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蘋果推出信用卡不是在給銀行添亂,而是在幫助它們

騰訊證券8月23日訊,《富比士》雜誌刊登了一篇由該媒體資深撰稿人弗朗西斯-科波拉(Francis Coppola)撰寫的題為《蘋果不是在給銀行添亂,而是在幫助他們》的評論文章,內容摘要如下:

《金融時報》的一篇文章指出,“矽谷正在吃掉銀行業的午餐”,像蘋果這樣的科技公司將接手傳統意義上來講是由銀行來提供的服務,其中包括信用卡、外匯、貸款和支付服務。儘管這篇文章承認,科技公司早在10年前就開始談論這個話題,但實際上並沒有取得進展:

對於整個金融科技行業而言,一個令人十分尷尬的事實是:儘管在過去的十年間信貸環境有利,且銀行業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的復甦努力受阻,但是金融科技行業始終未能在核心銀行活動中佔據重要份額。

現在,事情正在轉向對銀行業有利的一面。銀行不再受不良資產負債表和巨額罰款的約束。儘管利率處於歷史低位,但持續走強的美元已略微收緊了全球信貸環境。世界各地的經濟都在放緩增長。

實際上是銀行發行的

儘管如此,我們仍認為科技公司即將給銀行業帶來的顛覆,將超過在過去10年裡所能達到的程度。

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讓我們持有如此樂觀的觀點?

蘋果旗下虛擬信用卡Apple Card,就是個最明顯的例子。《金融時報》的文章指出,Apple Card是iPhone上的一個虛擬界面,將對應一張虛擬卡,並沒有傳統的信用卡卡號,可以在任何支持Apple Pay付款的實體門市或線上商城使用,可幫助追蹤用戶的消費情況。

這是《金融時報》的說法,蘋果又是如何描述Apple Card的?

蘋果指出,Apple Card是信用卡,而非“虛擬界面”。所謂“信用卡”,顧名思義,就是在用這張卡來購物時用戶所使用的信用額度。蘋果的信用卡可能很花哨(也很脆弱),但它的背後是一種標準的信用工具,就像其他所有的信用卡一樣。

問題在於,誰發行了這種信用工具?

信用卡的信用額度是由銀行來提供的。在某些情況下,信用卡可能是由零售商發行的,但實際的發行方還是銀行。即便是像沃爾瑪這樣的零售巨頭,雖然擁有足夠提供信用額度的資產負債表,但是也沒有獨立發行的信用卡。沃爾瑪的信用卡是由在線銀行Synchrony發行的。事實上,Synchrony曾發行了115多種品牌信用卡,其中包括Paypal的信用卡,亞馬遜Prime專用賒購卡,以及德士古和雪佛龍的燃料卡。

Apple Card的行銷口號是“由蘋果創造,而非銀行”。很多人認為,這款信用卡的信用額度是由蘋果提供的。如果真是如此,那麽Apple Card將具有開創性,標誌著蘋果已經成為銀行。如此財大氣粗的一家銀行,的確是在吃其他現有銀行的午餐。

但是,令人傷心的是,Apple Card的行銷口號存在誤導性。這張被稱為“有蘋果創造,而非銀行”的信用卡,實際上是由銀行發行的。

高盛想利用蘋果的優勢

你可能會認為,蘋果至少會與一家思路敏捷的金融科技公司結成合作夥伴關係,後者在做類似銀行的事情的同時,基本上避免了類似銀行的監管。如此一來,蘋果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宣稱自己的信用卡不是由銀行創造的,儘管這並不意味著銀行不會參與其中——畢竟,金融科技公司本身必須利用銀行來獲得主流支付服務,而這些服務對信用卡來說至關重要。

但是,蘋果沒有選擇同行,而是選擇了全球最大銀行中的一家——被冠以“吸血鬼烏賊”稱號的高盛集團。

你或許還記得,美國參議院曾指責高盛集團誤導客戶、操縱市場。當然,這已經是10年前的事情了,當時高盛還是一家在美國銀行監管機構的看不到的地方進行暗中運作的投資銀行。如今,這家投資銀行已經聲名狼藉,“影子”業務的回報也大不如從前,同時該行正在努力將自己重塑為一家(受監管的)零售銀行。

高盛旗下在線Marcus儲蓄產品和無抵押個人貸款針對的是零售客戶。目前,該行也在提供個人信用卡服務。

時光倒回到2009年,當時全球正處於金融危機之中,滾石雜誌專欄作家馬特-泰比(Matt Taibbi)說了一句著名的話,稱無處不在的高盛是“一隻纏繞在人臉上的巨型吸血烏賊,無情地把吸血觸手伸進任何有金錢味道的地方”。

蘋果肯定是聞到了金錢的味道,而且是味道很濃厚。

高盛正在大舉進軍零售存款和貸款業務,這是銀行業務中獲得政府支持最多的部分。CNN發布的數據顯示,高盛已經通過Marcus產品貸出了47.5億美元的個人貸款,其中13%流向了FICO評分低於660分的客戶。FICO分數低於660分的客戶,通常被認為是“次級”金融產品級別的客戶。

CNN還指出,蘋果發布了一則信息,聲稱信用評分較低的人如果符合其他標準,也能獲得Apple Pay卡。據推測,蘋果在發布這則信息之前,已經獲得了高盛的許可。到目前為止,高盛似乎隻向蘋果的客戶銷售信用卡。

《金融時報》將Apple Card作為科技公司即將顛覆銀行業的證據,顯然是不對的。由美國主要銀行發行的品牌信用卡,不會威脅到銀行在信用卡行業的主導地位,只是對該行業進行了重新分配。很明顯,高盛希望利用蘋果向該公司旗下產品的忠實用戶交叉銷售服務的能力,“狼吞虎咽”地吞下其他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在這一點上,蘋果的確可以幫到高盛。

如果蘋果用戶開始把Apple Card當作是自己首先的支付方式,高盛可能很快就會佔領個人信用卡市場的很大一部分。毫無疑問,這就是高盛的目標。

我們應該擔心的不是金融科技公司顛覆銀行業,而是蘋果等科技巨頭能夠賦予他們所選擇的合作銀行多大力量。(米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