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重回2008:區塊鏈起源 夢想開始的地方

我的豐功偉績值得澆鑄於青銅之上,銘刻於大理石上,鐫於木板上永世長存;等我的這些事跡在世上流傳之時,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時亦即到來。

——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值此比特幣誕生十周年之際,把這句話也送給中本聰,致敬這個偉大的時代。

01

時鐘撥回到2008年,全世界正在與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鏖戰正酣,這次非同尋常的衝擊造成嚴重的貿易癱瘓、導致多個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由於全球一體化、各種設計精巧的金融產品的發展,世界金融體系膨脹成一個相互依存、疊屋架床的鐵索連環生態,危機發展有如火燒連營,各國央行和政策制定者顯得一籌莫展。

危機正是由政策制定者一手造成的,為了刺激經濟,各國政府施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赤字財政,刺激居民加杠杆進行過度消費,金融機構同樣無視風險高杠杆運營,造成了資產價格泡沫。決策者和監管當局漠視風險,主觀上造成了金融監管的缺失和松懈;金融機構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擇手段,加劇和放大了風險。

派拉蒙影業發行的傳記劇情片《大空頭》取材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諷刺又無奈的事情是,之後,全球政策制定者試圖快速啟動金融危機後的經濟復甦,各國都進入了貨幣寬鬆時代,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所發行的貨幣,遠超歷史上的平均水準,在這輪史無前例的印鈔運動中,全球資產價格隨之開始新一輪暴漲,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產能過剩,至今未出清,成為摘不掉的枷鎖綁架著經濟政策。

沒人對這樣強盜式的政策滿意,錢得存在銀行忍受實際上的負利率剝削,有誰願意看到自己辛苦打拚掙來的血汗錢被通貨膨脹稀釋掉?是時候改變一下遊戲規則,做點新的嘗試了。

02

電腦技術與現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是書本上定義的第五次資訊技術革命,它將人類社會推進到了數字化的資訊時代,使我們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革。我們受益於此,在互聯網上聊天、閱讀、遊戲、購物、社交,完成工作和生活,打發無聊寂寞的時光,一些優秀而偉大的公司由此誕生,也有一些投機取巧的鼠輩暗自生長。

習慣網絡的我們,在嚴厲的內容審查和言論管制環境中,對404頁面再熟悉不過,這是權威制度下的特色日常。HTTP 404錯誤是客戶端在瀏覽網頁時,伺服器無法正常提供資訊,或是伺服器無法回應,且不知道原因所返回的頁面。超文本傳輸協定(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聯網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網絡協定,所有的WWW檔案都必須遵守這個標準。儘管TCP/IP協定是互聯網上最流行的應用,HTTP協定並沒有規定必須使用它和基於它支持的層。事實上,HTTP可以在任何其他互聯網協定上,或者在其他網絡上實現。

仔細學習一下HTTP狀態碼,與404 Not Found相隔不遠,我們能找到很少見到的402 Payment Required,對它的描述是“留作以後使用”,並且被標注為“需要支付”才能訪問。其實在網絡設計之初,創造者們就希望能夠提供一種傳輸價值的方式。只是不同於資訊的自由分享,在網絡上自由交換價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價值不是可以隨意“複製和粘貼”的數據。這個夢想只能被無限期擱置,落寞地被標注成“留作以後使用”,難題留給有足夠智慧解決問題的人。

03

加密貨幣的種子,其實早早就已種下。20世紀80年代,密碼朋克就有了加密貨幣的最初設想。有人夢想建立一個充滿政府秘密的市場,爆料者可以獲得不可追蹤的電子加密貨幣獎勵。設計獎勵的難點在於如何建立大家都認可的共識,也就是萊士利·蘭伯特(Leslie Lamport)等人1985年提出的拜佔庭將軍問題(Byzantine Generals Problem),讓各地軍隊彼此取得共識、決定是否出兵的過程,延伸至計算領域,建立有容錯性的分布式系統,即使部分節點失效仍可確保系統正常運行,可以讓多個基於零信任基礎的節點達成共識,並確保資訊傳遞的一致性。

