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火箭狂人”馬斯克給美國病人生產呼吸機 這項目能做成嗎?

硬核內參是騰訊新聞、AI財經社、環球時報、南方日報、財經雜誌聯合打造的一檔圍繞通信、科技和互聯網領域的優質科普欄目,旨在讓專業領域的內容門檻低一點,枯燥的數據化內容有趣一點。

劃重點: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呼吸機作為輔助、支持、代替人體呼吸功能的重要醫療器械,需求量直線上升。其中,重症監護病房(ICU)更是呼吸機高頻使用的場景。

當地時間3月26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公司將“盡可能快地”重新開放其紐約超級工廠,為新冠患者生產呼吸機。

美國已經把呼吸機的希望投向了馬斯克,但這並非一日之功。在此之前,馬斯克透露,自己已從中國購買了1255台經過FDA認證的呼吸機,空運至美國洛杉磯,以幫助治療當地的新冠肺炎患者。他還在社交媒體上感謝了特斯拉中國團隊和中國海關對採買、運送呼吸機提供的支持和幫助。

ICU開機一天需800元

作為一種人工替代的有效手段,呼吸機在急救醫學領域被廣泛使用,普遍應用於各個臨床科室的急救中。應用呼吸機作為呼吸衰竭、生命支持的重要治療手段,在ICU中更是每天都會用到。

刊發在《中國醫療器械信息》的“呼吸機現狀及發展趨勢”一文中提到,一般來說,如成人的呼吸生理指標達到“自主呼吸頻率大於正常的3倍或小於1/3”、“肺活量小於10-15ml/kg”等呼吸機治療指征的任一項時,即應開始使用呼吸機治療。

據美國呼吸病學會統計,由於呼吸機的普遍使用,臨床搶救的成功率可提高55%左右。但如使用不當,例如呼吸機模式和參數等選擇不當,操作和消毒不嚴格等,呼吸機也有可能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氣胸,呼吸機依賴等副作用。

臨床應用中,多項醫療服務項目均需要使用呼吸機。由於各地相關政策、醫院等級、患者醫保類別的不同,給病人“上呼吸機”的費用無法一概而論。

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公布的“手術等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表”內“臨床手術治療-麻醉-氣道管理”一項為例,氣道管理中多項插管術項目均需要連接呼吸機行機械通氣,單次價格在105-211元不等,上述項目的醫保類別為甲類。

不同的醫療場景也讓各品類呼吸機的使用成本拉開高低。據《21世紀商業評論》報導,普通無創呼吸機的使用費用約為15元/小時。

而對於ICU來說,呼吸機作為ICU內最具代表性的技術手段之一,常給患者留下“開機費用高”等印象。實際上,應用呼吸機只是ICU治療手段中的一部分,並不是治療成本最高的一項服務。

有某三甲醫院ICU醫生曾寫道,根據當地物價局標準,ICU應用呼吸機的首日費用約在1500元左右,包括兩項一次性費用:氣管插管費用約300元,呼吸機管路約350元;此外,還有呼吸機應用和相關監測約550元,呼吸機相關護理和吸痰約250元。此後,應用呼吸機每日費用約在800元左右。

但由於進入ICU的患者病情較重、呼吸困難。除了應用呼吸機所產生的費用,一定頻次的血氣監測、抗生素等治療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這讓整個ICU治療費用隨之增加。

高檔機型仍靠進口

隨著國內醫療體制的改革,國內基層醫院設備升級,對高質量、功能多的醫療器械需求持續增長。作為高端醫療器械的代表,醫用呼吸機需求量隨之上升。

根據上述《中國醫療器械信息》相關文章,每家省級以上醫院的呼吸機配置量應為50-100台,總量約在35000台以上。市級和部分縣級醫院的單家億元呼吸機配置量應在20-40台,總量在40000台以上。AI財經社了解到,呼吸機使用年限超過7年以上時,呼吸機的各部件會發生老化,各醫院也需及時更新配件或設備。

另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呼吸機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8年國內醫用呼吸機需求量約14700台,同比增長14.8%。醫用呼吸機生產商博毅雅中國區總經理李巍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8年國內無創呼吸機的採購量在8000台左右,目前的保有量約在80000台以內。

各公立醫療機構一般使用財政資金和自有資金採購呼吸機。AI財經社在中國政府採購網上的多項呼吸機採購招標公告中看到,由於地區不同、醫療機構等級不同、呼吸機是否進口等差異,醫療機構對於呼吸機的採購預算差別較大。

以無創呼吸機採購為例,某鎮中心衛生院的採購預算為95000元/台,某三級甲等醫院的採購預算為90000元/台,某二級甲等醫院的進口無創呼吸機預算單價為218000元。

國內呼吸機研發和相關產業起步較晚。直至20世紀90年代,國產呼吸機廠商才逐步加大研發力度。目前,國內生產的呼吸機機型多為中低檔呼吸機,進口的國外呼吸機多為高檔機型。

新冠疫情期間,呼吸機的採購流程也被按下了加速鍵。根據財政部1月26日發布的“關於疫情防控採購便利化的通知”,採購部門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疫情防控相關貨物、工程和服務的,建立採購“綠色通道”,可不執行政府採購法規定的方式和程序,採購進口物資無需審批。

現在生產呼吸機有多難?

