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真是不怕死的吃貨!每年為菌而死的雲南人,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多

網上出現了一段視頻,深圳一家人去爬山,采了一些野生菌回家。雖然有人“隻吃了一兩根”,但也嚴重中毒了。最後一家四口全部中毒,雖然及時搶救挽回生命,但治療費用將會上百萬,而且不知道會不會留下腎衰的後遺症。

很多人對於“野生”有著迷一般的追求,尤其是野生蘑菇,甚至有人宣稱“從來隻吃野生菌”。比如雲南就有著“吃菌”的傳統,每年春夏季節,雲南各地市場、餐館都會以各種各樣的野生菌作為號召。

每年,雲南疾控中心以及當地官方機構都會發布“野生菌中毒防控”的預警公告,提醒大家如何規避中毒風險

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中毒的都是“不懂”的人。對於“懂行”的當地人,“吃了這麽多年都沒事”。

事實並非如此。

2019年8月雲南相關政府部門發布的《野生菌中毒防控預警公告》中提到,截至2019年5月12日,雲南省德宏州、文山州、版納州、昭通市、紅河州等5個州(市)相繼發生13起家庭自采誤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導致52人中毒,8人死亡。

此外還有許多媒體報導過,2018年雲南發生的蘑菇中毒事件總共20起,中毒112人,其中死亡15人。而在2017年則更多,總共32起,中毒242人,死亡39人。

而在過去幾個月的新冠疫情中,雲南總共確診184人,死亡2人。

從數字來說,在雲南,吃野生菌導致的後果比新冠病毒嚴重多了。

圖片來源:pexels

當然,事情不能這麽比較:雲南的新冠確診和死亡人數都不算多,是在全社會付出巨大代價進行防控之後的結果——病毒的可怕之處在於它的傳染性,如果沒有有效防控,那麽得病和死亡的人數就會是“不可承受之重”。

這個比較只是說明:吃野生菌的風險,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高很多。

自然界有無數種蘑菇,科學家們已經對大約14000種進行了分類,把它們歸為不同的屬。每一個屬中的蘑菇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但通常也都有可食用的和不可食用的物種。

但是,民間流傳的那些“分辨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都不靠譜。比如以下常見的幾條:

“顏色鮮豔的有毒,白蘑菇都可以食用”?

這是一個可能要人命的說法。

並非所有顏色鮮豔的蘑菇都有毒,更不是白色的蘑菇就誤讀。比如這個被稱為“破壞天使”的蘑菇,看起來文雅恬靜、人畜無害,但從人們給它的名字可見其威力。

徹底煮熟,就能安全食用?

這個原則對於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是有效的。

蘑菇中的毒素會有相當一部分可以通過加熱破壞,但有一部分極為頑強的能夠“熬過”高溫酷刑,依然保持毒性。

有毒蘑菇會讓銀杓和大蒜變黑?

這是一個毫無科學根據的民間傳說。

所謂“銀針試毒”只是因為古代所用的毒藥不夠純,含有一些硫化物雜質,能跟銀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蘑菇毒素不跟銀反應,也就不會變色。至於用大蒜變色來驗毒,就更是不靠譜的民間傳說了。

有蟲吃的蘑菇就是無毒的?

這個說法也很有迷惑性。

但是,蟲跟人的生理特徵相差很大,對蟲有毒的對人不見得有毒,有蟲無毒的對人也可能有毒。比如下面這種被稱為“死亡帽”的蘑菇,就可能藏有一些昆蟲和它們的幼蟲。

當然,野生菌是一種傳統的食材來源,喜歡的人非常多。相對於每年食用野生菌的人次數,中毒和死亡的發生率也不算高。對於廣大的公眾來說,歸根結底還是“美味”與“風險”之間的權衡:為了享受野生菌的美味,要不要去承擔“雖然不算很高,但確實存在”的風險?

權衡結果是因人而異的,沒有“正確”“標準”的答案。

圖片來源:pexels

對於選擇“美味”的人來說,記住以下兩點,可以把“可能存在”的風險盡可能地降低:

第一,不要依據網上看來的、或者社會中流傳的“辨別方法”就自己去采野蘑菇。蘑菇是如此複雜的物種,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夠完全準確地判斷是無毒還是有毒。對於廣大公眾,如果真的想要吃野生菌,盡量去正規的飯店或者超市購買——相對而言,他們會對於進貨會有更好的掌控,會最大限度的規避可能存在的毒蘑菇。

第二,對於那些采收蘑菇的村民,隻采摘自己熟悉的、完全確定可食用的蘑菇。對於陌生的、存疑的,不要抱有僥幸心理。這個“熟悉”,不僅僅是蘑菇的外形,還包括蘑菇的地域、季節、生長環境等。比如說,一個在雲南某地熟練采拾野生菌的人,在廣東看到一種“像雲南XX菌”的蘑菇,也並不見得就是相同的無毒種類。

題圖來源:Pixabay

文章來源: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作者本人公眾號“松鼠雲無心”,轉載請聯繫原账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

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

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喜歡記得點“在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