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煙草革命:如何點燃7000億美金

文 |財經記者黎詩韻編輯 |宋瑋

煙草,世界上唯一一種對健康百害無一益卻合法在售的商品,從未有事物像它一樣撕裂、充滿矛盾。

一方面,它構築了全球7000億美金的煙草市場,為各國帶來了巨額稅收。另一方面,它每年造成約500萬人死亡,是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是各國衛生部門的眼中釘。

煙草業至今已有3000年。它早由美洲印第安人發現並使用,被來到新大陸的歐洲人,通過海上貿易傳至亞非,成為了全球作物及消費品。工業革命時代,由於混合煙草的發展和工業化卷煙的生產,煙草的尼古丁攝取方式從以前的由鼻、口向肺部進發,更易上癮也對健康危害更大。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女權運動、煙草廣告等,香煙變得非常普及。中國也成為了世界上煙民最多的國家。

這一切在50多年前遇阻——科學家找到了吸煙與癌症的密切聯繫,煙草成為人類健康的一個殺手。

世界各國衛生部門隨即進行各種控煙宣傳,各國政府相繼提高煙稅,受害煙民陸續對煙草公司提起巨額賠償。輝瑞等醫藥巨頭也想從控煙中瓜分市場。

但煙草行業涉及數十億人、數千億美元的巨大利益,盤根錯節,讓控煙難以順暢實施。同時,煙草作為一個頑固的成癮物質,資深煙民對它的需求彈性受價格的影響小。目前,世界煙民總數仍維持在11億,其中有3.5億在中國。

經歷各種形式的控煙努力嘗試之後,可以繼續讓吸煙者體會樂趣、但看起來更安全的電子煙,成為科研者主攻的重點。2003年,中國人韓力發明了全球第一支電子煙。經過10余年發展,電子煙已經走向相對成熟的階段,加熱不燃燒以及尼古丁鹽的運用——讓小煙霧的電子煙達到真煙口感,電子煙巨頭開始出現,並推動了傳統煙草公司的轉型。

電子煙不是巨頭的產物,某種程度上它是消費者自己的選擇。價格上,相當於一包煙的電子煙彈(除器具外),只需12元左右,在英、法等國,抽包煙要七八十元人民幣,在澳大利亞,1包煙相當普通人1周的生活費。

雖然遠無法與傳統煙草比擬,但電子煙也帶來了可觀收益。2013年全球電子煙收入達20億美元,2018年增至120億美元。P&S Market預計到2023年全球電子煙有望達到48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速達到25.99%。在支持電子煙的英國,有300萬電子煙使用者,佔煙民市場的1/3。

各國的煙草行業對電子煙都是先打擊再迎合。對於電子煙的健康性和安全性,公共衛生界有很多爭議,英國是支持者,美國、香港地區則態度搖擺,中國大陸目前未公開表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給《財經》提供的數據,目前,32個國家禁止電子煙,3 個國家禁止加熱型煙草製品,有 69 個國家將電子煙作為煙草製品、消費品或治療產品進行監管。

中國的情況很複雜,中國煙草行業實行政企合一的制度,中國煙草總公司和煙草局乃一班人馬,衛生部之於煙草行業的掣肘力量很小。

煙草在中國是一個國有壟斷行業,從原材料的種植、生產、加工、銷售都掌握在中國煙草總公司手中,從來沒有人真正挑戰過中煙。但目前,國家允許電子煙“緩慢發展”,中煙自己也在布局電子煙。

煙草在某些國家造成的公共衛生成本已經開始超過其貢獻的巨額稅收。多數接受採訪的人士表示,在中國,真正能有機會跟煙草抗衡是衛生部門,如果那些衛生成本代價都由醫保體系承擔的話,那麽煙草革命便勢在必行。

(2017年4月,深圳舉辦第三屆電子煙國際產業博覽會。圖/中新)

