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幾段佳音,陪您度過美好中秋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點擊音頻,收聽本期節目)

當路邊的廣告牌開始放上月餅禮盒的圖片,當商場和糕點店裡放上了琳琅滿目的月餅,當秋風吹起,一輪似有若無的新月漸漸接近銀盤一般的滿月,我們知道,中秋節就要到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帶有親人團聚的溫情色彩,尤以中秋節和春節最濃。相比於春節那股辭舊迎新、熱鬧紅火的氣氛,賞花觀月的中秋佳節更具有一份古典的詩意和恬靜的雅趣。望月懷遠,清冷的秋夜和圓滿的月亮也勾起了異鄉異客的惆悵秋思,絲絲嫋嫋,夾雜在蕭瑟的秋風中,搖落在冰涼的白露間,繪成一筆含蓄憂鬱之美,為這個節日更添一份古意。今天的節目,我們一起在幾首傳統的民樂作品中共慶佳節,歡度良宵,一同品味藏在一輪圓月裡的古典美。

《月兒高》

在古代,中秋節被人們添畫上了神幻的色彩,於是也就有了許多關於這個節日的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取得《霓裳羽衣曲》便是其中一個。

相傳唐玄宗李隆基曾在中秋之夜夢遊月宮,聽見天上仙樂縈繞,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女翩然起舞,婆娑的舞姿與玄妙的歌聲讓他如癡如醉,醒來後便把這段“仙樂”記錄下來,取名《霓裳羽衣曲》。

雖然這個傳說聽起來有些玄幻,但是《霓裳羽衣曲》確實是唐代非常著名的一套歌舞大曲,他的創作者也確實是這位極富藝術天賦與音樂才華的皇帝唐玄宗。唐朝末年,烽火連天,《霓裳羽衣曲》在動亂中散佚,後人們只能從零散的文獻記錄和意境相似的樂曲中腦補這部作品的模樣。古曲《月兒高》就是一首容易讓人聯想到《霓裳羽衣曲》的作品,因此也有人把《月兒高》稱作《霓裳曲》。這首古曲描繪了月亮從升起到隱沒的過程及月光下詩情畫意的景色。音樂從深遠沉靜的廣板開始,一輪圓月從海面緩緩升起,銀色的月光灑落大地,幽靜的庭院、廣闊的原野、寂寥的河岸在月色中呈現出別樣的景致,猶如月宮仙境,寧靜綺麗。

《秋江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鍾聲到客船。

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文筆拙樸,意境深遠,一直是被廣為傳頌的唐詩名篇。其中耐人尋味的詩文,如古畫般深邃的意境總是能引起人們的遐思。

明代古曲《秋江夜泊》正是後人根據這首詩文的意境而創作的,其最早的樂譜見於明朝萬歷年間的《松弦館琴譜》,是一首古琴曲,後來也衍生出多種演奏版本,如這一版,用洞簫演奏,委婉綿長的旋律,和洞簫秀雅含蓄的音色,更凸顯出秋夜江畔的清冷,孤舟漁火的惆悵,和客居異鄉的羈旅愁思。

《梧桐月》

夜久無眠秋氣清,

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處明。

宋代女詩人朱淑真的《秋夜》描寫了詩人在淒冷秋夜裡孤枕難眠的愁腸怨緒,月光下的梧桐小屋,屋中獨自望月的詩人,這一輪“梧桐月”也不由得披上了一抹幽怨的色彩。由洞簫吹出的樂曲《梧桐月》充滿了哀婉柔濡的思緒,女性的秋愁孤寂,春閨怨訴,在典雅謐靜又帶有一絲嗚咽的洞簫聲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春江花月夜》

在古典詩詞中,以“月色”為主題的名篇不勝枚舉,其中就有唐代詩人張若虛那首文風清麗的月色長卷《春江花月夜》,恬靜悠然的意境,富於哲思的內涵,讓它贏得了“孤篇蓋全唐”的美譽。相似的意境也體現在絲竹樂曲《春江花月夜》中。

1925年,大同樂會的柳堯章根據自己的演奏心得,將傳統的琵琶曲《夕陽簫鼓》整理編配為琵琶、簫、二胡、古箏四件絲竹樂器的合奏曲。改編完成後,柳堯章感覺這一版本的樂曲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的意境非常吻合,於是將樂曲改名為此。

當音樂像涓涓流水那樣不緊不慢地在耳畔響起,你仿佛能感受到從江南吹來的陣陣熏風,平穩舒緩的旋律和柔和的色調,體現著江南絲竹儒雅平和的藝術趣味。音樂裡,“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水天一色、萬籟俱寂,一幅月色與山水的音畫緩緩鋪展開來。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承載了人們太多美好的願景,也寄予人們許多美好的想象與祝福,中秋佳節,古典音樂頻道祝各位朋友家和人美,花好月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