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著名學者吳軍得到直播談5G:不只是比4G多“1G”

劃重點:

騰訊科技訊 7月5日晚間,著名計算機科學家、著名學者、矽谷的著名風險投資人吳軍在得到APP直播,為在場觀眾奉上了一場有關5G話題的精彩演講。

以下是騰訊科技整理的演講實錄,內容略有刪減:

主持人:今晚我們有幸請到了著名計算機科學家、著名學者、矽谷的著名風險投資人吳軍老師,也是咱們得到《吳軍·信息論40講》、《吳軍·科技史綱60講》等課程的主理人。歡迎吳軍老師!

今天他會為大家做一場5G主題的演講。關於5G,我想大家都很關心,5G只是網速更快嗎?為什麽會出現5G呢?

5G網速那麽快,基地台那麽多,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麽影響呢?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安全呢?5G未來的市場在哪裡?我們普通人的機會又在哪裡?這個趨勢我們該怎麽把握呢?

以上這些問題,吳軍老師都會為你一一解答,有請吳軍老師!

吳軍:謝謝主持人!可能聽過我一些課的人知道,我講東西其實講技術本身,不是最終目的,這只是一個手段,或者說這是我建造通向這個目的的一個橋梁。目的是我講述一個它的底層邏輯,這樣你學到以後,可以自己來分析一些技術,對當下的一些觀點有自己的看法,很容易判斷哪個是對的,哪個是不對的,哪個是投資的機會,或者說你自己的創業機會,哪個是一個永遠實現不了的情懷。

所以我們一直在講一些底層邏輯,這也是我想大家來到得到大學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因為很多基本的知識你在大學已經學了,你在這兒是希望認知能夠得到一個提高。

講5G這個東西,其實我一直和IoT連著講,因為這兩件事分不開。

這是我真正的第一張PPT,一個密密麻麻的連接,這就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個世界,或者說今天我們的世界某種程度上也是這樣的。我把它未來的世界,叫做超級智能世界。

為什麽叫超級智能?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人工智能+IoT。

人工智能是怎麽獲得的?或者我有時候喜歡叫機器智能。我在書裡頭寫了,它是大數據+摩爾定律+數學模型。和人的智能有什麽差別?很重要的一個特別大的差別在於,人工智能是一個網絡的智能,而我們人的智能是個體的智能。

世界上有些生物是有網絡智能的,比如說螞蟻,每個單個的智能很弱,但是組合在一起就很強。人工智能具有這個特點。

比如說智慧城市,有好多攝影頭在一起,一個單獨的能識別我們人臉的攝影頭,不會發生能夠在這幾千萬人的城市裡抓犯罪嫌疑人這件事。它是所有的攝影頭一起合作的結果,一起收集數據,後面有很多很多的伺服器再來訓練。

然後抓犯罪嫌疑人的時候,這個攝影頭照到這張臉會通知中心,說他往哪跑了。另外,周圍的攝影頭開始監控,它是一個網絡的效應。所以這是機器智能的一個特點。

未來我們的世界就是這樣密密麻麻的,然後這個網絡是越來越複雜的。IoT設備種類很多,除了我剛才說的攝影頭以外,你們家也會有很多IoT設備。我估計在座的很多人家裡買的類似於小米的IoT設備,超過了20個。超過20個的舉個手,還是有不少的。

所以,再加上你的可穿戴式設備,我在講座裡也講了,當我們能跟蹤人的新陳代謝的時候,你自己就是IoT裡的一個節點,還不算你的計算機、手機都是,所以未來的社會會密密麻麻這麽滿。

所以我有時講,IoT是第三代的互聯網,是一種特殊的互聯網。

要講第三代互聯網,就要講第一代和第二代的互聯網。說IoT或者加5G是第三代互聯網,這是我站在一個計算機行業從業人員的角度上來講的。如果換一個角度,站在通信的從業人員角度來講,我說它的5G,這兩個你可以理解為有點像我們說光的波粒二象性。你站在哪個方面,比如說站在小米的角度來講,他可能會說IoT,你站在華為的角度,他會說5G。

要講第三代互聯網,先說第一代互聯網。第一代互聯網是什麽互聯網呢?是計算機和計算機的互聯網。它其實起源於最早的四台伺服器,這四台伺服器就分布在美國加州的三所大學,以及猶他州的一所大學。它們傳輸的速度非常慢,第一個命令發出的時候是五個字母的指令,大概敲了三個字母以後,這個網絡就斷了,然後又花了兩個小時才修好。這是1969年的事。