深圳:全球電子煙代工的神奇土壤

“美國、英國有多少人知道格力、華為?但他們都知道電子煙,電子煙可是我們的驕傲。”深圳電子煙協會秘書長敖偉諾對《財經》記者說。

幾十個頭戴白帽的女工依次坐在生產線上,從附近運來的原材料擺在她們面前,吸嘴、導管、霧化芯、煙杆、電池……一個個挨著組裝過去,再用機器往煙彈中注入由尼古丁、甘二醇、蔬菜甘油、香精調製而成的煙油,經反覆測試和充電後,平均只需幾小時,一根由深圳製造的電子煙就完成了。

深圳生產了全球95%以上的電子煙,為全球的電子煙發展提供源動力。在深圳沙井和西鄉街道共計百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著幾百家這樣的生產企業。

2003年,沈陽藥劑師韓力在一個戒煙的噩夢中獲得了發明電子煙的靈感。他是老煙民,18歲下鄉當知青時,為了排遣遠離家人的孤獨感,韓力學會了吸煙。而當他的父親因常年吸煙確診肺癌後,他下決心戒煙。他先嘗試了尼古丁貼片,但效果並不好。

接受採訪時,他說自己有時忘記取下貼片,會做一整晚噩夢。他曾夢見自己淹死在海水中,而後變成一團蒸汽。

這一夢境演變成了2003年他的電子煙專利。2005年韓力的如煙上市,伴隨著轟炸式的廣告行銷,“健康吸煙”、“吸著吸著就戒了”,如煙在第一年銷售額就達2億元,到08年銷售額達到了10億元人民幣,銷售量超過30萬支,並銷往海外。2007年,如煙集團上市,股價一度高達116港元,市值近1200億港元。

幾乎所有的電子煙工廠都提到了深圳土壤的重要性。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委員會會長、思格雷公司創始人歐俊彪對《財經》記者回憶,10年他創立公司,在一個租金只有700塊錢民房裡, “請了五、六個親戚開始做,我又要當老闆,又要管財務,又要抓生產,廁所都要自己搞……”但深圳的政府沒有對民營企業徵收過多費用。

當時電子煙不屬於任何一個部門監管。協會秘書長敖偉諾說,正如對山寨機的態度一樣,政府對電子煙這一新興事物持有開放態度。

電子煙品牌易佳特的創始人劉團芳想起對深圳電子煙行業轉折性的一個事件:當電子煙出口量越來越大,不可能再走常規產品的出關途徑。最後深圳海關專門為電子煙批報了一個海關編號。

也正是那個時候,海外電子煙創業公司興起,風投進入。電子煙公司NJOY於08年成立,拿到了著名流行歌手BrunoMars的投資,這名歌星還親自代言,表示自己從小就是煙槍,但為了讓重病的媽媽放心,他開始通過抽NJOY電子煙來逐漸戒煙。

NJOY的願景是“讓傳統煙草成為歷史”。創始人Weiss說,他不想隻與大型煙草公司競爭,而是想打敗他們。

很快,電子煙迎來了發展史上的關鍵節點——09年,美國FDA(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在海關扣押了包括NJOY等品牌在內的2000批電子煙產品,FDA想將電子煙歸於藥品管理,想禁止電子煙的進口。

Njoy跟FDA打了一場官司,最終,法院宣布FDA敗訴,裁決聲稱電子煙可以作為煙草產品進行監管,並且“不是藥品或設備”。負責此案件的萊昂法官接受採訪時表示,“不應該禁止電子煙的銷售。”他同意經銷商所說的,電子煙幾乎不含傳統卷煙中致癌的化學物質。此次官司為電子煙奠定了法律框架。

官司之後,電子煙行業迎來了真正的勃發,美國市場終於敞開了大門。深圳的電子煙工廠開始蓬勃發展。而煙草巨頭也開始布局電子煙,羅拉瑞德第一個收購電子煙品牌Blu,奧馳亞推出MarkTen,RJ雷諾茲則有Vuse。

電子煙品牌Evove創始人Samuel記得,國外訂單開始源源不斷找上門,工廠裡經常有國外煙草巨頭來拜訪,他們西裝革履,辦事效率高。而深圳商人往往用最本土的方式宴請他們,帶他們去ktv,旁邊坐上漂亮的中國女孩,而煙草人士一般局促地手不知往哪放。

