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曠視科技穿越“死亡之谷”了嗎?

來源:21Tech(News-21)

作者:白楊

編輯:李清宇、劉雪瑩

題圖:視覺中國

“啟動—高峰—低谷—爬坡—飽和”,在著名的Gartner技術成熟度曲線中,這被認為是一項新技術必經的五個發展階段。

而眼下的人工智能,在經過數年的爆發式發展之後,已經步入到低谷期階段。敏銳的資本對行業的觀察,也恰好能反映出這一趨勢,啟明創投主管合夥人鄺子平7月29日表示,早期的AI出來,大家熱情都比較高,只要帶著“AI”字眼的公司,給個高估值就投了。但現在,“AI公司”越來越多,雖然沒人會懷疑AI的價值,可大家卻開始思考AI公司的價值。

與兩年前的火熱相比,人工智能現在冷清了許多,創業者、投資人以及媒體對該行業的熱情也從高處回落。而曠視科技作為AI行業的標誌性公司,它的一舉一動,往往也能反映出整個行業的變化。

鄺子平說出上面那番話時,曠視科技的兩位聯合創始人印奇和唐文斌就坐在他的對面。作為曠視科技的早期投資人,鄺子平一路見證了曠視以及印奇和唐文斌的成長。

如今,曠視科技也正處於一場旋渦之中,IPO推遲、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等問題都壓在了這家9歲的公司身上,除此之外,當外界開始看不清AI行業的未來道路時,作為頭部企業,曠視科技無論是於自己還是於行業,也都需要進行發聲。

而這次印、唐二人少有的同框出現,也是要以“答題者”的身份來回答人工智能。

談行業:AI供給遠遠不足

基於Gartner曲線,印奇認為所有的AI企業都已經步入到“死亡之谷”,據其預測,這個階段的時間周期將在18-24個月。而與“死亡之谷”相伴的,是AI產業落地的深水區,某種意義上來說,誰能真正實現AI產業的落地,也是最有可能走出死亡之谷的企業。

面對整個AI產業,印奇堅信的一個概念是“AI小於IoT”,他認為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下一個時代是物聯網時代,而不是AI時代。

對比AI和IoT的關係,如果把IoT比作是之前的互聯網,那AI更像是搜索引擎,所以,AI的定位也非常清晰,它就是物聯網的一個核心技術能力,也是IoT大洪流中的一個載體。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AI可能會是技術創新的主軸,但它不是產業落地的核心。印奇認為,AI真正的商業價值變現,一定都是面向線下與更多實體行業結合。可這個過程中,人們對AI落地的理解,也出現了偏差。

比如很多人發現人臉識別已經融合到很多生活場景以後,就會覺得“AI已經沒有什麽技術壁壘”、“AI算法已經很容易了”。但實際上,人臉識別只是AI算法中很小的一個分支,當談論更規模化的AI產業落地時,AI算法在供給方面其實還遠遠不夠。

首先是“AI算法的可交付”,平時大家說的“AI應用”可分為兩個階段,即訓練和部署,按工作量來分,訓練隻佔20%,部署則佔80%。

“一個AI公司可以訓練100種算法,但不能代表它可以把這100種算法都交付給客戶並產生價值,這是因為算法部署極其複雜,還涉及到每個行業的巨大差異”,印奇說,所以,算法可能很多,但可交付的算法並不多。

其次是規模化。現在算法的生產成本依然很高,未來算法想要實現規模化,就需要一套通用工具,能夠像現在開發軟體一樣,想寫就寫,寫完且馬上就能用。同樣從供需情況來看,現在算法的供給能力,相比應用需求可能連1%都不到,而這,也是AI公司必須認清的現狀。

在印奇看來,相較互聯網行業經常說的“從0到1”,AI產業的落地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0-0.1”、“0.1-1”和“1-N”。其中,“0-0.1”階段相當於技術可行性和產品價值驗證階段,這是最本質的創新階段;“0.1-1”則是最小可行產品(MinimumViableProduct,簡稱MVP)打磨階段;“1-N”則是規模化應用階段。

印奇坦言,與互聯網行業的從0到1相比,AI行業的從0到1之路要更長,也更難。

談組織:“命格”清奇

曠視科技身上有個非常醒目的標簽,即“學霸創業”,它的三位聯合創始人印奇、唐文斌、楊沐均來自清華大學姚期智實驗班,印奇和唐文斌是同屆,楊沐小他倆一屆,印、唐二人畢業後直接創辦了曠視。