距今年50年,說長不長,對一個人來講是挺長的時間,但對我們科技發展來講,是個很短的時間。

今天我們知道,互聯網很發達,每一代互聯網都有它的特點,所以這是我今天想講的,不是跟你講5G怎麽回事,講完就完了。我要讓你們學會對比,然後就知道未來是怎麽做判斷,每一代必然有它的特點。

第一代是機器和機器聯網,然後在這個產業中,它有龍頭企業,我們叫龍頭老大。第一代互聯網是誰?Windows+英特爾,就是微軟+英特爾。為什麽呢?因為你可以用聯想的計算機上網,你也可以用戴爾的上網,你可以用惠普的上網,Windows是繞不開的。

第一代互聯網到了第二代互聯網,是人和人聯網,不是簡單地用你的移動終端取代了固定線路的這樣一個PC機,而是人和人的聯網。在PC機時代,如果你下班離開了計算機,你就離開了互聯網,坐地鐵或者計程車回家,你就不在互聯網上。

但是在第二代互聯網的時候你隨時在互聯網上,你的老闆隨時用微信找你。比如你找我,說吳老師咱們加一下微信。你不是想連我的手機,你是想連我這個人,希望把我24小時拉到你自己的網絡中。所以這是本質,手機和計算機不是本質,人和機器是本質。

這帶來一個什麽結果呢?因為我們隨時要聯網,所以它不是那根線在聯網,而是空中的頻帶在聯網。所以,這時1G、2G的移動通信網絡不夠用了,3G、4G就起來了,這個邏輯關係要清楚。

那麽誰控制了第二代互聯網?有很多家企業都很發達,都很受益,待會我會講。但是真正起決定作用的主要有兩家,一個是谷歌的安卓,一個是arm的處理器,跟第一代格局完全一樣。

你今天用一個英特爾的處理器,你的手機可能兩小時就沒電了。英特爾不是沒有想過做一個針對移動設備的處理器,但它做失敗了,因為它原來的複雜指令系統架構,不適合我們這種低能耗的這樣一個設備。

所以從這裡頭你可以看到,當下其實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都是這樣,就是科技發展的一個很本質的規律,就是什麽呢?要用更少的能量處理傳輸和存儲更多的信息。

我在《科技史綱60講》裡給了一個例子,你如果用1946年的技術,做一個AlphaGo,那麽相當一個三峽的技術。

這裡闡釋了兩個道理,一個就是能量和信息的關係;第二個,實際上不僅僅是這件事,很多事情都是新一代起來的時候,我們需要新的公司,當平穩發展起來的時候,你拿巨無霸企業是毫無辦法的。只有當時代變化的時候,你可以很順利地就贏了它。這不是什麽彎道超車的問題,你不需要彎道超車,因為它自然就落後了。

所以這是第二代互聯網,第一代、第二代講完了,就是為了講第三代互聯網IoT。

每一代互聯網的發展不是一個簡單的重複,而是市場擴大。我在《見識》這本書裡講,商業的本質是讓大家花越來越多的錢,不是替大家省錢。市場越做越小就沒有意義了,要把市場越做越大。

在第一代互聯網,PC互聯網的時候,最高的出貨量是在2011年,每天一百萬台計算機的出貨量。一年有3.65億台到頭了,然後就一直往下走。

而在手機的互聯網時代,這個出貨量是多少呢?到現在,每年超過十個億,還在往上走。當然有人說這兩年可能會開始飽和,我估計如果5G起來,它又不飽和了。不管怎麽說,就算一年十個億,也是那個的三倍,就是從數量級來講,大了半個數量級。

設備的保有量,以後計算機新的買了舊的扔了,有多少設備在網上?從大概10個億到30多個億,雖然說有50億個手機,但是有些手機是不用的。

所以這個體量也大了半個數量級,更關鍵的是什麽呢?一開始雖然你感覺手機很便宜,今天一部稍微好點的手機,甭管華為還是蘋果,比電腦一點也不便宜。說明什麽呢?他想盡了辦法讓你花越來越多的錢,這是一個從第一代互聯網到第二代互聯網,是一個做得非常好的商業。