而至於如煙,因為其過激、虛假行銷被國內外監管機構嚴厲打壓,09年如煙全年虧損高達4.44億元,2010年上半年如煙停牌8次,之後股價已長期在0.1港元附近徘徊,後來被帝國煙草收購。

如煙覆滅了,但電子煙行業活了下來。一位接近中煙的人士說,中國的煙草部門本以為當初如煙消失後,電子煙行業就結束了,但沒想到它一直在高速發展。

2012年,隨著一種新產品——大煙霧的興起,全球迎來了電子煙的井噴年。

(位於湖北宜昌的電子煙生產線。圖/中新)

大煙霧時代:第一次財富泡沫

一個22歲的大專畢業生,擁有百萬資產,喜歡去澳門,“一晚上輸幾萬”,他悔恨自己把深圳首付的錢給輸掉了,剩下了幾十萬只夠買了輛新車。而這一切都在於他賣爆了一款煙油。

2012年大煙霧產品(簡稱“大煙”、open system)的興起,是電子煙作為替煙產品的一次必然迭代。傳統電子煙被稱為cig-a-like(小煙),體積小,霧化效率低,其中的遊離尼古丁鹼滿足不了煙民對戒癮的需求。於是需要一次吸入更多煙霧,也就能獲取更多尼古丁,這是大煙的本質邏輯。

電子煙剛進入海外時,國外使用者對電子煙的體驗並不好,經常有玩家把電子煙零件拆開改裝,玩大煙霧。

後來,深圳的電子煙企業分別在霧化器、煙油盒、芯片、電池等方面精進,形成了完善的大煙產品。億海公司稱它們最先在芯片上做了創新,思格雷稱它們最新推出了大煙的盒子。

大煙霧產品很快在國外的玩家市場受到追捧,當潮流人士、亞文化群體使用大煙霧吞雲吐霧、煙民獲得更好的尼古丁滿足感時,這對電子煙發展起了很大推動作用。

但這也讓關於電子煙危害性的討論到達頂峰。大功率的霧化更容易讓醇類裂解為醛類,開放式系統也讓電子煙風險更不可控。外媒報導,在一些電子煙中檢測到的重金屬如鉛、錫、鋅的危險化合物,可能與存在缺陷或疏忽的生產過程有關。

五花八門的電子煙把公共衛生界撕裂成兩派,一類強調其相對香煙的減害性,另一類強調其潛在危害,各類研究報告層出不窮。

大煙霧階段,深圳電子煙廠開始擺脫代工模式,做自己的大煙品牌,打國外渠道,做出了在世界排名前列的大煙品牌,如smok、vepresso等。深圳電子煙供應鏈的產值也開始飛漲。

敖偉諾說,2017年深圳電子煙創造了280億人民幣的產值(海關統計數據),帶動了100萬人就業。其中大煙頭部企業每年產值可達幾十億。

張德國,阿里b2b國際站深圳分公司區域資深主管,曾在阿里呆了8年。見到他時,他穿著一件Gucci的polo衫,坐在自己煙霧繚繞的辦公室。他拿出手機展示自己和馬雲的合照。

2012年,張德國注意到當時深圳“最有名”的兩個行業:LED燈(據說是國外用來給大麻葉子照明)和電子煙,因為當時電子煙和平台簽的廣告合約有上百萬。

電子煙廠老闆一般低調,避談自己的財富故事,但當問到電子煙廠區有多少個億萬富豪時,“不知道出了多少個,少說五十個,上百個有上億身家。”一位煙廠老闆說,一般企業多賺幾年就能有上億收入。

大煙霧廠商,主要是賺爆款的錢,靠產品外觀來打市場。而小煙打的是替煙市場,品牌建設能力、鋪渠道能力、融資手段。

所以,當小煙技術創新之後,以 JUUL為主的小煙時代來臨,這些深圳的廠商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財富夢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小煙時代來臨:頭號玩家JUUL

Juul的研發技術能力是它成功的核心,同時它擅長互聯網打法,資本、渠道、行銷——外觀上u盤狀扁嘴的設計、潮流的年輕模特、facebook等社交平台的推廣,Juul像iPhone一樣火起來了。它的估值一度達到380億美元。

