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代人共植一片綠

遠處是莽莽林海,近處是翠枝新發。

河南濟源,愚公移山故事的發源地,地處黃河中下遊、太行南麓,山區、丘陵面積佔全市面積的88%。從上世紀40年代的荒山禿嶺,到如今綠色版圖越描越寬廣、樹林越植越密,濟源人以愚公移山精神奮戰60多年,一代接著一代乾,造林近70萬畝。

如今,良好的生態如同一顆強健的“綠肺”,把這座小城裝點得生機盎然。

移山之志,三代人共植一片綠

北依巍巍太行,南臨滔滔黃河,濟源要扛起構築南太行和沿黃生態屏障的重任。

濟源人不羨金不羨銀。樹,才是這裡最稀罕的東西。

“費盡力氣種的樹,往往是一年青二年黃三年見閻王。好不容易樹活了,娃和爹看到的往往一般粗。”年過七旬的林場老工人劉月凱回憶60年前的往事,不禁老淚縱橫。

時光回溯至上世紀40年代,濟源山區很多地方都是荒山禿嶺。年年種樹不見樹,植被孱弱,自然災害頻發,莊稼產量低下。曾有民謠這樣傳唱:“山上和尚頭,溝內沒水流。年年種莊稼,季季沒好收。”

越是生態失衡,對綠水青山的渴盼就越強烈。上世紀50年代開始,濟源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綠化荒山活動。技術員們發現,濟源地貌碎石居多,不適宜栽種椿樹、榆樹,卻適合栽植刺槐、側柏、栓皮櫟等樹種,尤其是在雨中栽植側柏成活率更高。於是,一有雨雪氣象,大夥兒就自覺往山上趕,頂風冒雨植樹造林。

1963年,大溝河林場(後屬南山林場)成立,來自全國各地的200餘名知青奔赴林場,一心想在這片黃土地上扎下根、種下綠:肩膀被壓腫,手腳起血泡,一些女知青實在乾不動了,就坐在坡上哭,哭完了拎起鋤頭繼續乾。

“中午吃乾糧,渴了吃積雪。”劉月凱說,自己那會雖然年輕,但一吃雪就發燒,即便這樣,也硬逼著自己往下咽。

從1964年至1966年,3年的時間,第一代林場人就綠化了10萬畝荒山,濟源的綠色版圖迅速擴大。

時光更迭,南山林場又迎來了第二代守衛者。全國優秀護林員、大溝河管理中心護林隊隊長王備戰就是其中一員。

1989年,不滿20歲的王備戰子承父業到林場當上了護林員。無論刮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他沒有一天落過巡護,餓了吃乾糧,渴了喝山泉,一天來回幾十裡地。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到了我這,就是要讓父輩們辛苦培植的綠蔭永遠綠下去。”秉承著這種信念,近30年來,王備戰走過的山路相當於繞地球十幾圈。

愚公移山,子子孫孫無窮已。一代接著一代人的傾情付出,一種生命創造著另一種生命,一種精神淬煉出另一種精神,感召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於這場綠色運動之中。

在南山林場從事森林防火工作的侯朋,爺爺和父親都是林場工人。他說:“父輩讓荒山變成了綠洲。我們趕上了好時候,更要守護好這片林。”

濟源

滴水之功,石山上蹚出一片林海

對於70多萬濟源人來說,耕耘好土地並不輕鬆。

2005年,濟源基本完成宜林荒山綠化任務,但剩餘的20多萬畝荒山,卻讓人犯了難。

中國林科院博士王林說,這些造林“困難地”以砂岩碎礫為主,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完全裸岩地,不僅水分條件差,而且山體坡度大,水土流失嚴重,造林難度極高。

“一下雨就是滾坡水,土越衝越少。光禿禿的山不擋水,年年衝壞莊稼。”在大峪鎮三岔河村,談起這連草都不長的石頭山,村支書李保民說,大家都知道不搞綠化,環境只會越來越差,但是瞅著這片碎石頭地,就是乾瞪眼沒辦法。

