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武漢日夜》“傾聽”篇:用盡全力還原真實之聲


1905電影網專稿 “被周迅演唱的主題曲《你真好》唱哭了”“爺爺的收音機一響,眼淚就止不住”“聽見攝影師的呼吸聲,好像自己就在現場”……紀錄電影《武漢日夜》提前場放映後,有很多人提到“聲音”。


周迅獻唱《武漢日夜》主題曲《你真好》


電影的聲音,該是什麽樣?


自電影“有聲”之日起,創作者們就對其進行著無窮的探討與詮釋,它也許意味著真實的現場聲,也許是聲畫錯位的後期聲,也許是強化氛圍的音樂、音響,但不論何種形式,它都有其“表意”內涵。



不同於普通觀眾對於紀錄電影的理解,《武漢日夜》中很多聲音都是後期配音製作而成。聲音的“真”與“假”,為什麽會出現在紀錄電影中?


今日影評》特別邀請紀錄電影《武漢日夜》的聲音指導李丹楓來到演播室,一起“聽聲看電影”。



在特殊的疫情背景下,沒有條件進入錄音團隊,攝影機也被防護服或保鮮膜包裹起來,攝影機和防護服之間摩擦的聲音,遮蓋了應有的人聲。於是,主創團隊只能用“人造”的方式為觀眾還原真實。


“如果觀眾看完《武漢日夜》認為所有聲音都是真的,是我們非常榮幸的一件事”,李丹楓說,“這就是我們做《武漢日夜》最核心的一個點——用最大的力氣去還原真實的聲音”。



在紀錄電影《武漢日夜》聲音製作特輯中,觀眾可以看到配音演員捂住嘴巴、掐著脖子去還原片中病床上爺爺的呼吸聲。這樣一段情感強烈的開篇場景,正是在配音演員和聲音團隊的幫助下,人物情緒得以真實流露,觀眾亦深受感染。


而最讓這個團隊自豪的就是——“如果聲音是一個演員的話,它非常好地完成了塑造角色的工作,又沒有大於影片本身所要傳遞的內容和情感”。



值得關注的是,在紀錄電影《武漢日夜》中所出現的“聲音”,並不只服務於片中人物。


導演、編劇曹金玲做客《今日影評》演播室時,曾提及最讓她印象深刻的聲音處理——紀錄電影《武漢日夜》中保留了鏡頭背後攝影師的呼吸聲。



“我有一個特別感動的點,就是當我覺得聲音不好,著急上火的時候,就聽到了攝影師特別濃重的喘息的聲音,因為他們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拍攝”,而這份“不專業”,正是最觸動曹金玲的點。


“在我們的習慣裡,如果電影裡出現了攝影機的呼吸聲是有問題的,但我們統一的感覺卻是不太希望攝影機作為冷靜的第三人稱視角,因為當你聽到那個呼吸聲,你好像能夠代入到攝影機背後的那個攝影師,體會他們當時感受了什麽”,李丹楓說。



眾所周知,新冠肺炎是與呼吸有關的傳染疾病,呼吸聲似乎就是每個患者的生命線。影片的聲音設計,與現實向呼應,按照三個章節來完成。



第一個章節是“沉寂安靜”的,剛進入疫情狀態,城市生活比較壓抑,整個武漢幾乎沒有什麽人聲。“我們做了一個藝術處理,把所有的鳥叫都去掉了,只為了感受到空氣流動的聲音”,李丹楓說。




第二篇章情緒緊張,故事情節起伏較大。“這一段的聲音設計是通過心髒起搏器去實現的”,李丹楓補充道,“而‘小企鵝’誕生的時候,我們想傳遞給觀眾的是一種生生不息,生命延續的概念”。




第三篇章則是“復甦”,聲音的設計方向則是更多的“人氣”。大家的病慢慢好起來,片中人物王鳳嬌對著鏡頭跳起一段感恩的舞蹈。此處聲音創作者們選擇放棄5.1的製式,把所有的環繞聲全部抽掉,這一場戲裡只剩下音量特別小的手機聲。“我們希望大家能夠更專注地去看銀幕上發生了什麽,因為那個形體和情緒的表達,是百分之一萬真實的”。




至此,《武漢日夜》的動人聲音,你聽懂了嗎?


節目尾聲,紀錄電影《武漢日夜》的聲音指導李丹楓表達了自己參與此次工作的最真實感受。



李丹楓:我覺得我和我的團隊是非常幸運的,能夠參與到這樣一個記錄歷史的工作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人情,感受到了溫暖,感受到了所有人互相之間的支持和牽絆。就像我們在影片裡的一個特別強烈的聲音主題設計——江流聲,它傳遞出的就是一種凝聚。經歷了這一切,大家擰成一股繩,不停地往前流動。對我來說,《武漢日夜》在某種意義上,大於一部電影所能承載的東西。



《今日影評》編導觀察


聽聲看電影,是一個比較獨特的角度來解讀這部影片,在特殊環境限制下,紀錄電影的聲音如何以“假”還“真”,如何通過聲音的手段給觀眾以情感的震撼?聲音指導老師給出了豐富而詳盡的解讀。(彭康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