小煙的技術風口是與大麻合法化風潮一同到來的。小煙再次盛行是因為尼古丁鹽技術的出現,尼古丁鹽讓小煙那樣的體積也能提供足夠的尼古丁,讓煙民解癮,口感也順滑。這也是替煙革命產品JuuL的核心競爭力,Juul在2018年取得了尼古丁鹽的專利,實際上國內的尼古丁鹽都是侵權的。

這個革新性技術來自於一家本想做大麻技術創新的公司——Ploom,它不僅做出了JUUL,還參與開發了另一款被煙草巨頭爭相湧入的新型煙草製品——IQOS。

2014年,美國正值大麻合法化浪潮,由於大麻一般卷在大麻葉裡吸食,一家名為Ploom的公司想要抓住機遇,研發大麻葉的加熱不燃燒設備。但這項研究失敗了。之後,Ploom將這項加熱不燃燒技術用於煙葉中,最終取得成功。

Ploom把這門加熱技術賣給了日本煙草公司,而後者聯合菲利普·莫裡斯公司(擁有特殊煙草薄片技術)一起推出了加熱不燃燒產品IQOS。IQOS是新型煙草領域 第一款革命性產品。

IQOS母公司菲利普·莫裡斯公司是當今世界上第一大煙草公司,旗下有萬寶路等香煙品牌。IQOS推出大受歡迎後,2016年菲利普·莫裡斯公司宣布要逐步淘汰傳統卷煙,向新型煙草轉型。IQOS的全名就是“I quit original Smoking”(我放棄傳統香煙)。

另一邊,拿到巨額收購款的Ploom成立了新的實驗室Pax。Pax本想做大麻霧化的設備,後來開始做了電子煙霧化設備。Pax推出了自己的電子煙產品JuuL,運用了自己突破的核心尼古丁鹽技術——這是一種遊離尼古丁(鹼性)和酸性物質的結合物,本就在煙草中存在,但Juul首次在小煙中使用它,被電子煙行業人士認為是“替煙型產品的革命性突破”。

煙草中,遊離尼古丁和檸檬酸結合並以尼古丁鹽形式存在。上世紀末,萬寶路公司率先向香煙中加入氨氣,讓尼古丁鹽解離為遊離狀尼古丁,從而更易為肺部吸收,這成為萬寶路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趣的是,JUUL是把從煙草中提純的遊離尼古丁中加入苯甲酸,重新形成尼古丁鹽。

由於電子煙的霧化效率不高,在煙油中加入的遊離狀尼古丁,如果要達到用戶需要的尼古丁濃度,就會對咽喉有強烈刺激感,而濃度不夠又無法模擬真煙口感。長期以來,廠商通過向大煙霧電子煙的轉型來解決這一問題,但大煙霧不適宜日常替煙場景。

尼古丁鹽的出現,一方面提高了尼古丁釋放效率,可以在電子煙中提供更多的尼古丁,滿足煙癮,又不易刺激喉嚨。

一家煙油廠商行銷總監對《財經》記者形容,“吸傳統電子煙油(口感)就像撞到了地板上,吸尼古丁鹽煙油(口感)是撞到了棉花上。”

MOTI魔笛的CMO周潔比劃了一個過山車的動作,“尼古丁鹽能模擬真煙的(燃燒)效率模型了。”由尼古丁鹽技術突破帶來的口感進步,也使得JUUL有機會研發大量風味煙油,例如芒果、奶油、黃瓜等口味煙油。

魔笛MOTI創始人Michael認為,JUUL的興起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渠道。他把電子煙渠道分為兩種,一是電子煙實體專賣店,二是大眾渠道,如便利店、加油站等。

他曾在美國推出過一款市佔僅次於JUUL的產品,他說當時JUUL主要鋪的渠道是加油站,“就像農村包圍城市。”

這是一款扁嘴、酷似USB形狀的電子煙設備,從形狀上“和傳統煙區分開來。”年輕酷炫的風格、網絡紅人的潮流,JUUL一上市就迅速擠掉了對手blu、vuse的市場領先位置,佔到美國電子煙市場的75%。美國青少年專門發明了“Juuling”一詞來代表這種潮流文化。

