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慧燈小故事:我這次離開,是否還有歸來

雖然現在我們得到了人身,但它不是常住不滅的。

關於無常隨時可能到來的道理雖然人們都能理解,但將它深植內心的卻不多,因此,我們總是蹉跎時光,把寶貴生命浪費在無意義的妄想和瑣事上。而很多高僧大德和我們恰恰相反,他們時時刻刻都在修無常,無常的觀念成了修行的強大動力。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接下來慈誠羅珠堪布就講了一個修行人的小故事。

喀拉巴格西和一叢荊棘

以前有一位格西名叫喀拉巴,他是個修行人,他修行的山洞至今仍在。在此山洞口有一叢荊棘,每次出去時,他的衣服就會被掛在荊棘上,進山洞時也是這樣,進出都很不方便。一次,他準備把荊棘砍掉,此念一出他轉而又想:“我出去以後,到底還回不回得來?”他沒有把握,“如果再也回不來,砍掉荊棘有什麽用?我最好利用這時間好好修行才對,為什麽要去做這些無聊的事?”進山洞時他還是被荊棘掛到,又想把它砍掉,此時另外一個念頭出來了,“我進去打坐後,到底還會不會出門?如果不出門,砍它也是無聊,乾脆不管它,多修點法才有意義”。他就這樣在此山洞修了九年,都已經成就了,洞口的荊棘還沒有砍掉。這些高僧大德就是這樣對待世間瑣事的。

——本故事摘自《慧燈之光(二)》:

《壽命無常》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任何人都知道自己肯定要死,對此沒人會有異議,但同時很多人天生會有這樣一種感覺,認為雖然我會死,但我還能活很長時間,再過二三十年、四五十年都死不了,雖然這個想法沒有任何理由。你有沒有把握明天還活著?有沒有把握下個月還活著?沒有。然而我們卻不願意這樣想,總希望活得久一點,便隨此欲望而產生這樣的觀點:我可能還會活很久,但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想法。

無論從微觀還是從宏觀來看,一切都在變化當中。一切物質,不論身外或身內的,都不離變化。所謂的身體、生命,隨時都可能毀滅。

知道這些有何用處?這就是修行的動力。“哦!人身是這樣難得,得了以後又是那麽容易丟失,我已經有了這樣的人身,可以做到很多事情,那麽我現在一定要去做!如果不做的話,明天、後天、下個月或者明年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誰都沒有把握。趁有能力的時候,要做的事就馬上去做。”我們會有這樣的念頭。除非是對現世非常貪戀或非常愚蠢的人,才會對這些無動於衷。他只要吃得飽、穿得暖、玩得好,便別無所求,其他的都無所謂,然而事到臨頭的時候,他就不會無所謂了,到那時卻一點兒辦法都沒有。有智慧的人看到未來將要面臨的痛苦,會先做準備,否則將來怎樣去面對呢?如果沒有面對之法,就只有束手待斃,要是有辦法,現在為什麽不做呢?

例如,有些中年人想多掙點兒錢的目的,就是因為考慮到有能力時不存錢,老了孩子們又不照顧,晚年時就會面臨很多困難,所以現在要多攢點兒錢,為未來做一些準備。既然為了今生的下半輩子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們為什麽不為下一世做準備呢?這也是應該的呀!雖然晚年還未到來,可是我們知道它遲早會來,所以現在就要做準備;同理,後世、後世的後世也一定會來,既然會來,為什麽不事先為它做好準備?這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作為在家人,必須要照顧很多人,處理很多世間事務,很難完全效法前輩的行持,但即使這樣,也要適當地修無常,否則就無法進入正行修法。比如,每次進出家門都要這樣思維——出門時要想“我這次出去了就不會回來”,進門時想“這次進來就不會再出去”,但實際上也許會回來,這並無大礙,僅僅這樣想對修行都很有幫助。若不這樣思維,就會覺得“這次出去了肯定會回來”,回來後又想“這次進來了肯定還會出去”,總是這樣就沒有無常的念頭,就會一直認為自己是不會死的,可以永遠在這門裡進進出出。但是總有一天,你出去後便不再回來,或者回來後就再也沒有機會出去,這是一定的。

所以,無常的修法可以賜予我們精進修持的動力,對修行是非常有幫助的。從善根的角度來講,很多人都覺得念佛、燒香、拜佛有很大功德。這些雖然是有功德,但都不如修無常殊勝。佛在經中親口宣說,哪怕是在一彈指的短短時間裡修無常,所得的善根也遠遠超出長期燒香、磕頭的善根。

注:本文根據慈誠羅珠堪布相關開示編輯整理

素材來源:

《慧燈之光(二)》:《壽命無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