昔日的愚公矢志移山,今天的“愚公”養山造綠。面對“困難地”造林這個“硬骨頭”,濟源林業人決定在石山上蹚出一條路。可千辛萬苦栽了樹,成活率卻不到20%。

“心裡堵得很啊,但失敗卻讓我們認識到,‘困難地’造林,常規方法很難奏效,必須要創新。”濟源市林業局副局長盧戰平說。

無數次科技突破,無數個通宵達旦,最終確定了“五步造林法”:壘砌魚鱗坑,回填客土,施加保水劑,栽植優質壯苗,上下覆蓋薄膜。

“一測算,每畝費用超過1000元,個別地方甚至突破了2000元,比常規方法造林成本高出四五倍。市裡能支持嗎?”當時的造林科科長李中福說,沒有想到的是,市裡的主要長官批復得毫不遲疑:“搞好生態不需要講成本。”

有資金、有技術,最難的還是大範圍推廣。濟源市林業局局長王天中說,第一步壘砌魚鱗坑要用石塊壘成半圓形的坑,在坑中填土,以實現保水保土的目的。部分陡峭的山地上,機械施展不開,工人們只好綁著安全繩,化身“山地蜘蛛人”。

十幾萬畝的大工程,濟源林業人硬是憑借這種細節裡的“繡花功夫”,把“石山上種樹”變成了現實,造林成活率達90%以上。測算數據揭曉的當天,林業局大樓裡一片歡騰,一些林場工人背過身去,擦去眼角的淚水。

有了技術基礎,濟源相繼又打造出萬洋山、玉陽山、濟邵高速等一系列精品綠化工程,2008年以來累計完成“困難地”造林10多萬畝,不僅探索出南太行困難地造林的有效經驗,還實現了濟源水土流失治理率85%以上,黃河主河道濟源段的水質常年定性評價均為“優”。

造林之利,當代“愚公”喚醒生態綠脈

“愚公”難當,但澤被後世。

“生態文明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在濟源的發展歷史中足以充分體現。”濟源市委書記張戰偉說,愚公移山,志在為民謀利。傳承與弘揚新時代愚公移山精神,要咬定目標、敢於擔當、勇於進取,始終堅守住“生態紅線”不動搖,在綠色發展的路線上實乾、苦乾加巧乾,鍥而不捨、久久為功,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環境效益,讓綠色成為新時代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真正底色。

60多年綠色接力棒代代傳承,13年“困難地”裡執著堅守。如今,濟源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5.06%,位居河南全省第二。近70萬畝人工林每年可增加涵養水源5000萬立方米,減少水土流失80萬立方米。

這也讓濟源人終於享受到了生態反哺的紅利。

三岔河村的村民告訴記者,樹長起來後,山能養住水了,再大的雨也沒毀過莊稼。這要在以前,他們連做夢都不敢想。

而獨特的區位和林木資源,使濟源從生態環境的落後生變為優等生:先後榮獲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等榮譽,綠化經驗逐漸在全國叫響,生物多樣性也逐漸恢復。

如今,這裡有包括紅豆杉、青檀等珍稀植物在內的植物品種1800余種,金錢豹、黑鸛、白天鵝等珍稀動物在內的動物品種700種。從空中俯瞰濟源山區,層巒疊嶂,飛瀑走泉,風一撥動,綠色氣息便撲面而來。

這個以往“天上不見一隻鳥,地上不見兔子毛”的地方,變成了生態“聚寶盆”。

綠水青山,也在愚公故裡釋放其蘊含的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得這個豫西小城生態產業化的步子越邁越快:柳江牧業、陽光兔業、豐之源飲料等龍頭企業蒸蒸日上,核桃、蘋果、石榴、酥梨等為主的特色經濟林基地日益成型;王屋山、五龍口、小浪底等一批生態景區的建設,五裡橋、花石、大溝河等生態休閑特色村的打造,更是讓濟源人在家門口就能“賣風景”,老百姓的收入連年增長,“植樹就是致富、造林就是造福”的理念深入人心。(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