正如紐約時報分析的那樣,如果香煙興起於麥迪遜大街文化,那麽電子煙JUUL就是興起於Twitter、Instagram文化。

Juul對青少年的影響引發了公共衛生界對電子煙的強烈批評。世界衛生組織對《財經》記者表示,從2017 年到 2018 年,美國高中生和中學生使用電子煙的比例分別增長了 78%和 48%。

研究表明,儘管行銷策略聲稱電子煙是幫助戒煙的出口,但實際上電子煙正在成為青少年和非吸煙者開始吸煙的入口。如果從未吸過煙的未成年使用電子煙,他們開始吸煙的可能性將至少增加一倍。

受製於輿論壓力與FDA監管,Juul已經關停Instagram、Facebook和YouTube账號,並於2018年11月,停止向線下零售店銷售風味煙彈(包括水果與奶油口味),僅保留薄荷與煙草口味。並在線上銷售中開啟身份與年齡驗證。

之後,Juul選擇被收購。2018年12月,奧馳亞集團(Altria Group)以128億美元收購了JUUL Labs Inc的35%股權,這讓成立不到四年的JUUL估值達到380億美元,超過了spacex和airbnb。作為協議的一部分,JUUL的1500名員工可以獲得價值20億美元的獎金。

Juul的成功傳導到了中國深圳,那些踏上小煙風口的電子煙廠成了行業霸主。專做霧化器技術、經營代工的麥克韋爾如今擁有10個廠區,它一年的利潤能達到12億。

在它工廠無塵玻璃窗一角,可以看到悅刻、yooz的包裝盒。麥克韋爾不僅是國內創業品牌的代工廠,也接下了JUUL等品牌的一部分訂單。

麥克韋爾的對外事務發言人對《財經》記者表示,電子煙的核心技術是霧化器,麥克韋爾研發了5年,主要用於醫藥霧化、大麻霧化(海外)、電子煙霧化,這是同行難以超越之處。據可靠消息,麥克韋爾從新三板退市後將於今年赴港上市。

Juul的成功開始讓中國互聯網創業者介入電子煙創業,他們想在中國複製一個juul,一個新的300億美元的神話。

瘋狂:中國創業者入場

“Juul擁有的技術、成熟市場它們沒有,而Juul所有的爭議它們都有”

2016年,在電子煙風口遠沒有起來之前,主投消費的博派資本合夥人李歐成在一趟考察大麻行業的美國之行裡,看到了電子煙Juul。“當時我判斷這將是一款消費革命的產品。”他說,這種高毛利、強依賴性、高流行度的產品一向是市場寵兒。

他去深圳做調研,想要投一款對標Juul的小煙產品,但沒有電子煙廠願意合作,後者認為在國內做品牌根本沒有前途。十幾年來,電子煙90%以上銷往國外市場。最後李歐成找到Samuel,後者拉上一位印度高管成立了精鹽科技,李歐成是國內第一個投電子煙的投資人。

儘管如此,他說,“國內市場就是個雞肋,看著有肉,實際沒肉。”兩年時間裡,精鹽沒有發力入市場,而是窩在深圳研發一款霧化技術,他們希望像Juul一樣,用技術與煙草公司抗衡。彼時,MOTI前身MT也進入了國內市場試水。

但到了2018年6月,悅刻拿著源碼、IDG資本的錢進來了,悅刻去年10個月賣了5億營業額。有媒體通過抓取天貓和京東數據,推算出悅刻近30天的銷售額在3000萬以上,而其他創業品牌則在300萬-600萬間徘徊。

知情人士透露,電子煙的利潤率,對於品牌方而言,直營在60%-70%,代理在20%左右,一套煙具加煙油成本在50元左右。

幾乎所有受訪的電子煙創業者都表示,看到JuuL的價值是他們選擇入行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些從舊風口遷徙而來的創業者,扎堆到了一個被半個互聯網圈嘲笑的行業裡。