不得不承認,驚天動地的大歷史有時候就是由少部分人造就的。1993年,艾瑞克·休斯(Eric Hughes)和一幫密碼學愛好者,創建了一個“密碼朋克郵件名單”加密電子郵件系統,簡稱“密碼朋克”,目的是對抗受到政府監控的互聯網電子郵件,秘密討論群“密碼學郵件組”在宣言中寫道“我們使用密碼學,匿名郵件轉發系統,數字簽名,以及電子貨幣來保障我們的隱私”。

1998年,另一名密碼朋克戴偉(Wei Dai)提出了匿名的、分布式的電子加密貨幣系統B-money。分布式思想靈光乍現,成為新一代加密貨幣的精神先導。思想碰撞、歲月激蕩,密碼朋克們孜孜以求,非對稱加密技術、點對點網絡技術、哈希現金(Hashcash)算法機制直至可複用的工作量驗證(Reusable Proofs of Work),技術日臻成熟。

2008年11月1日,“密碼學郵件組”裡出現了一個新帖子:“我正在開發一種新的電子貨幣系統,採用完全點對點的形式,而且無需第三方信託機構。”該帖的署名,是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

“本文提出了一種完全通過點對點技術實現的電子現金系統,它使得在線支付能夠直接由一方發起並支付給另外一方,中間不需要通過任何的金融機構。”“傳統貨幣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信任。中央銀行必須讓人信任它不會讓貨幣貶值,但歷史上這種可信度從來都不存在。銀行必須讓人信任它能管理好錢財,並讓這些財富以電子貨幣形式流通,但銀行卻用貨幣來製造信貸泡沫,使得私人財富縮水”,他在比特幣白皮書中這樣寫道。

2009年1月3日, 中本聰發布了開源的第一版比特幣客戶端,宣告了比特幣的誕生。他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通過“挖礦”得到了50枚比特幣,產生第一批比特幣的區塊叫“創世區塊”(Genesis block)。中本聰將當天的《泰晤士報》頭版標題——“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正站在第二輪救助銀行業的邊緣)刻在了創世區塊上,對貨幣當局不動聲色的來了一次永載史冊的嘲諷挖苦。

04

2009年出現的比特幣,使得一切關於貨幣、互聯網和價值傳遞的問題得以改變,所謂“此物一出天下反”,原來困擾網絡創造者的棘手問題似乎迎來解決方案,巧妙融合P2P網絡、密碼學、共識算法等已有技術的比特幣優雅的解決了在互聯網上產生、存儲和傳遞交換價值的問題。在這個系統中,數據以區塊(block)為部門產生和存儲,按時間順序連成鏈式結構(chain),彼此獨立的節點共同參與數據的驗證、存儲、維護,具有不可篡改、公開透明的特點。Blockchain被翻譯成區塊鏈技術,它建立了在不可信網絡中進行資訊和價值傳遞交換的可信機制。

中本聰預言,20年內比特幣要麽歸零要麽無比強大。經過極客、技術布道者、加密貨幣愛好者乃至敏銳資本的推廣和發展,比特幣從籍籍無名到譽滿天下,由其衍生的區塊鏈技術開枝散葉,也必將帶人類邁入新紀元。而針對區塊鏈技術,各國政府、大資本、技術先驅甚至普羅大眾,已慢慢建立共識——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後,區塊鏈或許是下一代顛覆性的核心技術,互聯網從資訊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邁進。

網絡的發展雖然日新月異,但是資訊傳播和價值傳遞的突破性進展,都不是偶然事件,從研究者和愛好者夜以繼日的嘗試探索,到普通用戶的應用反饋,都要經歷漫長而艱苦的演變過程。隨著技術和需求的趨於穩定成熟,每個新階段都可以在前一個階段的基礎上建設出新的東西。穿過歷史重重迷霧,回看資訊互聯網的發展歷程,我們應當對建設和使用價值互聯網有充足的心理準備,雖然技術是現成的,但大規模的普及應用並不能一蹴而就。如果歷史具有借鑒意義的話,我們再樂觀的期待都不為過,價值互聯網的應用和普及,將迸發出遠遠超過我們預期的能量。

*全文完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作者:比特幣時光

比特幣地址:1HCDbr6oyM34BWoxxRzWPBiwEDwMgqLuop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