我們有些商業是越做越沒錢,那不是一個好商業,所以這是一個。

好了,體量也大了,所以從這個往下推講第三代互聯網IoT的時候,你可能會得到一個結論。

首先,會有一批新的企業誕生,尤其是龍頭企業。

第二,體量會大很多。

體量有多大呢?最保守估計,大概要一個數量級,就是說各種IoT設備,包括智能攝影頭,它們有可能比我們現在的手機要貴,有的可能便宜,有些小家電可能便宜。將來智能汽車是一個大的IoT設備,這比手機貴,一個智能攝影頭也比你的手機貴。

大一個數量級。市場多大呢?我的數據稍微有點老,今天的數據比我這個可能還要大一兆,大個大概是八兆美元,這是2030年的數據。我這個數據是幾年前預測的,因為5G快到了,大家又突然樂觀起來了。

這個是未來,大概是哪兩個市場加起來呢?就是我剛才講的,做互聯網的人他看的世界和做通信的人看的世界,也就是說互聯網市場+通信市場,5G的時候它會融合。從現在加起來四萬多億,到最最保守的八兆,最最保守估計增加3.5兆這樣一個市場的規模。

3.5兆是什麽概念?差不多德國的GDP,如果漲得更高一點,大概4.5兆,就是今天日本的GDP。

這是不得了的,你可以想象,如果過一段時間,說如果中國能夠真正在5G上在世界這個蛋糕裡劃一大塊,你相當於把日本的GDP和中國GDP整合起來了,這是很不得了的一件事,否則說讓中國的經濟漲出一個日本的GDP,這是不容易的事,也是非常大的一個機會。

事實上從第一代互聯網到第二代互聯網,可以看到通信的市場其實是很大的。這裡要跟大家講一句不算題外話,如果你們創業,怎麽去找市場,找規模?

我給個2016年的數據,因為這是各方面證實的。2018年也有數據,可能還有待一些證實。就是說整個互聯網企業,2016年它創造的產值是4500億美元,不算小。

但是你要知道,其中谷歌一家佔了三分之一,騰訊、阿里巴巴、facebook和亞馬遜四家,也佔得非常多。再加上稍微少一點的,eBay和百度、今日頭條其實現在也不錯,也上百億人民幣了。

大概世界上七八家企業加起來,佔到大概80%。四千多億除去這80%,就剩大概一千億了。全世界大大小小的互聯網公司,你們知道嗎,有上百萬家,去爭那一千億,每家平均十萬美元,就是養一個工程師的錢。

這也就是說為什麽這些互聯網都虧損不掙錢,創業這麽艱難,因為你完全走錯了市場,不是說你們,而是說那些創業者,完全佔錯了市場。

有些時候,你們看媒體的東西要動腦子,媒體又那麽愛報導互聯網,好像互聯網很熱鬧似的。確實很熱鬧,但是這個市場不算大。

幾天前,我跟馮侖做一個節目。馮侖一說這個市場太小了,我們中國一年20兆房地產市場,所以相比較你就知道為什麽有的人那麽掙錢,有的人那麽辛苦但是不掙錢。所以我說男的怕入錯行,你是入錯行了。

但是從另一點來講,電信這個市場非常大,2016年3.5兆,包括兩個,一個是設備製造商,一個是運營商。運營商你基本上進不去,不可能說移動再辦一個張三移動,沒人理你,但是你可能可以做他的生意。設備商是進得去的。

過去四五年裡,中國真正的IT企業辦得比較好、比較成功的都跟這件事有關。比如我們說華為,比如我們說小米,包括段永平的VIVO和OPPO,其實他們都是悶著頭掙錢,為什麽?因為他們佔到了一個大的市場,不是一個小的市場。

但是這兩個市場有一個特點,這個特點是什麽呢?計算機互聯網這個市場,它規模小到發展比較有動力,比較快。電信這個市場比較保守,比較慢,所以到了未來,IoT的時代和5G時代,我說它會融合。融合以後,就會形成一個相對發展又比較快一點,然後又給了類似於計算機公司一個發展空間的機會。這也就是說,它形成將來從現在大概兩個加起來四萬多億到八兆美元這樣一個市場的原因。

所以在未來,這還是可以期盼的。

剛才講了IoT有這麽大的市場範圍,你憑什麽要5G,4G為什麽不行?