朱蕭木是錘子手機一號員工,他眼裡的JUUL是“下一代iphone”。坐在望京soho的新辦公室裡,他看起來生氣勃勃,員工幾乎把整層樓佔滿了。

“在錘子科技的時候,我看到身邊的產品經理都在用JUUL,這讓我想到了iPhone剛剛流行的時候。”他描繪了未來電子煙的使用場景,出門不用帶打火機和煙,隻帶三件東西:手機、鑰匙和電子煙。高盛在一則報告裡提出,電子煙會是下一代物聯網產品。

柚子yooz創始人蔡躍棟說,他已實現了財富自由,做電子煙就是“想做出一番事業”。

悅刻創始人汪瑩告訴《財經》記者,通常一個組織很難同時做到高效(highproductivity)和高興(high positivity)兩件事,她希望悅刻可以成為一個為屬於優秀年輕人既高效又高興的集體。悅刻從成立之初的6人,目前已達到140多人。

在靈犀linx創始人章晉源的辦公室裡,擺放了數十款同行的產品,他挑出三個,用手把品牌標識蓋住,“你一眼看過去覺得有什麽區別?”他指的是煙具切割工藝的相似性,而創業品牌高度依賴供應鏈的OEM是重要原因。這意味著品牌很少掌握核心技術。

“基本上國內的品牌我有錢就能做出一樣的,但國外不是,JuuL當時在美國市場能突然爆發,靠的是口感、技術變革、產品能力。”吉爾電子煙創始人闞順飛說,他的公司是被Juul收購的美國前端品牌VMR在中國的出品公司。

他表示,中國創業公司和Juul面對的市場環境也不一樣。Juul進入的是一個成熟的電子煙市場,用戶多,民眾對電子煙的認知很清晰,有相關的法律法規,遊戲規則很明確。

但中國目前面臨的市場是不成熟的,大量的用戶對於電子煙並不了解,監管也沒有確立。但他認為,中國的創業公司成功的概率卻比JUUL當時要大得多。

“我們大家就按照現在這個趨勢往上走,行業慢慢規範了,只要你不死,你的行業裡面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會有大量的新用戶湧進來,市場量就變大很多。”他說。畢竟現在全中國的電子煙的滲透連0.1%都不到,中國的電子煙市場還是很有想象空間的。

李歐成認為,由於電子煙口味與真煙口味的差距,中國市場電子煙的有效轉化用戶應該是爆珠煙用戶,2018年爆珠煙的銷售約為50萬箱(中煙公司能接受的爆珠煙銷售總量也約為50萬箱),按每條250元計算,50萬箱的市場規模約375億元。

魔笛MOTI創始人Michael認為,即使考慮監管、征稅,中國電子煙的市場滲透率能達到3%-5%,比照中煙公司去年一兆的收入,電子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0-500億,能誕生千億市值的公司。

而Samuel則認為這些估算太保守。他認為從長遠來看,隨著電子煙技術的不斷進步,口味等問題都將得到解決,煙民都會變為電子煙用戶,“這是不可阻擋的潮流。”

“煙草的市場規模實在太大了,我理解只要能切一小部分就足夠公司發展壯大了,這也是很多資本會投資這類企業的原因。”一位投資人對《財經》記者說。

Samuel說,2018年以來他見了幾十家資本、同一套話至少說了一百遍。由於在電子煙行業較為資深,很多想入行的創業者、投資人都會跟他聊。

朱蕭木透露,Flow已經完成兩輪融資,涉及四家資本方,“估值達到了行業第二”。“有人羨慕我第一次創業命怎麽這麽好”,他說,“(資本)寒冬我怎麽沒感覺到,這行(熱)得要中暑了。”

中煙局:電子煙可以做,但要加強監管

中煙買下了行業裡十餘家尼古丁廠,無法從法律層面,便想從資本層面控制電子煙的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說,想複製一家JUUL是不可能的了。”目前,國內的電子煙企業都感到了尼古丁的供應不足。

在中國,無論控煙者多年來如何努力,但從來沒有人真正撼動過產值兆的煙草行業。

中國煙草行業實行政企合一的制度,中煙公司和國家煙草專賣局乃一班人馬、兩塊牌子,這意味著衛生部門無法直接監管煙草行業,後者與衛生部平起平坐。

在控煙履約小組中,煙草局和衛生部長期一起擔任副組長,而主管煙草局的發改委、工信部長期陸續擔任組長,公共人士稱,“這是狼進了羊窩。”這被認為是控煙工作長期無更大成效的一個重要制度性原因。

