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諸葛亮身上最大的弱點是什麽?司馬懿用17個字總結,可謂一針見血

每每想到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故事,總會被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所感動。尤其諸葛亮在《臨終遺表》的一番話,更是讓人潸然淚下。諸葛亮對後主劉禪說道:

“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余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時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看到這樣的遺表,不由得想到大詩人杜甫在《蜀相》說的話,“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我們知道,諸葛亮早已被人視為神明,可並不是說他就完美的人,是人都有缺點。對於諸葛亮的缺點,司馬懿最有發言權,兩人多次交手,而且在當時都有很高的地位。司馬懿曾用17個字來評價自己這個老對手,“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司馬懿的意思是說,諸葛亮志向遠大要恢復漢室,可他優柔寡斷,實在是太謹慎了,根本不知道權謀變化的道理。司馬懿這17個字可謂一針見血,諸葛亮生性謹慎,這點早已被世人所承認。有一件事最能體現諸葛亮生性謹慎,是在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襲”,結果諸葛亮直接拒絕了。

有人說,子午谷奇襲肯定會成功,這肯定也不對;說成功可能性為零,也不對。魏延的軍事才能早已被歷史所證明,而且他還有偷襲過敵後的成功案例。公元230年曹真率大軍進攻漢中時,魏延就率軍西入羌中,繞過郭淮帶的魏軍北上攻擊涼州,等到魏軍撤退時他還南下在陽溪水大敗郭淮。

我們知道,高風險也意味著高收益,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這點。魏延的對諸葛亮說:“我率領萬餘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丞相率領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生性謹慎的諸葛亮是這樣拒絕魏延的,“子午谷林密地險,兩側崇山峻嶺相聚。如果從地圖上看,路程不過十日。但是大軍行走,若無一個月,根本無法出谷。”

諸葛亮太謹慎了,戰爭的勝負往往可能就是一次關鍵出兵。有人說,這也不能怪諸葛亮,因為蜀漢實在太弱了,內部各方勢力更是爭鬥不斷,諸葛亮只能通過北伐把矛盾轉移出去。問題是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一般,陳壽的評價可謂非常到位,“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千,優於將略。”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