4G這裡頭有兩個根本原因,我們今天講的基本上都是底層邏輯。第一個原因,我們就要講講現有的解決方案,其實它顯得有點滑稽。

你就想這麽一件事,你們今天是怎麽用IoT設備的?基本上要通過兩個,一個是藍牙跟你的手機相連,比如說可穿戴式設備,就是這樣子。你戴一個可穿戴式設備,可以接電話,但是你的手機落家裡了,你的可穿戴設備就接不了電話了。

或者你在家的時候要用Wifi,這相當於一個什麽場景呢?就相當於當我們發明了移動通信無線電話的時候,你在外面打不了。你要回家,回到你的座機旁邊,通過一個藍牙跟你的座機一連,你的手機就能打電話了。

是這樣的情況吧?你難道不覺得這樣很滑稽嗎?但是今天你有沒有想我們的IoT上網就是這個方式,我們說它是第三代互聯網,但它實際上要通過第一代互聯網和第二代互聯網才能上網。

但是我們知道,我們最終形成的移動通信的網絡是一個單獨的網絡,而並不寄生於我們的電話網絡。所以,未來的5G也需要是這樣的,就是說我們直接的一個通信。

比如說我們的車聯網,我們想知道這個交通情況,你如果能知道周邊汽車的行車意圖的話,各方面證明基本上能縮小20%到30%的時間。

比如說他們在美國做了一些實驗,上下班的時間能從70分鐘縮短到50分鐘。在濟南,濟南是中國最擁堵的市場,大概滴滴做實驗也差不多能縮短三分之一的時間。

在一些交通不太擁堵的地方,像蘇州工業園他們做過實驗,主乾道我忘了叫什麽大道了,反正是那附近的大道,通過這種方式來控制交通燈,能節省20%的時間。

總歸就是說車和車直接聯網會比你把信息都上傳到高德或者百度再告訴你會好,因為都上傳再告訴你會有一個很大的延時。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每一個IoT設備直接上網。直接上網就遇到一個什麽問題呢?帶寬不夠,總的帶寬不夠,以及我們的基地台處理不了這麽多並發的上網請求。

去年年底,中國每年要開一次中國計算機大會,參會的人很多,我作了一個大會報告。我一看下面大得不得了,他們告訴我有三千人,樓底下還有三千人在看大螢幕,會場加上參展的一共上萬人。

大家有一個抱怨,無論你用4G還是Wifi,都發不了微信的東西,因為人太多。

我們最近開的《吳軍·信息論40講》課裡講了一件事,就是說當你要傳輸的信息量超過帶寬的時候,出錯率百分之百,什麽信息都傳不出去。

當如果未來在第三代互聯網IoT的時候,它移動設備的數量或者說有的是固定的,IoT設備的數量是現在多出一個數量級的時候,估計多出一到一個半數量級,到這個時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我們整個網絡卡殼了。

這也就是說4G這個結構從兩方面來講,不適合整個IoT的上網。如果我們不把網絡這個底層的基礎架構更新一遍的話,我們這個IoT這件事實現不了。

怎麽更新?大家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如果離基地台比較遠,信號弱了,好像我上網就不太好。你能不能把信號加強,功率加大,這是一個可以做的事情。

再有一個,怎麽辦呢?我們在《吳軍·信息論40講》的課程裡講了,你如果聽了那門課的話很容易懂。我們講空間通信有一個帶寬,帶寬實際上取決於你通信的頻率的一個範圍。範圍往下是沒有什麽油水可挖的,因為最低低到零,不可能再低了,而且中間收音機、電視機用掉了很多,你只能往上走。

實際上4G的網絡大概就是這樣一個形狀,就是一個帶寬都比較窄。5G是每一個帶寬都特別寬。

你能不能用4G的基地台或者增加功率把帶寬往上走?這件事做不到。第一個,如果你把功率增加,你想把傳輸的範圍比如半徑增加十倍的話,功率要增加一百倍,首先它是個平方關係。

現在如果在小區加一個4G的基地台,小區都會反對,甭管怎麽解釋、有道理沒道理都會反對,來一個一百倍功率的基地台,你們小區的人就不幹了。

如果你戴一個手鐲跑到發射塔下面去,你的手就會燒焦,所以簡單增加功率不是個辦法,頻率簡單增加也不是個辦法。

為什麽?無線電波頻率一開始比較低的時候,就像我們說話的時候,可以繞過這個障礙物。你在外面,雖然這個門虛掩著,但是你在外面也聽得見。頻率比較高的時候,障礙物就把它擋住了。

比如說可見光頻率比較高,你拿一束光照在我手上,我就把它擋住了。這是很荒唐的。所以今天5G的信號基本上要到厘米波、毫米波,那個就是波長很短的,遇到一個大樓就彈回來了。

