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陳坤:我為什麽一再地推薦《西藏生死書》?

《西藏生死書》我讀了近二十年,直到今天都沒讀完。儘管每年我都會重讀,但一本好書就如同人生,無論怎樣反覆閱讀,只要生命還在,誰也不能說真正讀完了它。我會一直讀下去,它也會一直陪著我,直到死亡的那一天。

在我十幾、二十歲的時候,佔據我青春大部分時間的事情是思考一個嚴肅的命題:我怎麽才能不懼怕死亡.....

我一再推薦《西藏生死書》這本書,對於一些朋友來講,已經聽厭了。又是西藏,又是生死,坤哥你能不能聊點別的?也許朋友們更關心有趣的話題,很欣賞你們輕鬆的態度。不過,在我十幾、二十歲的時候,佔據我青春大部分時間的事情是思考一個嚴肅的命題:我怎麽才能不懼怕死亡。

1

我人生的第一課,是從認識死亡開始。

那年我七歲,第一次面對了死亡,外公因直腸癌去世了。

在外公最後的時刻,家中彌漫著死亡的氣息。大人們的焦慮讓人不敢大聲說話,連平時愛吵鬧的弟弟也被這氣氛影響變得安靜。我卻自始至終記住了,當“死亡”從身邊冷冷地掠過的那種感受。

我清楚地記得,外公躺在火葬場的鐵板上。當火化爐打開門時,熊熊的火苗從爐中猛然躥出。伴隨著家人慘烈的哭聲,外公的鐵板越來越接近爐門。我眼睜睜地看著火苗撲向外公,聽見爐門關上後的撞擊聲,接著我就聽不見了,也忘記了是怎樣回家的。

之後連續十多天我不能講話,也不怎麽吃東西。我被死亡的恐懼包圍了,隻記得我坐在家門口的槐樹下,想著我們什麽時候會死,被燒時痛不痛。還有媽媽的哭聲。

從七歲時的悲傷中,慢慢浮現出一種深沉的接受。從此,這個七歲的男孩就開始被生命中最大的命題所困擾。這個命題叫“死亡”

小時候總是僥幸地認為死亡不會來,覺得外公死了好可憐,我可不可以不死?因為寄希望於自己不死,所以對死亡的恐懼越來越大。

那個時候我並不明白,死亡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不管你是偉大還是卑微,富有還是貧窮,在那個時刻,我們都是一樣的,都是脫光了衣服,死掉。

在死亡面前我們是平等的。這本就是世上最公平的一件事。

那時候我不懂這個道理,我只是非常恐懼死亡的到來。

2

◎我從這本書裡學會正視死亡,並且從對死亡的敬畏裡重新理解生命。

我有一次瀕臨死亡的經驗,那是我七八歲的時候。外婆住的房子下面是嘉陵江,我經常跟小夥伴去那兒玩。有一次岸邊的大石頭太滑了,我不小心滑倒掉進了水裡,不會游泳,感覺自己快死了。迷糊間感覺有人來救我,我完全不知道那個人是從哪個方向遊過來的,等他遊到我身邊,我一伸手就緊緊地抓住了他。這就是直覺,也是求生的本能。

很恐懼。之後很長時間不能碰水,也不能看水。

多年以後回頭看,應該感謝幼年時經歷的那幾次觸摸死亡的經驗。那種恐懼和面對死亡的無力感,教會我升起另一種內心的力量:我應該怎樣去面對死亡的恐懼!

後來人生的行走,無不是在面對和克服由死亡而產生的對生命的恐懼。

多年之後,我看了一本書——《西藏生死書》。它裡面講到一個小故事。

一個婦人的兒子病逝了,她傷心欲絕,求佛陀讓她的兒子復活。佛陀說:“你到城裡去,問一戶沒有親人過世的人家要一粒芥菜子給我。”婦人很高興地去了,但沮喪地回來。佛陀問她:“你帶回芥菜子了嗎?”婦人說:“我問了很多家,可是每戶人家都有親人過世了。”

這個故事給我的觸動很大。它告訴我,死亡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誰也逃不過,所以你必須去接受它。

