好),共同吐槽一件事非常容易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還有在計程車上,和司機聊天,發現有各自喜歡的球隊,這不要緊,但我們有共同討厭的“敵人”啊,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於是一顆友誼的種子就這樣播種了。

興趣類話題

這裡所說的興趣不需要你一定會吹拉彈唱、會跳芭蕾舞啥的,從最普遍的一些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就可以聊得很好。

我認識一位伊朗女博士,我倆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她是天才少女、我是中年婦女。但不妨礙我倆聊得來,因為我們都喜歡美劇摩登家庭、都鍾情於“卷福”,當她一臉花癡地說“卷福”的聲音so sexy時,我就知道Bingo,她是對的那個人。

糗事類話題

剪了一個糟糕的髮型、下樓梯滑倒了、剛買好的咖啡打翻了……這些都可以用來做談資,美國人還挺不介意暴露一些小糗事的,算是娛人娛己吧。

多看書和電影,做個有趣的靈魂

當然,想要從根本上培養small talk的能力,關鍵是不要把small talk看作一項技能,而是讓它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從想出國開始,要對其他國家的背景(或者說你希望去的那個國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就美國而言,了解他們的政治、文化和價值觀,我推薦兩個資源。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近距離看美國”系列叢書:

若乾年前還沒打算來美國,我就把這套書翻了兩遍,對於小白來說這套書深入淺出,寫的非常精彩,即使不出國,把這套數當作知識類書籍閱讀也是非常長見識的。

另一個資源是一部紀錄片《美利堅:我們的故事》:

這是一部講述了美國自歐洲殖民者開拓美洲大陸到21世紀的美國的歷史紀錄片:

該片曾在2010年獲得第62屆黃金時段艾美獎非劇情類獎項,非常適合作為了解美國歷史的科普入門級教材。

書中科普了美國最基本的價值觀,比較深入淺出,能幫你快速對美國的文化和價值觀有一個big picture。

另一方面,通過接觸積累談資。

有時候,我們和外國人聊不起來不是口語、技巧方面的問題,而是我們與對方的人生交集太少。

比如,對方學生時代去非洲做過野生動物志願者、參加過野營訓練營挑戰、有過gap year的經歷、組過樂團、逛博物館是家常,他們用曾經的過往把自己逐漸變成了“全方位國際人才”,而我們只有考試和分數,對西方文化最大的接觸恐怕就是跟著電腦螢幕上的外教學英文、暑假和爸媽來一次“美國經典7日遊”(能做到這些的也都是少數)、各種海外夏令營(結果還都是中國學生扎堆)。

和西方群體/文化多接觸是很重要的,條件受限時,可以體驗多元化的經歷(未必非要出國的那種經歷)和見識。

比如,世界那麽大想去看看,可錢包不允許,希利爾這套講藝術、世界史和世界地理的叢書可以彌補一下缺憾:

身邊沒有那麽多博物館長見識,那通過媒體資源多一些了解也是好的:

《博物館的秘密》

這些累積的經歷、增長的見識、汲取的知識終將成為我們日後的談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