所以4G的時候是沒有考慮這種情況的,所以今天5G協議很複雜,遇到大樓怎麽反射,一個是直接的信號傳到你的手機,一個是反射一次傳到你的手機,怎麽疊加,5G從技術來講,細節不講了,這些考慮是很周到的。

更關鍵的是,如果我們把基地台建得足夠密集,4G的基地台今天基本上是每2—3公里一個。在深圳像華潤附近,會建得比較密,一公里就得建一個。

5G現在一般標準是200米—300米一個。那麽這樣就帶來好幾個好處,第一個,畢竟離得近了,信號就好了,就傳得快了。你在家很有經驗,假設你的Wifi在臥室,你跑到廚房信號就差一點,回到臥室就好了。

再一個,假設兩個基地台的距離原來4G是兩公里,現在變成一公里,你拿一公里作為一個半徑畫一個大圓,原來這個大圓裡的人都要共享一個基地台在那通信。但是,這裡頭假設我有一萬人,就是一萬人共享,每個人能分到的蛋糕就很少。

現在我半徑一百米畫一個小圓,這裡頭就一小部分人通信,分到的蛋糕就多。你這個面積和半徑平方是成正比的,原來是一萬人分享這個基地台,現在是一百個人,當然也不光是一百個人,你們家還有一大堆IoT設備。像有的同學家裡一兩個人,你有10—20個IoT設備,再加上汽車,再加上別的。

IoT到那個時代以後,我剛才還講的僅僅是有源的IoT,還沒講無源的,比如說超市一瓶水掃一下就購買了,它也是IoT。當然這些東西也都需要通信。如果把這些IoT也算成一個IoT設備,全世界估計至少上兆個,因為一瓶水就是一個,一本書就是一個。

所以這是我們為什麽要提出一個全新的方案來解決未來IoT通信的這樣一個問題。所以,聽到這兒,你可能就明白一開始的答案了,它遠不是原來說的4G+1G。4G和3G其實差別不是很大,4G幾乎咱們世界上沒有建什麽新的基地台,用的還是3G的基地台。

但是5G不一樣,5G很密,帶來一個什麽商機你們知道嗎?5G一出來,做電線杆子的公司股票就上去了。

基地台數量增加,當然也不一定增加兩個數量級,就是一百倍。基地台你不要擔心它的異塵餘生,很多人說這個異塵餘生會不會更大?為什麽?因為它離你比較近,假設原來我們說信號傳一公里遠,那你的發射功率會比較大,雖然到一公里地方的時候功率已經不算太大了。現在我只要傳一百米遠,發射功率不需要那麽大,從理論上來講,只需要原來的1%。

所以,這時候就在你們家小區放個基地台你是不會反對的,就跟現在在你家裝個Wifi,你不會反對一樣。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你不用去擔心5G的傳輸。

那麽好了,具體到我們每一個基地台,你現在看,我們用了幾乎1%的功率,我們傳了將近一百倍的信息。

這就是一個大的科技進步,我們用更少的能量,傳遞更多的信息。所以為什麽說從4G到5G一定是一個發展方向,這是整個大趨勢,一定是這麽往前走的,這一點毫無問題。

如果5G僅僅到此為止,那它僅僅是電信行業的一次革命。我剛才講了,其實它有更深層的一個對我們社會的影響。剛才我也說了,有可能帶來我們計算機的互聯網,以及電信網絡的一個融合。

接下來花點時間給大家講講為什麽融合這件事會發生?我第一半的內容主要是講了部門能量傳遞信息這麽一條線索,具體的內容你可記可不記,但這條線索你一定要記住。

第二個我要傳達的意思是融合這件事是未來一個大方向。我們就大致簡單地回顧一下,從1G到5G,電信行業都發生了什麽變化。

1G當時還不叫1G,因為還沒有2G的時候就不會有1G。移動通信這個網絡最早是誰搞起來的?摩托羅拉。在1968年的CES消費電子展(以前在世界各地開,今天在拉斯維加斯開)上,摩托羅拉展出了一個九公斤重的超級大哥大。當然後來很快變成了三公斤,還是很重,能夠打電話。

之後,就開始進行商業運營了。開始進行商業運營以後,AT&T就笑話摩托羅拉個大,覺得這個大豬蹄子有什麽用,覺得賣不出兩百台。摩托羅拉也不信這個邪,所以就架設了自己的通信系統。

