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院CT檢查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常做CT檢查會帶來什麼危害嗎?

現在只要大一些的醫院都裝備了CT設備,病人去醫院看病,在診斷之前,也就有越來越的患者「享受」到了CT檢查。

什麼是CT呢?CT(Computed Tomography),也就是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它利用精確準直的X線束、γ射線、超聲波等,與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一同圍繞人體的某一部位作一個接一個的斷面掃描,掃描時間快,圖像清晰,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檢查。

第一台 CT誕生於1972年4月,是英國電子工程師亨斯菲爾德(Hounsfield,Godfrey Newbold, 1919~2004 )發明的,當時僅用於顱腦檢查。

現代的CT機已發展到第五代,掃描時間縮短到50ms。第五代64層CT僅用0.33s即可獲得病人的身體64層的圖像,空間解析度小於0.4mm,提高了圖像質量,尤其是對搏動的心臟進行的成像,解決了心臟掃描。

亨斯菲爾德

CT檢查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價值較高,應用普遍。對顱內腫瘤、膿腫與肉芽腫、寄生蟲病、外傷性血腫與腦損傷、腦梗塞與腦出血以及椎管內腫瘤與椎間盤脫出等病診斷效果好,診斷較為可靠。淘汰了氣腦、腦室造影等技術。對頭頸部疾病的診斷也很有價值。

更先進的螺旋CT掃描,可以獲得比較精細和清晰的血管重建圖像,即CTA,而且可以做到三維實時顯示,有希望取代常規的腦血管造影。

儘管CT設備比較昂貴,檢查費用偏高,甚至對某些部位的檢查,診斷價值,尤其是定性診斷,還有一定限度,但由於它的快速、圖像清晰等特性,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

因為CT機的原來特性,它和X線機一樣有異塵餘生作用,並且因為CT機的異塵餘生劑量比普通X線機大,所以,影響也比X線機大一些,懷孕婦女是不能做CT檢查的。

所以,對於患者來說,應用CT機的次數絕對不是越多越好,相反,少用為佳。

曾在河北新聞網訊(記者梁成棟)報導過,有位32歲的女士,前一年車禍後在當地醫院查出肺部有陰影,醫院給出定期觀察建議。這位女士由於過度擔心每月竟至少做3次CT,在半年後,竟然真的確診為早期肺癌。

有位河北醫大四院專家告訴這位記者說,過度影像學檢查會增加人體射線量,這位女士確診早期肺癌與她半年來多次做CT檢查有不小關係。

一般認為,只有損傷DNA分子的電離異塵餘生才能致癌。影像學檢查分電離異塵餘生和非電離異塵餘生之分,X光、計算機斷層成像(CT)、核醫學檢查(骨掃描、PET/CT)屬於電離異塵餘生,是可能致癌的。

家庭醫生在線曾採訪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影像科初建平副教授。初副教授說,CT檢查,它的X射線是即時產生,即時停止的。只要關閉了掃描,X射線就沒有了,但是它對人體產生的電離效應可以持續很久,如果它引起了電離損傷,可能在未來時間內增加患癌的幾率。

初建平副教授認為多久能消掉對檢查者的異塵餘生損傷,那就要看運氣。有的時候,身體素質很強,DNA修復很好,它可以把損傷的DNA修復了,那可能也沒有患癌症的幾率。如果不能及時修復,在以後各種條件及因素共同影響下,可能會增加患癌幾率。

英國牛津大學和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在對15個國家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英國每年診斷出的癌症病例中有0.6%是由X射線檢查所致。在做X射線和CT檢查更為普遍的日本,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中有3.2%是由這兩種檢查造成的。研究者並非抹殺X射線和CT檢查的重要性,只是想提醒醫生,在採取這兩種檢查時應謹慎。

因此,我們還是平時多做些身體保健吧,多麼先進的醫療設備對我們來說,都可能是把雙刃劍,給你帶來好處、方便的同時,也給你帶來傷害。能少用他們盡量少用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