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動漫“痛列車”,城市新名片,國內玩得轉麽?

熱衷於動漫產業的鄰國日本,最近又搗鼓出讓全世界無數動漫、遊戲愛好者們為之羨慕的玩意了。東京單軌電車和《精靈寶可夢》合作上線了寶可夢主題的痛列車,覆蓋東京單軌電車羽田空港線全線,運行時間從即日起到明年6月才結束,整整一年。

什麽 是“痛列車”呢?簡單說就是在車身上做了各種有趣的塗裝的地鐵、軌道交通甚至火車高鐵列車,多取材於動漫、遊戲。日本是動漫大國,動漫產業發達,各種“痛文化”也十分發達,除了痛列車,還有痛包、痛車等亂七八糟的“痛”東西,都是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給原本的東西繪製裝飾上花裡胡哨的元素——動漫元素居多。

而其名字來源,有說是東西很貴所以搗鼓完之後很痛,也有說是日本人英語不好,把塗裝的英文“paint”讀成“pain”(痛)。總之,現在各種通文化在日本已經走出小眾,連城市中飛馳的列車身上也是各種“痛塗裝”。

日本類似的痛列車很多,大都是和某地合作推出的。日本動漫產業發達,很多動漫作品中的主人公,在設定中明確設定了其是某某地的人,動畫的熱播,反過來還帶動了當地旅遊發展,當地旅遊協會從中協調,短期內限時上線某部動漫的痛列車,對當地的宣傳效果極佳。

那麽問題來了,這些年,國內不少城市的軌道交通、地鐵線路發展的火熱,走在大街上都可以看到飛馳的輕軌列車,甚至不少城市都喊出了這是城市新名片的口號,像日本這一套“痛列車”,在我們國內玩得轉麽?

我個人的意見是,有一定的潛力,但是我目前不看好。

有潛力主要在幾個方面:國內軌道交通發展良好、動漫產業發展迅速、廠商有宣傳需求。

我的家鄉在重慶,相較北上廣深,軌道交通起步算晚,但是這些年地鐵加輕軌線路加在一起也已經開通到10號線了,每天出行首先考慮的就是軌道交通。重慶地鐵2號線輕軌穿樓而過的場景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張城市名片,外地朋友來重慶玩,必然會要求我帶他們去那個網紅點打卡。目前軌道交通發展的現狀是良好的,車身上也經常看到旅遊景點、公益廣告的宣傳,要做痛列車的話,是既有天時又有地利的。

穿樓而過的重慶輕軌

而國內動漫產業發展也是比較良好的,如果要做動漫主題的列車,還是有一些作品可以拿得出手的,2018中國國際動漫節期間,杭州地鐵就曾經推出過幾列特別塗裝過的地鐵線路供人打卡。

國內的動漫、遊戲廠商也有這個宣傳需求。我去了解過,地鐵車身、車廂甚至車站是對外售賣的,只要符合相關需求就可以進行投放,時間從一周到一個月不等,當然,價格也是不便宜的。上海每年會舉辦一個大規模的同人漫展,名字叫ComiCup,每年吸引十餘萬人參與,舉辦地離地鐵站不遠,所以每年都有廠商會包下地鐵做塗裝,並將地鐵站都打扮一新。

圖為上海地鐵七號線花木路站

種種跡象表明,動漫主題痛列車在國內還是有市場的。不過我想目前可能也就局限如此了,像日本那樣長期的、大規模的運行動漫主題列車是不現實的。原因主要在這幾個方面:動漫影響力有限、群眾接受度難以預計,就算有也是短期限時。

其一是國內動漫作品發展的還不夠。這些年雖然發展迅速,但是影響力終究還是有限,不像日本那樣,有很多所謂“國民級”的動漫作品,比如《龍珠》、《海賊王》等,就算不看動漫,也是知道的。上面說過了,國內有一些作品可以拿得出手的,但是其主要集中在動漫愛好者之中,跟別提像日本那樣,通過動漫來宣傳當地旅遊了,地鐵上就算塗裝了,吃瓜群眾們也不認識,隻留下動漫愛好者們自嗨,基本是廠商為了炒一波話題做個宣傳,然後發個通稿完事,實際意義有限。

當然, 我想諸如《黑貓警長》、《大鬧天宮》、《寶蓮燈》等作品還是在國民中有相當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的,不僅我們,連我們的父母長輩們都看過,但是,這些作品畢竟都是幾十年前的老作品了,也沒有誰願意掏錢讓他們“痛”一把啊。

第二個就是群眾接受度的問題了。地鐵、輕軌首先是大家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其次才是做宣傳的載體,公益廣告、商品廣告一類的做成地鐵塗裝還好,大家可以接受,但是動漫作品大家的接受度如何就要打一個問號了。

實際上,我們國內的動漫痛列車曾經走過彎路,2014年,某部動漫主題痛列車在國內上線,卻有個別這部動漫的腦殘粉前往現場,對著這列痛列車磕頭,引起軒然大波。這樣的行為,別說普通的吃瓜群眾,就是我這種資深動漫愛好者也表示難以理解,因為這些“腦殘粉”,動漫痛車還被批評過,這些年口碑才終於有回落。

而且就算國內要做動漫痛列車,也不可能是長期的、持續的,更別提像本文開頭提到的寶可夢痛列車一樣,開一整年時間了,頂多是廠商需要炒作炒作弄個噱頭,或者在漫展期間,短期投放一下。

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至少目前這個階段,動漫“痛列車”在國內還玩不太轉,短期內做一下宣傳投放還是可行的,長期做就不顯示了。究其根本,還是國內動漫產業發展還處在初期階段,這些年沒有相當有影響力且被全民所認可接受的作品出現,作為動漫人,我輩還需努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