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多抓魚:線上賣二手書,一場關於理想城邦的實驗

“用戶就是城市的虛擬居民。作為建構者,你需要明確對居民的責任和義務,需要區分你和他們的權限,做好規則的劃分”

本文首發於2019年1月21日南方人物周刊

文 | 本刊記者 陳洋

全文約6069字,細讀大約需要13分鐘

白色緞面襯衣,黑色燈芯絨闊腿褲,腳踏一雙黑色高跟鞋,這是貓助為配合雜誌拍攝,特意搭配的一身“女企業家”形象。相應地,平日裡高高扎起的丸子頭,也被主人優雅地降落到耳根位置。

只是,表演嚴肅的嘗試很快宣告失敗。鏡頭前,即便攝影師幾番努力,試圖引導她呈現某種“沉穩端莊”的姿態,但這位喜穿“袍子”類寬鬆衣著的CEO,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擺出自己最中意的姿勢——兩手叉腰,嘴唇微收,雙眼挑看左前方,驕傲而昂揚,好像背後飄著一面隱形的超人披風。她對這個姿勢的解讀是,“始終思考著什麽壞主意”。

拍攝地點是在“線上二手書平台”多抓魚位於北京大望路電影產業園的辦公室。這裡曾是一片舊廠房,經改造後成為許多文化創意公司的據點。辦公室挑高近6米,分為兩層,不足40名員工(包含實習生)集中在二樓北側,顯得辦公區頗為寬敞。

去年10月國慶假期,多抓魚正是在這裡舉辦了他們的首次“地下書店”活動。每日線上限量發售的門票,幾乎在幾分鐘內就被一搶而空。“小小的300平店面,六天賣出了將近兩萬本書”,7日晚9點,結束營業的貓助在朋友圈貼出了成績單,“因為開了一家自己都很想來上班的公司,和一家自己都很想來購物的商店,最近常常感到很幸福。”

“被喜歡的人喜歡是地球上最高的滿足”

貓助本名魏穎,是“多抓魚”的創始人。“多抓魚”的名字源於法語單詞“Déjà vu”(意為即視感)。不同於孔夫子、閑魚,成立於2017年5月的多抓魚採用的是“C2B2C”模式,即平台從用戶手中收書,經由統一消毒、翻新、封裝、定價後銷售,希望通過標準化方式解決二手書買賣中長期存在的交易信用和效率問題,主張“真正的好書值得被閱讀兩次”,“促進優質書籍循環”。

今年1月,多抓魚被單向街授予“年度新聲”稱號,頒獎詞中寫道,“多抓魚是二手書市場裡獨特的存在。在這個過度消費的時代,多抓魚成功地割除了書與人的無所適從,保留了它作為一種特殊文化商品的情感和價值,這種價值不來自收藏,不來自裝飾,是一種樸素和實際的應用,只有在閱讀和分享中才能被喚醒。”

不過,撇除意義的花邊,對於許多“用腳投票”的用戶來說,除了受到許多作家、大V早期“自來水般”推薦的感召,最直觀的感觸,或許是其依托社區而呈現出的某種獨特氣質。

根據多抓魚公布的數據,其平台上30歲以下的買家約佔四分之三。這個年輕的社區表現出了與大眾圖書市場截然不同的閱讀旨趣。在“2018多抓魚年度作家和圖書榜單”中,年度暢銷作家前三甲依次花落余英時、東野圭吾、村上春樹,而韓寒、安妮寶貝、蔡康永、笛安等暢銷作家的作品,則淪為滯銷品。一檔名為“忽左忽右”的節目對此給出了一個有意思的評價,即多抓魚的榜單或許引入了一個新的文學評論指標:“作家是不是耐用品”——另一場超越時空的殘酷競技。

在創辦多抓魚前,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的貓助曾任職知乎市場總監。合夥人陳拓則歷任知乎商業產品負責人、豆瓣社區開發負責人。因此,所謂的“文藝”、“情懷”成了部分圍觀者對多抓魚最直接的聯想。似乎,故事的表殼即是一群愛看書、愛逛二手店的文藝青年,搭建了一個新的文藝社區。

只是這次,“文藝”並沒有對應“冷僻”。從階段性結果上看,雖然涉足二手書買賣的大小玩家越來越多,但在這輪隨“循環經濟”等概念興起的創業潮中,多抓魚仍是佼佼者。據公開資訊,多抓魚在2017年獲得經緯中國等多家機構的3000萬元A輪融資後,又在2018年5月獲得來自騰訊領投的B輪融資。

