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活了一輩子,不懂什麽是“飲食”,別說你是中國人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在中國人生活中永遠佔據第一重要的地位。

用中國人最常說的問候語就能說明這個問題。

“你吃了嗎?”

問題來了,既然“食為天”,為什麽又被稱為飲食文化,飲在前食在後,為什麽沒有人問“你飲了嗎?”

自先秦以來,中國人對於“吃”就有這兩個相互矛盾的不同意見。

一種認為“君子遠庖廚”,孟子提出:“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也就是說君子厚德載物,當以不忍之心遠離廚房,一是不造殺孽,二則遠離汙穢,清修養性。

另一種說法則截然相反,認為“君子養生首先食”,孔子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認為食是第一位,只有吃飽了肚子,才能讓百姓安穩,社會繁榮,國家長治久安。

在這個基礎上,管子也提出了“王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的至理名言,與孔子的主張如出一轍。而《荀子》則進一步總結為“倉廩實而知禮節”。

你想呀,連肚子都吃不飽,還談什麽禮節道德呢?

在明白了這個問題的前提下,我們再看“飲食”兩字。

“飲”主要指各種酒和茶;而“食”則是我國長期形成的以五穀為主食,蔬菜、肉類為副食的傳統飲食。

先說“飲”字。

在甲骨文裡,“飲”是一個人抱著大壇,正在舔舐的樣子。之後的小篆,乃至繁體字,依然可以看出是人抱著壇子喝的樣子。

在《說文解字》““飲”是形聲字,從今從欠,今代表這酒氣,欠模擬人嘴巴張開的樣子,字面上最初意思是人在飲水,逐漸引申到喝酒。

《易經》六十卦,其中有一卦,名叫需。其中提到“君子以飲食宴樂”;此間的“飲”就是用的它的本義。

到了漢代的《史記》有曰:“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這個時候的“飲”,就開始特指喝酒。引出了一場千古流傳的經典段落,鴻門宴。

以上綜述,漢代之後的飲大多指喝酒,以及和吃飯有關的東西,例如餐飲、冷飲、熱飲,飲料等等。

再說“食”字,從人從良。兩個合在一起,就是“能夠讓人活下去的東西”。在《說文》中,“食”解釋為饣米也。也就是六谷之飯。

"飲和食”各有其意,但組合在一起就代表一種態度和文化,中國古人經用“飲和食德”(莊子曰)來表明我們的禮儀文明程度,這才有了“禮儀之邦”的說法。

所謂“飲和食德”就是先喝好好再吃飽,在這個基礎上人才能自在、享受和樂,享受祖先德澤。

彭祖以長壽著名,但與此同時,他也是歷史上第一位留名的大廚。因為做到了一道“雉羹”的菜,治好了堯帝的厭食症而名傳於世,被尊稱為“廚行的祖師爺”。

在彭祖看來,除了“導引”之外,“飲食”也是一種切實有效的養生之法。從而開創了飲食養生的先河,被後人敬仰。到了清朝,皇帝每年“秋狩大典”,也會特賜予王公大臣“野雞湯”,以表對其的慰問關懷。

除了飽腹養生,中國人也把“飲食”放在國家安全的層面去解讀。商朝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伊尹,就是一位以飲食入政的大家。

根據記載,伊尹幼年時寄養在廚師家,從小就學習烹飪之術,長大之後更是成為精通烹飪的大師,從一碗湯做起成為了商湯心目中的智者、賢者,被任用為相,影響很大。留下了“伊公調和”的典故。

《呂氏春秋》曾記載伊尹與商湯的一段關於治國和飲食的精彩對話。

伊尹說:

“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濃,肥而不膩。”

伊尹說的是飲食烹飪,但實際上指的是治國之道如同飲食一樣,以水滋潤萬物,用火徐徐攻之,不能太著急,也不能太慢。

治理國家也是這個道理,如同調味,是非常微妙的,只有格外用心去掌握體會,才能做出好菜,讓國家安定繁榮。

從這裡可以看出,不管是什麽食物,水是第一。所有的美食文化都建立在水的基礎上。

以水養萬物,有水得長生,包括人體的氣血,都需要以“飲”滋補在前,而食在其後。

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不難理解古人的智慧是多麽的博大精深,“有飲才有食”,三天不吃飯能忍,三天不喝水你試試看?

那麽,可能有朋友好奇,既然飲這麽重要,為什麽我們還說“今天你吃了嗎?”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們雖然開頭問的是“今天你吃了嗎?”,但後面往往還有一句“今天喝了多少”,這才是重要的!

看故事吃美食,學文化知識。一切都在“酒歌說文”,反正不要錢,多少學一點,用你的小手點個讚,轉發一下,讓更多人了解我們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