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融牌照的興衰際遇

隨著金融行業中科技水準的比重正在不斷上升,很多牌照似乎也不再是各金融機構瘋狂搶著申購的稀有品,反而讓有些機構避之不及。時代變遷,金融牌照的價值亦在改變。

本世紀初,互聯網大潮席卷各行各業,零售、餐飲、出行、娛樂等產業相繼完成互聯網改造,線上場景愈發興盛,對線上金融提出需求。

而金融業,一直處於國民經濟金字塔尖,雖服務實業,又儼然高於實業。在塔尖待久了,傳統金融機構習慣了躺著賺錢,對實業新趨勢視而不見,愈發脫節,線上化動力不足。

線上金融嚴重滯後於線上場景,“被逼無奈下”,線上場景方趁虛而入,開啟了場景自金融探索,互聯網金融崛起了。

2004年的第三方支付,2007年的P2P,2010年的電商小貸,甚至2013年的寶寶理財,都是撿了傳統金融機構“不作為”的漏,在市場縫隙中萌芽、壯大。

壯大後,合規愈發重要,互聯網機構對金融牌照的渴求強烈起來。

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託等主流金融牌照門檻太高,互聯網機構有心無力,小牌照們成為主流選擇,主要包括兩類:

一是小貸公司、融資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等地方性牌照;

一是第三方支付、消費金融、民營銀行、基金銷售、保險代理、保險經紀等一行兩會直管的牌照。

火熱申牌潮中,只有P2P創業者無牌可申,略顯尷尬。好在,上有國務院“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定調,下有金融巨頭(平安、國開行、招行都有過深淺不一的布局)布局P2P穩定軍心,資本、創業者、實業集團,對P2P熱情不減。

是時,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等傳統金融機構正沉浸在大資管的繁榮之下,把互聯網機構、實業集團高舉高打、“集卡式”申牌視為小打小鬧,不屑一顧。

2012年,證監會召開券商創新大會,鼓勵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發展資管業務,銀證、銀基登上舞台,大資管黃金時代開啟。

之後的幾年裡,銀行理財手續費收入增長提速,到了2016年,16家代表性銀行理財手續費收入超過2400億元,其中四大行超過1500億元。反觀互聯網金融的實踐,苦活累活不少,不但不賺錢,還要不斷砸錢。銀行聚焦大資管業務,顯然“高明”地多。

不過,輕鬆得來的總是短暫,辛苦打下的才是江山。

當金融機構脫實向虛的模式被糾偏,大資管夢破,銀行理財收入掉頭而下;回過頭來搞零售轉型、科技驅動時,發現昔時的小不點已成巨頭,竟追趕不易。這已是後話,不再多言。

2016年之前,互聯網機構享受著“業務大發展、牌照大豐收”的高光時刻,抓住傳統金融機構脫實向虛的時間縫隙,打了漂亮的一仗。

不過,孫悟空本事再大,也逃不出如來手掌心。

牌照既是盾牌,亦是枷鎖。當互聯網機構把牌照握在手上,獲得合規身份,也跳進監管柵欄裡——作為被監管者,失了自由身。

金融監管天經地義,無甚不妥。不過從市場演變角度看,強監管的來臨,的確促成了互聯網金融的轉向。

2016年,互聯網金融強監管來臨,導火索是e租寶、泛亞等非法集資事件,監管重點是非法集資和資金安全,P2P和線下各類投資理財公司是重點關照對象。

2017年,傳統金融強監管來臨,為切斷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之間的傳染鏈條,地方股交所/金交所成為監管重點,各大互聯網平台揮淚下架各類金交所合作產品,丟了定期理財產這個大市場。

就各個業態來看,

P2P一直以《P2P網絡借貸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為藍本推進合規整改,等待備案,且整改期間,新設P2P平台不予備案;

支付行業沿著斷直連、備付金集中存管的大方向有序推進,支付牌照暫停發放;

消費金融繼續享受政策扶持,卻也因校園貸、現金貸、套路貸等輿論熱點問題頻頻引發監管之手糾偏;

網絡小貸牌照停止審批;

民營銀行牌照沉寂兩年之久才再度開閘(2019年5月23日江西裕民銀行獲批)。

……

組合拳式的互金強監管帶來兩個顯著變化:

一是業務形態小微化。草莽階段傍大戶起家的平台,好比42碼的腳套不上35碼的鞋子,始終不習慣與小微客戶打交道,不得不黯然退場。存續的機構,也收起了500強的心,踏踏實實服務普惠客群。

二是科技能力產品化。自身不能無限膨脹,多餘的流量、成熟的科技只能出走體系外,與遭遇轉型困境的傳統金融機構一拍即合,科技賦能遂成為雙方停戰止戈、進而精誠合作的紐帶。

隨著科技賦能成為潮流,互聯網巨頭在開放平台中發現新天地,業內又興起一股“去牌照化”暗流。

2018年,相繼有巨頭公開表態,要做科技平台、不與傳統金融競爭。存留的自營業務,被解釋為一種試驗田——在試驗田上跑通業務,繼而更好地輸出科技能力。

其他如今日頭條等巨頭布局消費金融,寧願選擇以引流入手,而非申請牌照。

同時,在對外宣傳上,大家避而不談牌照,專心致志講科技競爭力。

牌照的價值,淡化了。如360金融等新秀,在業務高速發展過程中,自家小貸牌照的存在感微乎其微。據其招股說明書披露,自成立至2018年9月,自家小貸公司參與的業務量不足2%。

“去牌照化”暗流的背後,是機構對牌照背後監管之手的有意規避。唯一的例外是P2P,P2P對備案的渴求一直不減,且隨著監管收緊愈發強烈。不過,那是生存欲,自當別論。

本文由“洪言微語”原創,作者系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