不過,某種程度上,“社區前輩”豆瓣和知乎在商業化上的“溫吞”,還是成了很多人描繪多抓魚未來邊界的參照系。去年11月,一篇由貓助執筆的題為“沒有用也沒關係”的推送裡,她聊到了自己對“短期商業目標裡看起來‘沒什麽用’”這類事情的執著。在她看來,比起完成KPI,更珍貴的是能做一些即便“無法衡量”也能“令用戶暗暗喜愛”的東西。

文後,一條獲得203個讚的留言寫道,“多抓魚這樣的公司注定無法成為超級大公司,畢竟喜歡讀書的人隻佔人類的一小部分……讓愛你們的人類更愛你們就夠了。”貓助的回復是,“被喜歡的人喜歡是地球上最高的滿足。”

但此刻,坐在長條木桌對面,擁有充足表達時間的貓助,一個不願被定義為“賣情懷”的“正經商業公司”的leader,會如何看待其中的對立統一呢?

她覺得“能否做大”這個問題需要拆解成兩個部分。如果從公司規模來看,拿到騰訊B輪融資時,多抓魚僅有15名員工,而截至2018年年末,公司員工也只有28人,“平均一個月進1.5個人左右”,這確實不會是一個“迅速膨脹”的公司;另一個角度則是用戶規模,“就看到底有多少人認可你的模式,值得你服務,如果不認可,也不要強扭。”在她看來,循環經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自然而然的結果,“我們最關注的是服務的品質和效率、用戶的口碑,至於有多少人用你,那就是人口結構決定的。”

“佛系”背後,貓助也很明確,規模化是生存的必然。“你沒有足夠大的規模,沒有足夠多的數據支撐,你要依據什麽標準判斷一本書收與不收,以及什麽樣的收購價格和銷售價格是合理的。如果你需要用戶等很久,他很可能就走了;同時,你只有規模大了,才能實現物流、倉儲、翻新的自動化,進而降低成本。”

這並不矛盾。相比“二手書”這一垂直領域,貓助真正看中的是“耐用消費品循環”的大市場。“我首先想清楚了什麽東西適合循環,一定是耐用消費品,而後在這個概念下,哪個品類最適合初創團隊入手,對於最初一窮二白的我們來說,書是最好的品類。我們團隊都喜歡讀書,用戶是我們熟悉的群體,同時書的資訊開放,處理流程相對簡單,而且在以往的二手市場裡,書交易的頻次一直很高。”

選定品類只是第一步,如何在產品起步階段,搭建起合適的社區氛圍是生死攸關的第二步。某種程度上,起步於“文藝”圈層,既有團隊自身背景的原因,又是當時社區內容尚不豐富狀態下的必然選擇。

“你可以想象,如果你的社區裡只有一百人,你必須保證這一百人是有共性的,他們之間的交易才有效率。早期的時候,我們收到的書很多不太好,如果那時候我們沒有及時采取措施,將用戶很好地圈定出來,可能會一直收不到好書,那你對這件事情的信心一下子就被衝垮了。”

相應地,貓助從不打算把多抓魚打造成一個窄眾的平台。在她看來,社區的本質在於由用戶提供內容,當平台的內容不足,無法支撐你依據興趣標簽對用戶進行群落劃分時,單一的社區氛圍很重要。但當你的用戶基數到了十萬、百萬,情況就不一樣了;平台會發展為一個松散的網狀組織,可以支撐起不同的興趣集群,集群的內部交換會讓社區氣質變得更多元。

貓助覺得,這是社區演進必須面臨的問題。“無論是知乎,還是豆瓣,很多優秀社區都屬於互聯網免費模式——獲取流量,然後販賣廣告。但他們的問題在於,產品的顛覆性不夠,無法吸納形形色色的消費者,這就導致他們在售賣流量上非常局限。最後就會被一些大眾平台贏家通吃。”

所以,一個典型的問題在於——當你創造的價值和業務模式達到了它的極限人群後,增量從哪裡來?“當你追求無限的增量,又沒有能力在已有的人群裡挖掘新的需求,就只能打開,向外獲取增量。這個過程就會有人非常痛苦。他會發現,原本在自己看來很重要的東西,對於新的增量群體來說,毫無價值。”