曠視創辦之後,印奇和唐文斌有了明確的分工,印奇任CEO,全面負責曠視的戰略和運營,而唐文斌負責技術價值落地與組織管理。事實上,理論上最佳的創業組合是“商業天才+技術大拿”,而印奇和唐文斌都更偏向技術,他們平時如何搭檔,也是外界好奇的問題。

印奇說,曠視是一家“命格”比較清奇的公司,創始人組合也確實不是最優組合,包括曠視創業過程中也有很多偶然,比如當初創業是一個偶然的想法,後來創業之後也沒想到能夠引領行業。

所以曠視的發展,是在摸索中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印奇和唐文斌也各自找到了適合的角色。雖然二人都是偏技術的背景,但印奇更善於商業和管理,而唐文斌更擅長創新型工作。

唐文斌便覺得自己是一個Quick Learner(快速學習者),而印奇是一個Deep Learner(深度學習者),在學習速度上,印奇可能沒有他快,但是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印奇要想得更深入,這也是二者互補的地方。

當然,一個企業僅僅是創始人之間互補還不夠,在推進AI產業落地時,曠視科技針對整個組織的密度和陣型也摸索出了一套模型,即AI公司的產品部門在落地一個行業時,需要具備四類人:

首先是產品經理,也相當於該板塊的CEO,他既需要有AI的背景同時也需要學習行業的背景,這個比重大概是50%的AI、50%的行業;

第二是要有相當於CTO的技術負責人,他和CEO一樣,也要對AI技術和行業具有綜合掌握能力;

第三是CAIO即首席AI官,他是能在算法上實現突破的人,而且要對算法可行性有非常好的評估能力,這個人可以只有10%的行業理解,但剩下的90%都專注於AI;

第四則是CMO,他是讓AI技術真正實現閉環的人,對他而言,可能只要了解10%的AI,而剩下的90%需要他對行業的積累和了解,且能夠推動AI產品走向市場。

印奇說,哪怕是一個小的AI產品落地,可能都需要這樣四個角色,所以曠視科技每進入一個行業,都會打好這樣一個“4 in 1”的組織架構。目前,曠視科技總共有約3000名員工,基本可以按照4:4:2的比例進行劃分,其中40%是有AI背景的,40%是來自各個行業的,剩下20%相當於職能支持部門。

談業務:技術信仰、價值務實

從2011年誕生至今,曠視科技已經發展了九個年頭,這個時間已不算短,印奇也自我調侃稱,已經從“簡單幼稚的程序員”變成“簡單幼稚程序員的管理者”。

不過,當被問及曠視科技在近10年的發展過程中,是否沉澱出什麽企業文化時,印奇的回答是,暫時還沒有像其他公司一樣有幾個可以用來形容的詞語,但是,曠視科技有一個文化DNA,是“技術信仰、價值務實”。

印奇稱,曠視聚集了一幫很牛的技術人員,他們到其他公司可能都可以做到CTO,他們為什麽會留在曠視?這個答案可能就是“技術信仰”。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想象,在印奇心中,最符合曠視的想象的就是登月計劃。“阿波羅計劃聚集一幫很聰明的人,去做一個從未有人做過的事情,中間肯定吃了很多苦,但最後他們的努力能夠把很多東西往前推了一步,這就是我的組織想象,也是這麽多年來,牽引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成長,做很多不擅長的事情學習很多不了解的東西的動力”。

不過,業內也有觀點認為,“技術信仰”和“價值務實”是相矛盾的,因為過於務實,可能會失去對技術的追求。對此,唐文斌提出,腳踏實地的技術信仰,就是價值務實,而長期主義的價值務實,就是技術信仰,“我們做每個技術時永遠會在問,這個東西做了有什麽用,不要為做一個東西而做,所以,要談得上技術信仰,一定要價值務實”。

