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渤海地區排查入海排汙口 要求3年實現工業排汙穩定達標

“油池子”“尿盆子”,這是業內人士給渤海的比喻。被遼寧、河北、天津、山東陸地三面環抱的渤海,目前正面臨著空前巨大的汙染壓力。

“要把向渤海排汙的每一個‘口子’都查清楚,確保一個不漏。”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生態環境部今天通報,渤海地區入海排汙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11日啟動,將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無人船監測以及智能機器人探測等先進技術手段,徹查渤海排汙口。

生態環境部表示,按照邊排查、邊監測的原則,制定入海排汙口監測計劃,把水質情況“測明白”。對監測發現排汙問題突出的排汙口進行溯源,查清汙水的來龍去脈,厘清排汙責任。按“一口一策”原則,科學合理地確定入海排汙口整治方案,並有序推進。

環渤海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迅速的區域之一,已形成遼東半島、京津唐和山東半島三大城市群,而且,遼寧沿海經濟帶、天津濱海新區、河北沿海地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均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資料顯示,長期以來,每年有大量的陸源汙水和汙染物隨水流進入渤海。數據顯示,進入渤海的年汙水量達28億噸,佔全國排汙水量的32%。其中天津市入海汙水量有10億~11億噸,北京有3億噸。各類汙染物質70多萬噸,佔全國入海汙染物質總量的47.7%,使渤海成為了一個人工納汙池和天然垃圾場。

以遼東灣、渤海灣和萊州灣的汙染最為嚴重,“三灣”的汙染量佔整個渤海汙染總量的92%。汙染物主要有無機氮、無機磷、石油類和耗氧有機物,此外還有重金屬。

海水汙染嚴重影響漁業生產。圖為河北省灤南縣北堡村村民周建興夫婦在灘塗上撈水產。攝影/章軻

2018年12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要求通過三年綜合治理,大幅降低陸源汙染物入海量,實現工業直排海汙染源穩定達標排放。

行動計劃確定,通過三年綜合治理,大幅降低陸源汙染物入海量,明顯減少入海河流劣Ⅴ類水體;實現工業直排海汙染源穩定達標排放;完成非法和設定不合理入海排汙口的清理;構建和完善港口、船舶、養殖活動及垃圾汙染防治體系;實施最嚴格的圍填海管控,持續改善海岸帶生態功能,逐步恢復漁業資源;加強和提升環境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到2020年,使渤海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水質)比例達到73%左右。

在工業直排海汙染源排放方面,行動計劃要求,提高汙(廢)水處理能力,保證汙(廢)水處理設施運行有效性和穩定性,督促工業直排海汙染源全面穩定達標排放。工業集聚區汙(廢)水集中處理設施執行國家排放標準中相關限值。

該行動計劃涉及渤海全海區、環渤海的遼寧省、河北省、山東省和天津市“三省一市”,包括“1+12”沿海城市,即天津市和其他12個沿海地級及以上城市(大連市、營口市、盤錦市、錦州市、葫蘆島市、秦皇島市、唐山市、滄州市、濱州市、東營市、濰坊市、煙台市)。

據悉,三省一市根據當地水質狀況和治理需求,確定沿海城市執行國家排放標準中水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行業、指標和時限。2019年6月底前,沿海城市制定不達標工業直排海汙染源全面穩定達標排放改造方案。2020年7月起,工業直排海汙染源實現穩定達標排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