煙民數量數以億計也是控煙極具挑戰性的重要原因。控煙協會一位不願具名的管理人士稱,中國接近30%的高吸煙率,他們做了這麽多年工作,吸煙率沒有大幅度下降。

僅在2015年——彼時也是霧霾危害被重視的時候,中國人的吸煙率首次出現了下降。一方面,《公共場所吸煙條例》得以通過,覆蓋了北京、上海、深圳3個主要城市。

另一方面,煙草的消費稅被提高了4%,反映到價格上提高了10%,使得當年煙草消費量下降了2.4%,第二年又下降了5.6%,是過去的20年當中,煙草的生產和銷售量第一次下降。

好景不長,緊接著全國性控煙立法未能順利推進。多位公共衛生界人士表示,法案在國務院送審的最後階段,被煙草的力量掣肘,刪去了覆蓋的重要公共場所,並允許設立吸煙室。

“這是公共衛生界的一個冤罪殺機。”目前中國尚未通過控煙的全國立法。17年,吸煙率再次上漲。

客觀數據是,煙草行業長期為國家創造巨額稅收,雲南等地方財政對煙草的依賴度極大。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僅在2014年,煙草使用給中國造成的經濟總損失約為3500億元(570億美元),自2000年以來增長了1000%。全國政協常委、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接受央廣網採訪時表示,這只是保守估計。

他提出“煙草稅(帶來的收入)可能慢慢降到5%以下,我個人認為(問題)不是很大。”關於對局部造成的比較大的影響,他說“比如湖南既是煙葉生產大省,也是卷煙產業大省。

這個時候,國家該制定一些鼓勵、獎勵或者補償的措施。”根據規劃,2030年中國吸煙率要降到20%,控煙或勢在必行。

2018年3月,在國務院機構調整中,衛健委(前身是衛生部)擔任了控煙組組長,公共衛生界人士稱,這也許是改革煙草的一個重要希望。

在此背景下,電子煙也迎來了新的機遇。據多方信源,國內電子煙現在基本確定劃分為國家煙草專賣局管理,不會禁止,而是選擇對其進行監管。國家煙草專賣局允許電子煙發展,但速度要慢,不能過於衝擊煙草業務。對此,《財經》試圖向有關部門求證,未獲正面回應。

《財經》記者在國家標準公示平台看到了關於電子煙的兩則於2017年頒布的、顯示正在“批準中”的電子煙國家標準。

行業人士稱,國標對煙油尼古丁含量做了規定,大概在每毫升20克,每瓶容量不得超過10毫升,即總含量不超過200克。另國標對煙霧安全性也做了規定,國標將預計今年7月份頒布。國標細則顯示牽頭部門為國家煙草局。

據了解,中煙局正加快推動對電子煙的監督管理工作,希望盡早結束當前電子煙市場“無標準”“無監管”“無秩序”的現狀。

一位控煙協會人士稱,對電子煙的意見分歧是因為其使用年頭太少,吸煙是使用了50年以後才開始認識到危害什麽,而且它所有的實驗結果都是一致的,“所以現在實際上電子煙說支持的也好,反對也好,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證據現在並不是很充分。”

而隨著國外電子煙及加熱不燃燒製品的興起,中煙公司也在尋求轉型。2018年12月,中煙全資子公司中煙國際(香港)公司遞交上市申請書。有分析師表示,中煙此舉也是為了更好的布局新型煙草業務及海外市場。

接近中煙的人士透露,中煙已經布局了電子煙及加熱不燃燒製品的多項專利,四川中煙推出的“寬窄”等加熱不燃燒產品已經在海外售賣。

上述接近中煙的人士透露,目前中煙實際已掌握了國內創業公司的命門——尼古丁,尼古丁一般在廢棄煙渣裡提取,目前中煙買下了行業裡十餘家尼古丁廠,對尼古丁供應進行限量。目前,國內的電子煙企業都感到了尼古丁的供應不足。中煙無法從法律層面,便想從資本層面控制電子煙的發展。