大家注意一條,基地台跟你手機之間是用無線通信的,但是基地台之間是有線連著的,不是說基地台和基地台之間也用無線,那個就比較蠢了,空中很寶貴的資源不能用這個。這套系統和AT&T沒有關係,AT&T有自己的網絡,摩托羅拉又建了一個網絡。

我可以打進你的手機,但是兩套網絡,他們有時候在交換機上是可以連上的。

移動通信和傳統電信一開始來講就是分家的,今天我們看這件事覺得好蠢,你們乾嗎打架?但當時商業利益就是這些使然。

很快到了2G,建基地台和通信的方式其實是沒有變的,但是它有一個根本的改變,從大哥大(就是香港人往桌子上一放那個東西),變成了以翻蓋為代表的數字化手機。第一代手機因為基地台和手機之間是一個蜂窩網的狀態,所以我們叫做蜂窩電話。

這裡頭為什麽能做這麽小?關鍵是在於,把它數字化以後,可以設計專用芯片,來進行數字化處理。一個芯片代替了原來差不多一百個芯片,那麽就使得部門能量處理信息的能力增加了近百倍,所以我就能做得很小,持機時間很長。翻蓋手機持機時間最長,能達到一個星期,摩托羅拉大哥大只能持機四小時。

第二代除了通信語音,還能發短信,但是也僅僅能發短信,因為它部門能量通信能力還不夠。所以就出現了第三代標準,就是CDMA的標準。

CDMA的標準,你能夠上網了,瀏覽網頁,剛開始出智能手機的時候,包括蘋果手機瀏覽網頁,乾別的其實挺慢的。

然後大家覺得不夠,就建了第四代,就是今天的LTE這些,到第四代的時候,我們看視頻就已經非常流暢了。

但是,第三代和第四代之間其實沒建什麽基地台的,建基地台只是為了提高覆蓋率,但從技術上來講並不需要。

從第三代到第四代,還有一個讓你感覺荒唐的地方,咱們說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的分離,到第三代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你可以認為是和合二為一了,基本上主乾網合二為一了,而且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起來的時候,很多人家裡沒有固定電話了。以前家裡兩個電話,一個固定電話、一個手機,留電話都是留兩個。

到第四代就開始了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網絡融合的嘗試,第四代互聯網之所以速度快,有各種原因,通信協議變了,還有一個走過的節點變短了。原來物理的打手機不是說你到了基地台,基地台到了就完了,基地台還要到中樞,中樞還要到原來一個更大的中樞,然後再一級級傳到你的手機。這是過去的做法。

今天這個邏輯還在,但是常常放在一個雲計算的中心裡頭,這個實際上傳輸的效率就提高了,不用轉運站這麽多,所以第四代開始用到了計算機網絡。

但是,到今天為止,還是兩個不同的網絡。你在外面發微信,發照片,你用手機,用4G,回到家以後你趕快用Wifi連上網,為什麽呢?要不然你就要交錢。

這個你可以認為是波粒二象性,看上去像粒子,另外一撥人看著像光波,一撥人強調流量收費,一撥人強調網絡中性化,甭管我用網是多是好,你最好一個月收一次就完了。

到5G的時候,當基地台的密度有點像我們家庭的Wifi這麽密集的時候,其實除了你在公司可能要處理大數據傳輸很多,又是視頻網站,還要光纖接入,否則的話,一般在家裡來講,你其實可能不再需要裝Wifi了,就像今天家裡已經不再需要裝固定電話了。

今天有多少人家裡裝固定電話,可能呢會覺得很好笑,以後你們可能也會覺得很可笑,你們家還拉根線幹什麽?

融合這件事這是未來的大趨勢,任何與融合有關的事,這個路子就走對了。任何自己再單獨搞一套,就有問題。所以這是一個未來發展的趨勢。

這是畫的3G時代,真正的你的通信物理上來講是怎麽走的,實際上並不是說手機到基地台,基地台到手機這麽簡單。繞來繞去,最後上到核心網,然後再回來,所以它很複雜。

4G的時候,中間這一大堆都放到一個雲計算中心就完了,所以邏輯上就簡單了。

這是我對整個從1G到5G的一個總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基地台之間永遠是連線的,基地台之間不是無線通信,這點很重要。網絡是不斷融合的,頻率越來越高,部門能耗傳輸的信息越多,或者說你傳輸部門信息能耗越來越低,這是一個。

我剛才講了,交給大家一條主線,理解能量和信息的關係。我還專門講了英特爾處理器和arm的關係。

還要補充一個,接下來就要講一下,大家想這麽一個問題,到5G的時候,或者說IoT這個年代,我們現在的arm這套設計方法,就是做處理器、做芯片的這套方法,是否適合絕大多數的將來IoT設備?