由於新冠重症、危重症病人急需吸氧,疫情使得呼吸機成為急需的防控物資之一,呼吸機需求量也直線上升。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工作人員向AI財經社表示,疫情初期,協會負責聯繫、統計各會員部門(醫療器械廠商)的產品情況,匯總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醫學裝備目錄》上報至工信部等相關部門。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的消息,截至3月3日,已有14000余台無創呼吸機,2900余台有創呼吸機調往湖北。

實際上,由於呼吸機供不應求,需求缺口也為企業帶來了新機會,部分此前生產家用呼吸機產品的醫療器械廠商,已在疫情期間轉入醫用呼吸機市場。據健康界報導,有上市公司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表示,在不發生疫情的情況下,無創呼吸機利潤率接近70%。

即使是高利潤率,也無法在短期內轉化為產能。有業內人士向AI財經社表示,由於醫用呼吸機核心零組件如渦輪和傳感器等依賴進口,疫情期間如何解決貨源供應問題,是國產廠家亟需考量的。《中國當代醫藥》中“呼吸機的使用現狀與管理”一文中也提到,呼吸機的氧電池、流量傳感器以及空壓乾燥棒屬於易損耗零組件,需要定時進行更換,否則可造成氧濃度及流量監測失靈。

對此,呼吸機制造商魚躍醫療表示,雖然已做了供應鏈穩定和拓展的工作,但呼吸機產能目前仍受製於上遊廠商原材料的供應鏈。

產能趕不上急速增長的需求已是現實。3月26日,呼吸機生產商邁瑞醫療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已大幅提升院用有創呼吸機的產量,目前每日產量為數十台。但邁瑞醫療同時也表示,單從訂單來看,已遠超全球市場現有容量,短時間內難以滿足所有需求。

有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相關人士向AI財經社坦言,“最近忙得底朝天”。該公司近兩周接到了來自多個國家的呼吸機訂單,但製約在於,在公司工人已滿負荷工作的情況下,能多快把產品生產出來。據了解,該公司的研發人員現在也已上了生產線。

除了國內企業轉產醫用呼吸機以外,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爆發,多國均面臨呼吸機供應緊缺的情況。目前,已有多家製造業公司主動請纓,計劃大規模增產呼吸機。

據外媒報導,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已宣布與白宮方面探討轉產呼吸機等醫療設備的可能性,邁凱倫、本田、豐田等也宣布將研究製造呼吸機。此外,英國政府正在評估多個呼吸機生產方案,其中包括英國戴森公司的轉產方案,以及由包括空客、西門子在內的數家航空、汽車和醫療設備企業等聯合體提出的生產方案。

特斯拉CEO馬斯克也表示,特斯拉也願意加入生產呼吸機的隊伍,“雖然無法馬上生產出來,但(呼吸機)並不難造。”馬斯克稱,特斯拉可以生產擁有暖通空調系統的汽車,SpaceX則製造了配有生命支持系統的宇宙飛船,因此製造呼吸機並不困難;並表示自己已和醫療廠商美敦力(Medtronic)探討了呼吸機制造。

但轉產並非一日之舉。英國麻醉器械生產廠商攀龍公司員工認為,製造新醫療設備通常需要2-3年的開發時間,讓其他公司轉產呼吸機並不現實。

作為高端醫療器械,呼吸機的生產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包括用於監測患者呼吸狀況的氣體流量傳感器、用於測量呼吸壓力的壓力傳感器、用於監測生命體征的壓電薄膜等多種高精度零配件。

此外,也不是所有公司都有條件擴產能。據外媒報導,美國一家呼吸機生產商Allied Healthcare Products近日表示,公司目前的產能為1000台/年,但至少需要8個月的時間才可能提高產能。對於海外生產商來說,中國出口零配件的足量供應同樣是保證產能的重要條件。在既成的全球化供應鏈下,每個鏈條都至為關鍵。

就算是頗為“神棍”的馬斯克,也無法短時間內改造生產線或是增產零配件,要想解燃眉之急,或許只能先買再產。近日,馬斯克表示,已從中國購買了1255台經過FDA認證的呼吸機,空運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現已捐助給當地醫院。

目前,海外訂單已成為國產呼吸機廠家的主要訂單來源。據《參考消息》報導,由於國外需求大幅增長,國內所有的呼吸機廠家已達到產能極限。有醫療器械廠家表示,公司的許多訂單來自各國政府。

文 | AI財經社 王燦

編 | 鹿鳴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AI財經社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