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代轟動全國的冒佔學籍之爭

之地

文地

理.故鄉

——點擊播放音樂——

近年各地寄讀與冒認學籍,引發教育資源配置諸多討論。尤其後者,譬如西藏、新疆、寧夏、青海、內蒙、北京的高考錄取線,就對山東、河北的考生有利,區別僅在於學籍,這是盡人皆知的,所以有關係的就借此東風,佔了便宜。其實這個問題古代也有,清代古田與屏南的學籍之爭,就影響很大,由於事涉教育公平,最後還要乾隆皇帝出面熄火。

建縣之前,屏南文教極其落後

分縣之前,古田縣學雖向全縣,但“凡屬屏界從未有列名膠庠者”,由於“離古窎遠,應試維艱,故讀書者少。”屏南建縣後,但主事者鑒於本地讀書人少,將古邑生員分撥一半附寄屏南,且“不按氏族裡居,而止按昭穆”,“一家之中父分古邑,則子分屏南;兄分屏南,則弟分古邑”,埋下隱患。由於屏南文教初興易考取,古田生員大量佔用屏南學額,如過去參考不過四五百人,分縣後反有六百八十餘,若不及時遏止,勢必盡歸古田。屏南民眾對資源外流,自然甚感不平,矛盾激化,遂爆發兩縣曠日持久的爭學籍案,轟動全國各省,乃至上達乾隆皇帝。

閩東北深山蠻荒日久,往往民不識有官長

沈鍾赴任前夕,先到古田接官印,士紳即來拜見,力陳兩縣原屬一邑,應予通考,履任後更意識到若實行通考,名額仍為古田所佔,決不可行。為尋求省府支持,兩縣考生紛紛訐控,沈鍾也再四具詳,可惜撫憲已批飭通考,勢不可遏,古田童生又賄通府吏,脅令補試。屏南民眾聞之,群情激奮,幾百人手持鋤耙,圍繞縣門,日則裹飯而食,夜則燔松以守,遠近都民亦聞風而至,人數激增,必欲盡殲古田考生。幸氣象惡劣,大雨連綿三日不止,沈鍾得以輾轉示期,以緩其勢,並將之前擬好編號分進建議,具摺通稟,得到各憲讚同。等到批摺一到,沈就“密傳首事者以示之”,民眾才漸漸散去。

屏南小梨洋,清代名將甘國寶故居

事態暫告平息後,閩浙總督赫玉麟根據沈鍾建議,於乾隆元年(1736年)十二月十二上疏朝廷,聲稱若屏南新進之生,與古田撥出之生同考,恐屏邑新生未必名列在前,不得補廩,未免廩保無人。請求將屏邑生員分屏字、寄字號考試,輪班補廩。待屏南人文日盛,再允許寄籍生員回籍,雍正帝依議。

全球僅存的降龍村明教活態遺存

但僅過數月,屏籍生員周天麟等向沈鍾僉呈:“屏邑文武新進俱已有人,籲願將從前分撥古邑之生員,仍複改歸古學。”沈鍾據此再次請示督、撫、學三院藩司,赫玉麟認為甚妥,只是“甫經題定之案,未便即行紛更,仰侯督撫兩院批示錄報檄。”雖難如願,但沈鍾認為不過略遲數年,便可援議再請,因此將其附錄於縣志,以便將來考證。

世事落滿塵埃,山村依舊寂靜

雖經高層議定,學籍之爭仍未平息。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福建學政汪新奏稱:屏南系古田分設,原議每學額進童生各八名,廩增各十名,嗣因屏南童生稀少,複議準古田童生寄屏考取,額進四名,廩增五名,即於卷面注正寄屏字樣。查寄籍考試,易致滋弊,請將古田升為中學,歲科兩試,各取進十二名,廩增各十五名。屏南改小學,取進四名,廩增各五名,作為定額,應如所請。再查古屏二縣廩生,從前系兩縣輪流,二年一貢,今分隸各學,古田應改為三年一貢,屏南四年一貢。乾隆帝批語從之。至此屏南近半學額被劃予古田,未能如願。

如此詩意的棲居,恰是最深的鄉愁

未分縣前,屏南學子受地理環境製約,難與古田籍學子競爭,只能另謀出路。分縣後,屏南士子擺脫跋涉之苦,也從教育資源重新分配獲得機遇,籍此進取,在科考上有所斬獲,故樂衷讀書,地方文風漸興。然而學籍劃分不清,資源被外人佔有,加上自身薄弱,尋求上層合法性支持處於下風。在訴求無效情況下,便有地方精英召集民眾,以武力抗爭非常規手段,進行利益訴求,幾釀民亂。

看到這張圖,我又懷念漈下古村了

沈鍾蒞任之前,朱、馬兩位縣令均以古田令兼任,且未領縣印,為屏南利益考慮不足。如兩縣學籍之所以混淆,官方解釋是屏邑學子少,沈鍾則認為是早留通考余地,“是先令為諸生所賣”,但亦有可能是兩縣令考慮古田利益所致,沈鍾被視為屏南首任縣令,在整個爭籍事件中,不斷為屏邑爭取利益。之所以如此,在於他認為“治民之要,莫先乎教養。若屏則教尤為急務。故爭籍一案,不特再三陳請,力為挽回者,此非私厚於屏民,實一非此不足以轉移習俗也。今遠近各都鹹知讀書向化,識者始歸功於予,而抑知當兩縣紛爭時,人情洶洶,予早已置一官於度外矣”,擲地有聲,可謂感人至深!

扎根於屏南的教育家、思想家林正碌

沈鍾諸般舉措均可見對文教之重視,剛到任即籌建義學,延師教誨,且每月封題分發各都,令生童將試卷匯繳,評定後再領回閱讀,還捐俸五百餘兩,以興建義學及文昌帝廟,屏南人極為感激,為其樹《大恩主沈公鼎建義學功德碑記》,稱“以振興文教為念,首杜冒籍,詳分屏寄字號,歲科兩試,入膠庠者若而人,皆公之賜也。”至此學風漸起。《屏南縣志》載:“開縣之初,讀書頗少,此一時也。張氏叔侄中進士發甲之後,城鄉遠近,弦誦之聲,洋洋盈耳,可謂盛矣。”此叔侄指張方車、張正元,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此時距開縣已百餘年矣。

作者:歐陽瑾

一個村莊的記憶,一座古城的往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