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江蘇人均GDP省區第一,上半年進出口總額佔全國1/7

江蘇是魚米之鄉、人間天堂,10.72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水域佔了1/6的面積,既有浩蕩的江河湖海,又有精妙的小橋流水。8000萬人民依水而生、因水而興,經濟總量去年達9.26兆元。今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婁勤儉,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政隆介紹“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的江蘇實踐”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江蘇在國家大局中始終佔有重要地位、肩負重大使命,一直走在發展的前列。婁勤儉表示,江蘇的發展成就可以概括為“一二三四”:“一”就是許多成就全國第一,江蘇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都佔到了全國1/10以上,人均生產總值省區第一,實際使用外資、工業利潤總額全國第一,擁有全國最大規模的製造業集群,最多的國家級開發區、全國文明城市、5A級景區,江蘇和全國一樣,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二”就是“兩個率先”的光榮使命,黨中央要求江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三”就是展現發展的探索性、創新性、引領性三重責任。江蘇作為先發地區,在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有責任有條件展開先行謀劃和實踐,做好現代化建設的探路者。“四”就是“強富美高”四個鮮明標識,“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是全面小康建設的要求,更是江蘇基本現代化建設的指南。

婁勤儉介紹,立足江蘇所處的時代方位和現實基礎,江蘇現在已經到了“積極探索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這篇大文章”的時候。第一,江蘇致力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現代化新征程奠定一個更高的起點、更扎實的基礎。江蘇基本消除絕對貧困,正著力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精準幫扶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在辦好民生實事、推動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上狠下功夫,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達到3.8萬元,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均達到97.8%,平均預期壽命超過78歲,群眾安全感達97.6%,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現代職業教育、“雙一流”和高水準大學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同時,越來越多的城市書房、創意工坊、綠色客廳,讓人民群眾的生活更有品質。

第二,江蘇致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讓現代化新征程支撐更強、步伐更穩健。黨的十九大後,江蘇確立了“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明確了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城鄉建設、文化建設、生態環境、人民生活“六個高質量”的實踐路徑。一是既切實保持規模總量的持續平穩增長,又著力實現質量結構效益的加快提升。在經濟體量邁上9兆元台階的同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8500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高新技術產業佔工業比重達到43.8%。二是既建設全國最大規模的製造業集群,又始終把糧食生產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六大行業營收超過兆元,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業現代化水準走在全國前列,糧食總產多年穩定在700億斤,實現自我保障。三是既成為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熱土,又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的高地。“不見面審批”、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成為江蘇營商環境的名片,市場主體突破900萬戶,世界500強企業中有389家落戶江蘇,大批世界名校在江蘇設立技術開發和轉移服務機構。上半年江蘇進出口總額3054億美元,佔全國的1/7;實際利用外資152.5億美元,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四是既可享受現代化的都市生活,又能領略新時代美麗鄉村景象。江蘇擁有全國最密集、國際化程度高、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城市群,城市功能和品味不斷提升。同時,特色田園鄉村和美麗宜居村莊遍布全省,“到鄉村去”成為很多人出遊和生活的選擇。

第三,江蘇把握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發展一體化規律,使現代化新征程視野更寬、道路更開闊。江蘇努力建好“長三角的江蘇”,積極主動服務上海、攜手浙皖,與兄弟省市共同承擔起長三角區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國家使命;建好“中國的江蘇”,堅守實體經濟、推動創新發展,加強同長江中上遊地區協作配合,更好地承擔起經濟增長“穩定器”和高質量發展“助推器”作用;建好“世界的江蘇”,以“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為統攬,推動全方位高水準對外開放,形成江蘇發展的全球競爭力和世界影響力。

“我們堅信江蘇一定能夠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以‘強富美高’為鮮明標識的現代化路徑,在偉大祖國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進程中作出江蘇貢獻。”婁勤儉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