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是幾千年經驗的積累

關於「中醫」,即中醫,在中國知識界有一個相當普遍的修辭。總體思路如下:

陰陽理論已經過時,但中醫是一種醫學經驗。自從神農品嚐了這種藥草,中藥已經積累了數千年的實踐成果。中醫藥是一個內容豐富,價值寶貴的寶庫。

此外,許多人提倡「廢除醫學」。

「廢物體檢」是個好主意。令人遺憾的是,藥物測試的結果使「數千年經驗積累」有些毫無準備。

中醫試驗慘淡的歷史

在當代醫學史上,中醫藥已經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藥物測試」。

第一次始於1958年。

1961年,在中國生理科學學會藥理學系第一屆學術研討會上,參加醫學檢驗的中醫從業者拒絕承認:

負面結果更多,結果肯定更少。許多聲稱在臨床報告中有效的處方尚未在動物實驗中得到證實。 「我們部門做的大部分中藥篩查工作都是陰性的(註:不能證明有效),少數是陽性結果」,「使用觀察血管脆性,凝血時間等方法研究中藥止血」 ,很難得出積極的結論......

當然,會議上的中醫師拒絕將「缺乏實驗確認」與「中醫本身無效」等同起來。

在會上,他們集中精力攻擊現代醫學的「藥學」方法,這種方法不適合中醫。原因在於「西醫很難理解許多中醫理論......目前的一些實驗方法難以反映中醫的真正藥理作用。」

他們強烈主張以「臨床療效」取代「動物實驗」和「雙盲實驗」,作為判斷中藥是否有效的依據。眾所周知,「動物實驗」和「雙盲實驗」的所謂「臨床療效」是不能通過的。它通常是一種幻覺(例如患者的自我修復)。

第二次全國性的「藥物測試」始於1971年。

根據吳新生的「共和國首席衛生保健專家」一書,該藥物檢測運動的起源是:「毛澤東晚年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 1970年11月,在周恩來總理的個人安排中。接下來,衛生部將帶頭呼籲國家醫療系統開展科學研究活動,以克服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

所以,不難想像它的規模。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975年,全國共派出醫務人員近30萬人,臨床用藥人數超過440萬人。

但結果同樣令人遺憾。中醫盧光宇不情願地承認:

1971年,在全國範圍內對慢性支氣管炎進行中醫篩查,針對「咳嗽,哮喘,痰濕,炎症」,篩選出18種中草藥用於止咳,定喘,化痰,消炎,但經不起考驗時間和實踐。一百多年來,從麻黃鹼中不到60種化學藥物已成功提取並與中藥分離。

為什麼「有數千年經驗積累」,「藥物測試」的結果如此黯淡?

問題出在哪兒?

低效的「積累」

原因其實很簡單:「千年」的長時間跨度很容易讓人產生最終「積累」必須特彆強大的錯覺。眾所周知,「經驗積累」有兩個重要的先決條件:

(1)可以測試「經驗」的真實性。

(2)「經驗積累」的渠道非常順暢。

遺憾的是,這兩個前提在漫長的「千禧年」中並不存在。這直接導致了中醫經驗的積累,長期以來一直處於非常低效的狀態。

特別是:

(3)被證明有效的「治療經驗」首先需要大量的臨床病例;然後需要採用「雙盲實驗」方法來消除其他因素的干擾,尤其是主觀偏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