社區因用戶增多而面目模糊,似乎是增長悖論帶來的遺憾後果,但貓助認為,只要找到了合適的黏性標簽,用戶範圍的擴大,也意味著不同的小眾需求都更容易得到滿足。“所謂的‘用戶下沉’是指,以前沒有人買《新概念》,現在《新概念》也可以賣得很好了。賣家可以賣的書更多了,對大家來說,肯定是好事。”

不過,她並不認為目前中國幾家優質社區的生存狀態,是可以用“成功”或者“失敗”去簡單定義的,這取決於社區創始人想要什麽。

在她看來,關於“變現能力”的爭議,其實是一個利益衝突問題,“投資人都是有账期的,他追求在確定期限裡面獲得回報;但是對於創業者來說,是沒有終結性成功的。你會說今天的睡眠很成功,但你不會用生命的一部分去說成不成功。”

為了更大的世界

作為生命的一部分,多抓魚對於貓助的意義,很大程度上正是一場關於理想城邦的實驗。

“組建一個線上社區,就是搭建一個理想城邦,用戶就是城市的虛擬居民。作為建構者,你需要明確對居民的責任和義務,需要區分你和他們的權限,做好規則的劃分。”

作為城邦的底層架構師,貓助同樣有自己的“私心”。除了職業生涯的打磨,作為一個思維觸角茂密而敏感的人,這更多源於她在綿延流淌的人生中,對價值、世界等本源問題的持續思考。

出生在遼寧丹東的她,是在姥爺家長大的。姥爺喜歡跟人辯論,小學開始,孫女貓助就成了姥爺最頻繁的辯論對象。祖孫二人的辯題十分隨機,從生活瑣碎到道教起源,幾乎什麽事情,姥爺都能找到反駁貓助的理由,“他會故意指出我表達中的邏輯漏洞,讓我跟他辯論。”

五年級時,姥爺送了她一本《蘇菲的世界》,這成了她的哲學入門書。“其實那麽小,是不太會有真正的知識積累的,”但這種“訓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貓助看待世界的方式,對思維漫遊的熱衷或許就是那時開始形成的。

貓助就讀的高中位於丹東市區的一座山上,因為被傳很“靈”,許多宗教扎堆於此。“跟我們學校一牆之隔的是一座寺廟,寺廟旁是一座天主教堂,周圍還分布著尼姑庵和道觀。有時候我們上體育課,就是從學校跑到廟裡。”

頻繁接觸後,貓助跟和尚、道士、嬤嬤都很熟。在他們的推薦下,貓助會去翻看教義、佛經。雖然大多數時候,她都處於半懂半不懂的狀態,但這還是激發了她去思考一些本質的問題,“比如上帝是誰,到底有沒有神,又比如我們為什麽要學習……”

不過,對於尚未走出校園的貓助,相比宗教的撞擊,這裡更多提供的是令思考者迷戀的靜謐。“有一天,學校放學後,我一個人跑到廟裡,靠著圍牆坐下。眼前是一棵特別大的銀杏樹,可能有一兩百年了。我就想,清朝的時候,會不會也有人像我一樣,在這坐著看星星;會不會遠古時期的恐龍,也在這裡看星星。”

這種隨時隨地無邊際的冥想習慣延續至今,她會覺得相比繁瑣的日常事物,這種獨自的發呆或放空才是人生最有意義的時刻。

自然,貓助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從成績上可能是;從行為上,老師就會覺得我是個很壞的學生,因為我早上起不來,會經常曠課。”

貓助在高中的朋友大多是美術生,“因為美術生可以逃出體制,自成一派,相處起來比較舒服自在。”作為一個從小自我認可度很高的人,她很早就意識到了教育體制的問題,本應該讓每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獨特的地方,卻往往用一維的方式去判定所謂的“好壞”。

這種觀念被她嘗試著融入多抓魚的日常管理中。在多抓魚,員工沒有固定的職位,調崗很頻繁,一切都是為了讓他們找到更適合發揮能力的崗位。“績效其實代表的是你完成的工作是否符合預期,但你完成的效果和能力是沒有關係的。”而更廣闊的實驗場所正是被多抓魚小心引導和呵護的社區,在這個由她創造的思維原野上,她一邊輸出,一面接納。

