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養生:食療養生

食療養生


中醫食療

食物療法和藥物療法有很大的不同。食物治病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對人體基本上無毒副作用。也就是說,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頗特性,能夠有針對性地用於某些病證的治療或輔助治療,調整陰陽使之趨於平衡,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和身心的康復,但食物畢竟是食物,它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主要在於彌補陰陽氣血的不斷消耗。因此,即便是辨證不準確,食物也不會給人體帶來太大的危害。正如名醫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所說「食療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饑不但充饑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因此,食物療法適應範圍較廣泛,主要針對亞健康人群,其次才是患者,作為藥物或其他治療措施的輔助手段,隨著日常飲食生活自然地被接受。

藥物療法主要使用藥物,藥物性質剛烈,自古有「毒藥」之稱,主要是為治病而設,因此藥物療法適應範圍較局限,主要針對患者,是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如若隨便施藥,虛證用瀉藥,實證用補藥,或熱證用溫性的藥物,寒證用寒涼性質的藥物,不僅不能治療疾病,反而會使原有的病情加重,甚至惡化。因此用藥必須十分審慎。

食物療法寓治於食,不僅能達到保健強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還能給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覺達到防病治病之目的。這種自然療法與服用苦口的藥物相比迥然不同,它不像藥物那樣易於使人厭服而難以堅持,人們容易接受,可長期運用,對於慢性疾病的調理治療尤為適宜。

此外,食療用品在劑型、劑量上不像藥物那樣有嚴格的規定,不能隨意更換,它可以根據患者的口味習慣進行不同的烹調加工,使之味美色艷,寓治療於營養和美味之中。

當然,由於食物療法和藥物療法各有偏長,故在防病治病的過程中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應利用其所長,運用於不同的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階段,食物療法與藥物療法相互配合,相互協同,相得益彰。


四季食療

人與天地相參。人生活在大自然中,與自然息息相關,人類的生存有賴於大自然提供的各種條件,人體與外在自然環境之間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因此,葯膳食療應遵循順乎自然的法則,適應氣候變化的規律,春夏季節應注意保養陽氣,秋冬季節應注意保養陰液才能起到良好的養生作用。

春季 養肝健脾

宜用藥物:天麻、米仁、黨參、淮山、白芍等

宜用食物:兔、魚、雞、木耳夏季 清熱養陰

宜用藥物:石斛、燕窩、蛤士蟆、絞股蘭、野菊花等

宜用食物:老鴨、魚、冬瓜、西瓜、荷葉等

夏季 保肝護肝

宜用藥物:枸杞葉、虎尾輪、牛奶根、香藤根、佛掌榕

宜用食物:雞、豬小腸、豬肝

宜用藥物:石橄欖、金線蓮、豐櫃鬥草、鴨掌草、地參

秋季 滋陰潤肺

宜用藥物:麥冬、玉竹、蘆根、石斛、菊花、百合等

宜用食物:甲魚、魚、老鴨、泥鰍、芹菜、白果、白木耳、蓮藕、梨等

冬季 益氣滋腎

宜用藥物:洋參、當歸、、太子參、、等

宜用食物:魚、禽類、黑芝麻、核桃、羊肉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