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1VR牽手產研用,發布國內首部自動駕駛仿真藍皮書

在國內外自動駕駛紛紛制定標準的窗口期,搶佔技術規範的制高點至關重要。

文 | 勝越

L3量產在即,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已經成為大多數企業研發自動駕駛系統的剛性需求。百度、騰訊、Waymo、Pony.ai等企業內部都在自研仿真系統;業內也開始出現51VR、AAI、CARLA、Cognata、Panosim等服務於汽車行業的外部商業軟體。自動駕駛仿真技術正在掀起一波浪潮。這也催生著行業標準的加速到來。

第六屆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CICV)期間,第三方自動駕駛仿真系統供應商51VR牽手產研用多家企業組織,發布了國內首部自動駕駛仿真藍皮書《中國自動駕駛仿真技術研究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

國內首部自動駕駛仿真藍皮書有何意義?

自動駕駛仿真藍皮書由第三方自動駕駛仿真系統供應商51VR發起,產研用多方聯合參與,包括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廣汽研究院智能網聯技術研發中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智能汽車研究室暨汽車軟體測評中心、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奇點汽車。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院長成波教授提到,“國內自動駕駛仿真行業尚處於起步階段,但正在打破國外仿真軟體長期壟斷的狀況。”

現階段,國外自動駕駛仿真產品佔據市場主導地位,這導致仿真產品標準同樣由國外軟體主導,從而造成數據格式各異,讓國內的數據標準受到限制。在國內外自動駕駛紛紛制定標準建立標準的窗口期,搶佔技術規範的制高點則至關重要。

作為國內首部介紹中國自動駕駛仿真測試發展現狀的工具書,《報告》從仿真測試市場需求分析、方法應用、搭建技術方案、軟體現狀、虛擬場景數據庫、示範區測試方法介紹、標準介紹、挑戰及發展趨勢八個部分,對自動駕駛仿真技術進行了介紹。

主機廠對於自動駕駛仿真平台有何訴求?

按照美國高速公路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駕駛者平均需要行駛85萬公里才會經歷一次警方報告事故,接近1.5億公里才會經歷一次致命事故。因此,每個自動駕駛系統需要 160 億公里的駕駛數據來進行系統優化。照這樣計算,需要配置一支1000 輛自動駕駛測試車的車隊,花費大約 50 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足夠的裡程測試。

自動駕駛仿真系統則通過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靜態環境,連續動態的隨機交通流,結合邊緣案例與危險案例的參數泛化技術,可以在有限的虛擬測試裡程內有效增加高訓練價值場景出現的頻度與密度。

廣汽研究院智能駕駛技術部負責人郭繼舜向新智駕表示,對於主機廠而言,自動駕駛仿真平台的加持可幫助主機廠減少自動駕駛實車路測測試,進而降低成本;同時,自動駕駛仿真平台可提供真實路測場景中不易出現或設計的道路工況,為自動駕駛系統檢測提供更多邊角案例。

“以往虛擬仿真平台是實車測試平台的補充角色,到L3及以上自動駕駛階段,虛擬仿真測試則成為自動駕駛研發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新智駕了解到,目前廣汽虛擬仿真測試在自動駕駛研發過程中佔比超60%,未來將提升至80%。

數據來源的多樣性、轉換效率及邊緣案例是主機廠的關注重點。51VR創始人兼CEO李熠曾提到,想要讓一輛自動駕駛汽車變得越來越聰明,需要源源不斷的數據餵養。這離不開成千上萬的邊緣案例,且還要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及多樣性。

對於現階段國內自動駕駛仿真平台的發展現狀,在郭繼舜看來,國內自動駕駛仿真平台屬於從無到有的過程,現階段仍處於感知決策層面的仿真,控制層面仍由國外軟體進行替代,雙方打通是未來發展趨勢。

據新智駕了解,2018年,廣汽研究院同51VR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實現多人與自動駕駛車的虛擬互動駕駛,在仿真平台中在環測試車輛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在自動駕駛仿真產業鏈上,51VR瞄準三大類型客戶:車廠;檢測機構,包括國家級實驗室,測試場,示範區等;科技算法公司。

對於汽車製造與技術企業而言,自動駕駛仿真系統貫穿產品的研發與使用生命全周期。對於國家監管與測試機構而言,自動駕駛系統仿真還可作為分析與檢測工具,可對汽車功能安全性與智能水準高低進行評價。

歡迎在今日頭條、天天快報、UC 頭條、一點資訊、新浪微博、搜狐號、網易號關注@新智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