“從這個角度來說,想複製Juul是不可能了。”上述人士稱。

電子煙未來:熱身賽剛開始

中國有3.5億煙民,有支撐了全球95%銷量的電子煙供應商,有足夠的錢,有充滿野心的創業者。這或許是一場充滿希望的煙草革命,但目前還看不到終點。

儘管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電子煙公司從來沒有能力保持獨立性。Juul和Njoy的結局都說明了這一點。

曾經的電子煙Njoy是其中唯一保持獨立性的,2013年,7000萬美元融資讓NJOY成為獨角獸,但三年後Njoy就宣布破產。原因是——煙草的打擊。

當時煙草巨頭遊說美國各州議會,部分州政府開始針對電子煙產品增收額外消費稅,稅率漲幅高達66%。2016年8月,FDA新規定頒布,大幅提高了產品的準入門檻的認證費用。

NJOY主做小煙及一次性電子煙,旗下投入市場的近300種產品,每一種的成本均提高100萬美元,這新規的實施導致NJOY有很多的債務無法支付。根據破產備案顯示,它有2.344億美元的累積虧損。

電子煙的投資人和創業者們想象的理想未來是,2017年世界煙草總產值為7700億美元,電子煙若能替代其3%,就是231億美元的市場。

目前電子煙市場為120億美元。而中國作為全球煙草第一大國,電子煙滲透率還不足1%,遠低於美國的13%,市場規模僅43.12億元(其中電子煙規模約13.6億元,電子煙配套產品銷售規模約29.52億元),潛力巨大。

但他們內心都知道,命運並不掌握在自己手裡。

電子煙投資人李歐成說,電子煙公司終局一定是面對煙草公司,只有兩個選擇,要麽被煙草公司收購,要麽顛覆煙草行業。這兩者都要求公司要有核心技術,才能坐穩牌桌。而目前中國電子煙創業企業都不具備核心技術。

一位接近中煙的人士稱,現在香煙基本上屬於是調香工藝,也就是說不管抽的是卷煙還是煙油,只要能調出那個香,基本能夠取代它。比如現在要是誰能調出一款芙蓉王,那就是巨大的價值。

但是調香師是煙草體系最重要的資源,創業公司自身很難達成。

另一方面,技術可以使電子煙的生產成本降低,李歐成希望電子煙成本能降到比傳統香煙還要低。“要讓非洲貧窮國家的人也能買得起電子煙,那也是從未被開墾的市場。”

對於電子煙而言,它能否成為真正的煙草革命者,第一在於監管部門能否以公正的態度對電子煙進行合理規管,引導其健康發展。第二在於電子煙能否贏得公共衛生界的尊重,通過規範生產、合理行銷、限制未成年人等方式,消除其5%的危害。第三在於電子煙能擁有怎樣的技術專利實力,給煙民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足以讓10億煙民棄傳統卷煙而不顧轉尋替代品。

創業公司能達到的階段對應著它們能擁有多大的估值。

2016年8月,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七屆會議發布的一份電子煙報告中寫道:“如果大部分不能或不願戒煙的吸煙者能立即轉為使用健康風險較低的尼古丁替代來源,並最終達到停止使用,這將是一項巨大的當代公共衛生成就。

靈犀linx創始人、同道大叔現CEO章晉源曾對《財經》記者描述了他的願景,“電子煙最有趣的不是煙,是霧化”,他希望做7成非尼古丁方案、3成尼古丁方案,可以“霧化萬物”(包括口香糖、咖啡、零食)。這位自媒體公司老闆金句頻出,他認為要爭奪的不是口感,是行為。

“1天浪費15分鐘,kill time,用戶還有什麽時間不能浪費?”感覺抽電子煙在他眼裡與看一篇自媒體文並無兩樣。

如果電子煙創業是一場百米賽跑,那現在處在什麽階段?面對這個問題,創業者想了一會說,裁判規則還沒定,我們就算在熱身吧。

電子煙無法直接推翻傳統煙草,但它就像一個火苗,能點燃煙草行業,讓其自我革命。它也能成為一個火把,讓衛生部門借助它的力量推動控煙運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