不適合,為什麽?因為能耗還是高。你覺得還可以了,你要知道,如果你每一個IoT設備在牆上掛著,你都要連根電線的話,這事很麻煩。因為全世界有500億個,而且它是高度移動的,我們的網絡都是移動的,你希望這個設備不要那麽死板。

你要是老給它換電池的話,很麻煩,全世界70億人,有500億個設備掛在那,三天兩頭換電池很麻煩。我家裡有六七個攝影頭,用的就是現在這種智能的,挺耗電的。那個攝影頭一半的重量都在電池上,每過一兩個星期就會有其中一個攝影頭給我報一下警,意思是沒電了,然後我就得拿去充電。

一開始不覺得怎麽樣,可是每過一兩個星期煩我一次,還是覺得挺煩的。

未來我們想能不能做到這麽一點,對於有些IoT設備,我們讓它使用的整個生命期隻用一節電池就完了。比如說智能水表,一個水表的壽命可能是十年,我能不能說十年後這個水表鏽得差不多該扔了,電池也用完了,這樣比較理想。

要不然的話,你讓水電公司給你們挨家挨戶換電池,這有點麻煩。水表上再連根電線更不合理,他讓你打開換,他也不放心,萬一你改數字呢。

怎麽做到這一點呢?這就有點硬核技術了,現在通用的為IoT設計芯片的一個思路是什麽呢?把工作的電壓從arm,就是你們手機的大概3伏降低到1伏,大概是多少手機電量?

有人回答90%,為什麽是90%?平方的關係,是電壓平方的關係,節省90%。

華為他們做過一個測算,如果這麽設計做出來的一個芯片,差不多一個智能水表裝一節電池,能用十年。所以這很可觀。

說明什麽呢?說明在未來,我們從英特爾到arm,可能將來有一個大商機會出現一個超級半導體公司來生產IoT芯片。

當然了,未來的IoT設備需要很多很多的芯片,所以這是一個機會,站在一個時代的制高點上。

再有一個什麽機會?從1G到2G什麽東西變了?作業系統變了,到今天還沒看出來誰來控制作業系統。其實設備製造商也在改變,第一代是誰?戴爾、惠普、宏基、聯想。第二代他們也看到機會了,聯想和戴爾試過,惠普做過,聯想是唯一第一代PC機制造商還在那苦苦堅持的。它是堅持得不好,不是說它不想做好。因為什麽?因為它的基因不合適。他們想象的還是生產PC機的這個基因。

第二代的設備製造商是誰?受益的是華為,是小米,三星也是第二代的時候受益,第一代時候沒聽說三星的電腦怎麽怎麽好。還有段永平的OPPO這些公司。

唯一的例外是蘋果,蘋果是從產業鏈上下遊自己通吃一個企業,但是它也有一個問題。它遇到問題的時候,沒有一家人能幫它,甚至沒有人願意幫它,因為他們都希望它死掉。剩下自己的產業鏈形成一個依賴,互相抱團取暖。

所以蘋果在第一代作業系統輸給了微軟。到了第三代互聯網的時候,IoT的時候,我們很有理由相信我們會出現一些非常大的,像小米你還不覺得它是巨無霸,就是這個量級的IoT設備製造商。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它是誰,在座的各位將來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雷軍。

所以這是我們整個分析了從能量到信息這個關係,以及基因來分析說到底5G、IoT能給我們帶來什麽樣的一個商機。

好了,接下來考大家一個問題,現在有個很熱門的話題,你們就用我剛才講的內容來做一個分析。說馬斯克要發射一萬顆衛星上去,做一個超級的銥星計劃。大家說好有情懷,你們覺得這靠譜嗎?用處大嗎?

