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屋樓疊榭:中國古代建築的神來之筆

縱觀中國古代建築,在歷代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儘管都表現出或多或少的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表現出其發展的階段性,但是又充分表現出兩代間(或兩個階段間)的建築承上啟下傳承關係的密切性,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代建築。

從屋宇的主要結構來看,中國建築始終沿用木構架,而不像世界其他地區那樣開始是木建築,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就會轉為磚石結構的房屋。

從建築技術上看,中國古代木構架技術成熟早。考古資料表明,中國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現了榫卯結構的木構房屋建築,至春秋時代已使用青銅工具造出木構架與土台結合的大型台榭建築。然而包括稍後的戰國、秦的台榭,使用石構件均少見,加工精度也不高。直到西漢前中期,磚石拱殼才出現,而初步具備了造磚石房屋的技術條件。

但這時的木構建築技術卻已經發展到能夠建造未央宮、建章宮等巨集大建築群和風闕等高大建築的高水準,且庭院式布局的木構建築業已基本定形。

木構架有三種主要的形式

1、抬梁式:在前後柱間架設承屋頂之重的大梁,梁上重疊數層逐層縮小的小梁,梁間用矮柱墊托,構成兩面坡的屋架;在相鄰兩道屋架的柱間架設額枋,對應的各層梁頭間架檁,檁上架椽,構成兩坡頂房屋的太空骨架,其上(屋面)蓋瓦。

2、穿逗式:屋架也是兩面坡,與台梁式不同之處,是沒有橫向承重的梁,把沿進深方向上的各柱隨屋頂坡度升高,直接承檁,另外用一種叫“穿”的水準木枋穿過各柱,使之連城一體。抬梁式和穿逗式的相鄰兩道屋架之間的太空成為一“間”,是房屋的基本單元。

3、密梁平頂式:它由柱承檁,檁間架水準椽子,構成平屋頂。

屋宇的建築形體來看,流行台基式建築,即每座房屋由台基、屋身、屋頂構成。房屋建於人工築成高出地面的台基上,屋身的屋面成凹曲,屋角上翹。而屋頂則有硬山、懸山、歇山、廡殿、攢尖頂多種形式,從而增強了房屋造型之美。

相思重上小紅樓。

情知已被山遮斷,

頻倚闌乾不自由。

——(辛棄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