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哮喘

什麼是哮喘?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有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平滑肌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常在夜間及凌晨發作或加重,無法治癒,但是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或緩解。

哮喘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

全球約有3億哮喘患者,各國哮喘患病率從1%-30%不等,我國約為0.5%-5%,且呈逐年上升趨勢。一般認為發達國家哮喘患病率高於發展中國家,城市高於農村。

哮喘發作病因與機制?

哮喘是一種複雜的、具有多基因遺傳傾向的疾病,其發病具有家族聚集現象,親緣關係越近,患病率越高。另外,具有哮喘易感基因的人群發病與否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

環境因素包括變應原因素,如室內變應原(塵蟎、家養寵物、蟑螂)、室外變應原(花粉、草粉)、職業性變應原(油漆、飼料、活性染料)、食物(魚、蝦、蛋類、牛奶)、藥物(阿司匹林、抗生素)和非變應原性因素,如大氣汙染、吸煙、運動、肥胖等。

當機體受到外界環境刺激時,氣道發生炎症性改變,如氣道腫脹、分泌物增多、氣道痙攣等都會導致氣道狹窄,導致沒有充足的空氣進入氣道,因此會患者會拚命的呼吸,出現喘息、氣急的癥狀。

哮喘發作的表現

典型的哮喘發作癥狀為發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癥狀可在數分鐘內發生,並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可經平喘藥物治療後緩解或自行緩解。夜間及凌晨發作或加重是哮喘發作的重要特徵。有些患者尤其是青少年,其哮喘癥狀在運動是出現,成為運動性哮喘。此外,還存在一些患者僅表現為胸悶、咳嗽,而無喘息癥狀,成為咳嗽變異性哮喘。另外,對以胸悶為唯一表現的哮喘稱為胸悶變異性哮喘。在哮喘嚴重發作且無有效藥物治療時可危及生命。

緊急呼救:當你在走路或者說話時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口唇及指甲青紫或者使用解痙平喘藥物無效時,你需要緊急呼救。此時哮喘發作導致氣體無法通過狹窄甚至閉塞的氣道,機體嚴重缺氧,需要緊急的手段幫助你打開氣道恢復機體供氧。

哮喘的診斷

  • 反覆發作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化學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運動有關

  • 發作時可在雙肺聞及散在或瀰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

  • 上述癥狀可經平喘藥物治療或緩解或自行緩解

  • 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

  • 臨床表現不典型者(如無明顯喘息或體征)應有下列三項中至少一項陽性:a 支氣管激發試驗或運動試驗陽性b 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 c 晝夜PEF (最高呼氣流量)變異率≥20%

符合1-4條或4-5條者,可以診斷為哮喘

哮喘的治療

1. 制定治療計劃

哮喘雖然無法治癒,但是經過長期規範治療和管理,80%以上的患者可以達到哮喘的臨床控制。針對哮喘的治療,首先應制定一份治療方案。其中,應包括個人的誘發因素、日常哮喘治療用藥以及哮喘發作時的處理流程。根據個人哮喘發作以及控制情況,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2. 規避誘因

規避誘因是控制哮喘發作的第一步。如更換臥具、大霧或嚴重汙染氣象避免出門。對於室內規避誘因最有效的措施是清除可能的風險因素:包括寵物、地毯和軟墊傢具。定期除塵,並使用真空過濾器與高效微粒空氣過濾器。

3. 免疫療法

如果你無法避免接觸導致哮喘發作的誘因,免疫治療可以降低你對一些特異性反應原的敏感性、減輕發作時的癥狀以及減少哮喘發作的頻率。免疫療法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種。特異性免疫療法指將誘發哮喘發作的特異性變應原(如蟎蟲、花粉、動物毛屑等)配成各種不同濃度的提取液,通過皮下注射、舌下含服或其他途徑給予該變應原過敏的患者,使其對此種變應原的耐受性增高,當再次接觸次變應原時,不再誘發哮喘發作或發作程度減輕,此法又稱為脫敏療法或減敏療法。非特異性免疫治療,如注射卡介苗及其衍生物、轉移因子、疫苗等,有一定輔助療效。

4. 長效藥物治療

對於哮喘患者來說,不可能總是避免所有的觸發因素。很多人每天都需要吃藥來預防哮喘發作。吸入糖皮質激素是最常見的長效藥物,它們通過減少氣道炎症,降低氣道高反應性,使患者對空氣中的過敏原和刺激物不那麼敏感。

5. 哮喘急性發作期治療

輕度:經定量氣霧劑(MDI)吸入短效β受體激動劑(SABA),注意按需間歇使用,不宜長期、單一應用,效果不佳可加用緩釋茶鹼片或加用短效抗膽鹼葯吸入。

中度:吸入短效β受體激動劑(SABA),可聯合應用霧化吸入短效抗膽鹼葯、激素混懸液,也可聯合靜脈注射茶鹼類。效果不佳,應儘早口服激素,同時吸氧。

重度至危重度:持續霧化吸入短效β受體激動劑,聯合霧化吸入短效抗膽鹼葯、激素混懸液以及靜脈茶鹼類藥物。吸氧。儘早靜脈應用激素,待病情得到控制和緩解後改為口服給葯。

本期編輯:楊悅

:圖片來自網路

本文系微信公眾號「中華醫學科普聯盟」獨家用稿,

轉載前請先與我們取得聯繫,

歡迎您給中華醫學科普平台投稿:

[email protected]

並轉發我們的作品

您可以直接留言與我們取得聯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