對曠視而言,它的價值務實可以歸結為“1+3”戰略。“1”是指Brain++這個AI生產力平台,“3”是指個人、城市、供應鏈三大物聯網。

Brain++是曠視開發了六七年時間才做出來的產品。印奇說,Brain++是曠視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它能夠把需求落地的時間縮短約80%,同時降低約55%的算法生產成本,現在,曠視內部近1400名研發人員都在使用Brain++。今年3月,曠視還對外開放了Brain++的最核心組件——深度學習框架“天元”。

至於三大物聯網領域,曠視進入最早的是個人物聯網(2012年),從面部識別做到計算攝影,再到軟硬一體,目前,全球有10億部手機在使用曠視的產品;其次是城市物聯網(2015年),曠視主要是面向公共安全、交通、城市管理等場景,目前,這也是曠視科技最主要的營收板塊,2019年上半年,曠視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的營收達6.94億元,佔總營收73.2%。

最後是供應鏈物聯網(2017年)。這是曠視最年輕的業務場景,也是印奇等人最喜愛和看重的場景。針對這一場景,曠視此前發布了一個名為“河圖”的產品,據介紹,截至目前,基於河圖的商業項目已經近百項,而曠視在該場景的布局也從局部的機器智能做到了整倉的智能優化。

印奇稱,曠視將會長期踐行“1+3”戰略,未來三年都不會超出這個版圖,曠視的業務也會在這三個最大的行業裡展開並深入,去做真正的技術創新和健康的規模化發展。

據其透露,圍繞這三大場景,曠視今年內部設定的KPI是在每個場景中都推出一款旗艦型的硬體產品。比如在個人物聯網行業,未來大家不僅會在手機中看到曠視交付的算法,還可能使用到曠視的傳感器;在供應鏈體系下,曠視的核心產品是機器人,而且曠視要做的不只是一個產品,而是產品族。

“我們希望今年年底之後,外界可以把曠視稱作是‘最硬的科技公司’”,印奇說。

談上市:要選擇合適的時間

2019年8月,曠視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它也成為AI行業新創企業中首家尋求上市的公司,對行業的意義不言而喻。

然而,時至今日,曠視科技的IPO申請已經過去近一年,上市仍然遙遙無期。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曠視科技中止了港股上市進程,接下來公司將進一步討論在港股或者A股上市的可能性。

對於這個消息,曠視當時做了一個模棱兩可的回復,一方面,曠視稱“中止港股上市消息不屬實”,但另一方面,曠視又表示,科創板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是中國科技企業發展的好機遇,曠視正在積極考慮。

對於公司的上市問題,印奇在7月29日也首次進行了回應。

他表示,曠視上市背後有幾個想法,第一代表自信,曠視已經能用上市標準去審視公司業務以及治理,除去股權資本的虧損,曠視在運營上已經實現盈利,這不算多牛,但在同類型公司裡已經是出類拔萃的。

第二點,印奇稱他們是真的把上市當成手段而不是目的。當時上市的初衷,就是覺得曠視“1+3”的戰略已經成型,未來3-5年的路徑也非常清晰,所以希望到一個公開的平台上,讓大家更透明的看到這個公司的治理,也能看到這個行業的發展路線。

但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國際環境的變化,打亂了曠視科技的上市節奏。尤其是2019年10月,曠視科技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印奇坦言,這件事情對中國所有的科技企業都有影響,因為基本上中國很多科技底層技術還需要通過美國來供給。

這種影響也為企業在資本市場增長了一些不確定性。“我們認為曠視上市是手段,所以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點,企業上完不是終點,還要看上市之後的表現,我們希望曠視上市之後股價是堅挺、穩定的”,印奇說,所以現在,曠視的現金流很充裕,上市也不是特別急缺的東西,以後會在合適的時間穩步推進。

至於美國實體清單的影響,印奇認為這個影響更綜合,比如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但對曠視實際業務的影響相對有限。因為AI裡最核心的算法引擎,曠視是完全自主的。雖然從供應鏈來看,曠視確實有些芯片和模塊需要做替代,但印奇認為這不是特別本質的問題。

展望未來,曠視五年後會變成什麽樣的公司?印奇說,曠視不會像很多AI公司宣傳的那樣成為一個特別平台化的公司,而是會有幾個支柱型產業,比如現在的個人、城市、供應鏈物聯網領域,肯定會有1-2個產業逐步擴大變成支柱。這就像現在BAT等平台化的互聯網公司,它們也都有自己的立身之本,如電商、搜索、社交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