對貓助來說,在已經過去的“波瀾壯闊的一年”裡,最大的收獲是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我會覺得自己原來的認知是很狹隘的。當你真正開始明白你不是世界的主角時,這個衝擊是最大的。”

2018年,貓助走了一趟雲南深山,原本的打算是“去用戶家玩”,卻在意料之外被一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觸動。那是一次始於為不平等悲傷,卻終於幸福思考的旅途。

“我很舒服地坐在一輛路虎裡,外面是髒髒的塵土,有人在放牧。你能遠遠地看到遠處的村落,沒有通馬路,旁邊的山好像隨時會塌方。當你把車窗搖上,就仿佛搖上了一層結界,你在裡面放著巴赫,就這樣經過。外面只是轉瞬即逝的風景,卻是很多人的一輩子,他可能永遠也不會走出那裡。”

“在那些深山的村落裡,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左右,人們種地、養殖,集市上更多是在物物交換;大家住的是用土漿搭建的房子,用著最便宜的智能手機,發著抖音,收獲著來自都市少見多怪的讚許。但交談中,你能感知到他們很單純的開心。於是,你會自然地思考,消費能不能帶來幸福?我們做些什麽事情,才能更接近幸福?”

貓助覺得這是自己在過去一年裡最大的思想變遷,不僅僅源於那次雲南之旅,還來自因多抓魚接觸到的更多鮮活的人生。

“以前,我覺得人要不斷地上升,要追求普遍意義上的成功。但是,最終一切導向了什麽呢?沒有永遠的成功,人的終點都是消亡,如果不導向幸福,那還有什麽價值是真正值得追尋的呢?其實就是尋求每一次很確定的幸福。”貓助覺得那個執念於成功的自己,在2018年徹底消失了。

不信教的她開始重讀《聖經》,“因為你更懂人了,你更知道人在世界上有著不同的活法,你似乎能慢慢體會到那些典籍背後的道理。”

這些刺激也潛移默化地寫入了她對產品和企業的認知和實踐中。特別是當貓助意識到,目前多抓魚的用戶量可能已經超過了老家丹東的人口數時,她開始反思自己之前對人口結構的思考不足,也愈發關注社區之於用戶的責任,以及企業的邊界與自我約束。

“我其實一直生活在智識的滿足裡,如果我想看一本書,沒有什麽因素會阻攔我。但在中國,其實還有很多人無法接受很好的通識教育,這導致他們在生活中無門無路去發現一些好的內容,不知道從哪些書入門,該如何找到這些書。”這是貓助堅持在多抓魚上做書單推薦的原因之一。

“多抓魚沒有自己的庫存,書的交易價格是算法根據供需關係自動確定的。因此我們做書的推薦,跟我們不存在利益相關,所以我們可以不考慮有貨沒貨,盡情地推薦自己覺得值得閱讀的書,而不是一味地去迎合市場需求。如果只是圖個銷量,那你產生的價值是什麽呢?又有什麽意義呢?”

創業生活沒有讓貓助顯得更“燃”,或者看起來更企業家化。她依然保持著旅行和閱讀的愛好。沒有出差的時候,她待在公司的時間是六小時左右。早晚整塊的時間會被特意留出來,用於大量的閱讀,而其他碎片時間,不分場合,貓助都是隨時待機的“開源靈感收集器”。

“別人可能會覺得我莫名其妙,創投圈的合作邀請我不去,突然有一個脫口秀,我馬上就去了。”最近讓她印象深刻的是一次線下讀詩活動,這位曾在“在行”頁面上自詡“主婦詩人”的CEO滿眼星辰地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那是在一個90後的家裡,都是一群喜歡寫詩的人,每個人都要讀下自己的詩,我也會念念自己的打油詩。”

對貓助來說,相比“見新的投資人”、“參加行業會議”這類“無聊”的事情,“奇怪”活動的價值在於,能看到不同的人和世界,感受不同的活法和想法。這也是她最愛看知乎調查類問題的原因,她把這些長短不一的問答視為用戶調研的最佳管道。

“在知乎,你是不能獲得知識的,你可以獲得的是不同的人在各自立場上看待問題的方式。這才是我們說的客觀事實,至於他看得對不對,那無所謂。”

中國人物類媒體的長官者

提供有格調、有智力的人物讀本

記錄我們的命運·為歷史留存一份底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