沒用,為什麽沒用?逆著潮流,你看我們的同學果然都是非常有悟性,學得很快。

剛才我講了,你傳輸的功率隨著距離的增加,是成平方地在衰減。最低軌道的衛星也要有一兩百公里,我們剛才講的,說兩三公里都嫌它距離長,每一個衛星能夠傳輸的信息帶寬是非常有限的。

再加上你在衛星上,你這個基地台可以是380伏或者220伏的電在那供著,衛星上就那點太陽能電量,供不了多少電。太陽能連一輛汽車都驅動不了,衛星上更供不了多少電。所以發射功率不夠,傳輸距離更遠,或者帶寬更窄。

一個基地台傳輸信息的總量比一個衛星不知道要多多少。大家知道中國有多少基地台?我這上面寫了,500萬個,超出你們的想象吧。這是到去年12月份的數字,你發射一萬個衛星,管什麽用?一點都不管用,就相當於說我有500萬塊錢,你再給我一塊錢,而且這一塊錢還是韓元。

當然了,它在塔克拉瑪乾沙漠的中央還是管用的,但是也沒有多麽了不得,和我們接下來搞的5G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事情。

更關鍵的是什麽呢?網絡是融合的,而且從1G到5G,我們基地台之間的通信從來是固定的線路連接的。因為這樣才能保證傳輸的光纖裡頭可以傳的量很大,一根光纖不夠可以兩根,兩根不夠可以四根,空中的頻帶就那麽點是不夠的。

當然有人可能會想這麽一個問題,GPS怎麽管用?對啊,你們大家車裡都用GPS,好像一個衛星也能管不少事,這是怎麽回事?

你們知道GPS的傳輸率是多少嗎?一秒鐘50個比特,或者說一秒鐘大概50個比特相當於多少?6個字節。我們一個漢字兩個字節,也就是說一秒鐘他跟你說一句我愛你,每秒鐘GPS傳輸信息就是每秒鐘跟你說一次我愛你。當然還不能用語音來說,只能用國標編碼來說,這個信息量是低得不得了了。

我們傳一路電話是多少,4.8k比特。我們視頻要多少?最慢,你別看高清,大概要幾兆、幾百萬。所以為什麽說GPS管用,不等於其他的通信管用。所以我講全球科技通史和信息論,有些東西你算一算就馬上對科技的報導有一個get點,你對自己創業管不管用馬上就會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了。

剛才講了,有各種各樣的機會,設備製造商。還有一類特別大的機會,你說我辦一個小米也挺辛苦的,就是這個服務的提供商。

隨著我們手機的誕生,出現了一些你們想象不到的服務的提供商。比如說今日頭條,比如說美圖秀秀,比如說抖音、快手這種東西。IoT出來以後也一樣,四兆的市場是需要這種服務來往裡填的。任何一個適應於這種市場的一些事情,這都是一個比較好的。

為什麽到手機的時候會出現抖音?在PC互聯網的時候會出現Youtube,PC互聯網是連上電源的,網速是有限的,也可以比較有保障,Youtube上傳十分鐘就十分鐘,鳥叔在那跳半小時就跳半小時。

你在手機互聯網上傳半小時就不符合我們能耗的原則,所以抖音這玩意15秒鐘就比較管用。

還有一個,從1G到5G,又回到通信這個層面。通信這個層面,誰是一個真正比較大的受益者?1G的時候剛剛講了是摩托羅拉,2G是諾基亞,美國的時候一個國家他們不團結互相打架,一個國家提出了三個標準,歐洲就一個,3G、4G基本是高通,4G的時候華為已經佔了很多專利了,3G的時候中國是普遍向美國企業交專利費,向高通交專利費。比如說WCDMA是完全給他交,中國人自己搞了一個TD,不大管用,所以使得中國移動有一陣子很吃虧。

到4G的時候,因為華為、中興這些中國企業專利數量比較多,所以4G的時候,基本上中國就不交專利費了,咱們扯平了。4G的時候,中國發展很快,中國迅速離開3G進4G是有原因的。

到5G的時候,倒過來了,華為開始收到專利費了。所以,每一次的變革,在通信上誰掌握了標準,誰就是大頭。

在計算機上,誰掌握了作業系統,誰就是大頭。所以,整個產業是這樣一個關係。

最後總結一下,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核心的公司都有自己的特點。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不管怎麽變,從信息和能量的角度來講,更少的能量能夠傳輸和處理更多的信息。這永遠是技術發展的一個方向,也是我們無論工作也好、創業也好,要秉承的一個原則。

從每一代開始,由於基因的作用,所以都會誕生新公司。未來,我剛才給大家描繪了一個光輝的前景,有一個四兆的市場在等著大家。所以,在未來來講,可能會誕生一家偉大的公司,也許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公司,而這家公司現在還不存在。因此在座的每一個人,你們都還有機會。

好,謝謝大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