很感恩能在年輕的時候遇見這本書,《西藏生死書》的作者索甲仁波切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精神導師與哲人之一。這本書教會我三件事:死亡不知何時會來;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死亡;如何從“死亡”這面鏡子裡看見人生。

死亡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誰也逃不過,所以你必須去接受它。我從這本書裡學會正視死亡,並且從對死亡的敬畏裡重新理解生命。對於一個演員來講,更清楚地看到生命的實相,是格外有意義的,能讓我在浮躁的環境中保持清醒。

3

思考死亡,是對生命的敬畏。

我想說,思考死亡並不會讓人生變得消極。當我開始接受死亡,知道它必然要來的時候,我的心比以前放開了。沒有什麽可避諱的。有趣的是,我們的文化裡很少提到死亡,偶有提到,也是很晦澀的,認為是不吉利的。但是,正因為我尊重死亡,尊重一個所有人都不能逃避的現實,我反倒能坦然地去面對它。

當你知道死亡是一個一定會到達的月台時,你在走向這個月台的過程中就會珍惜。你就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因為失戀就想死,因為被侮辱了就想死。你會珍惜當下的每一刻,因為每一刻都是完全不可能重複的。我們的腳步不會蹚過同一條河流,我們不會再營造出同一個場景,就算你刻意營造,也不是這個時間,不是這個氣象,不是這個心情。一切都是不可重複的。

所以,當我了解了死,我更珍惜生。於是不再逃避,坦然地向前走。

曾經有人問我,你連死亡都不恐懼了,你還恐懼什麽?我說,不不不,我不是不恐懼,我是接受這個事實。我依然恐懼很多東西。依然恐懼面對死亡的那一刻;依然恐懼有一天大家不再給我機會,我該如何面對;依然恐懼回到最貧窮的時候;依然恐懼我衰老時的樣子;依然恐懼生重病;依然恐懼我最愛的親人離去。

但我不覺得這是一種軟弱。我認為,那是對生命的敬畏。

那一刻,我悟出了:善念可以超越死亡。

4

很多年後,我再次遇到死亡。

前年,我的外婆去世。我用最平靜的心態來面對。我請家裡的人不要哭泣,因為哭泣不能表達你對外婆的愛,你把心聲深深留在心裡,更好地活著,才是表達我們愛外婆的最好方式。那一天,我凌晨趕回重慶,守在外婆的靈柩旁邊,為她讀經。我告訴外婆,我覺得她沒有死,她一直活在我心裡。

我常常說一句話,只要記住一個人,這個人就不會死。如果另一個人記住了我,也就是記住了所有我記住的人。所以,靈魂不滅。

那一刻,我又悟出了生命的另一層哲理:善念可以超越死亡。

善心,愛心,關懷心。

當你懷著一顆正面的心,把正面的能量傳給他人,你就不會“死”。因為愛,生生不息。

5

需要用生命去閱讀的書。

很多人以為死亡是很老的時候才發生的,不是!死亡隨時會來,你真正面對它在面前的時候你才知道,那一刻才是真的。

儘管從原則上我是一個佛教徒,我更相信輪回,但是這不足以支撐我對死亡的不懼怕,因為它是一個理論。我們每一個人在面對死亡這樣的重大課題時,絕對是因為恐懼而產生的興趣,當然有些人是逃避。

《西藏生死書》這本書讓我知道,死亡無法逃避,必須面對,而真正面對時這一切就變得非常地鮮活。所以我開始學會珍惜我現在擁有的東西,同時害怕浪費時間。

▲陳坤:乘著光翼,去遠方發現自已

當有人問我,你怕死嗎?我不怕,我覺得我不是逃避,也不是很勇敢,我只是說我在準備著,死亡它早晚會來,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西藏生死書》我讀了近二十年,直到今天都沒讀完。儘管每年我都會重讀,但一本好書就如同人生,無論怎樣反覆閱讀,只要生命還在,誰也不能說真正讀完了它。我會一直讀下去,它也會一直陪著我,直到死亡的那一天。

中國佛教網 歡迎大家關注公眾微信號

1、“掃一掃”---掃描下面二維碼

3、“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輸入“中國佛教網”搜索,選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