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哪吒》北美遇冷,“文化差異”真接不動這口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新文化商業,作者丨Grace Wu

中國取得47億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北美首周票房僅有134萬美元。對於好面子的中華民族來說,不僅是對國漫,更是對整個中國電影的一劑冷拳。

先別慌著自我懷疑。

全球發行是一套極其複雜的工作流程,甚至在項目啟動時就要開始規劃和產生費用,即使像《復仇者聯盟4》這樣家喻戶曉的漫威大製作,在上映前也需要中國發行夥伴在國內大範圍宣傳造勢,眾主演落地中國進行路演。

大到全球路演,小到世界各個發行國家的當地發行方合作等,絕對不是匆忙上檔的電影就可以隨便撬動世界票房這塊大蛋糕的。

中國影史第二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在北美首周票房僅有134萬美元,並不能簡單歸結為老外對影片質量和內容有成見。不少分析認為文化差異導致老外無法理解劇情,翻譯問題減少劇情幽默感,不利於口碑發酵。新文化商業(Ent-Biz)則認為,原罪是海外發行。因為,不難發現,《哪吒》在中國是一部徹頭徹尾的黑馬影片,國內火了之後,才匆忙上檔北美,幾乎等同於匆忙之中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全球裸發。

從《哪吒》首周末只有66家影院上映就可知一二,即使66家影院全部爆滿,每位觀眾都來奔走呼告,其聲量亦是有限的,幾乎不可能掀起口碑效應,更不用說這134萬美元票房中有多高比例是華人群體貢獻了。而大量媒體發文直指是因為文化差異問題導致的大量國產影片在海外上映反響平平,這是典型的“揣測”。

試問:沒有任何宣傳的小範圍點映,老外壓根不知道有這部電影,到底期待從海外賺多少錢才算國產電影的成功?

《哪吒》的出海之行到底有多匆忙?

8月15日,哪吒票房在中國突破38億,緊接著官博宣布將在北美上映,此時距離《哪吒》在中國上映已過去了20天。而發布此消息的是一家叫做“WellGo”的美國發行公司。

根據經銷商Well Go發布的放映計劃,《哪吒》於台灣時間8月23日和29日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電影院放映,並於8月29日起在北美點映IMAX版本,9月6日起在全美國上映。

8.29北美點映影院

據volmorgn網票房統計,在上映後的第一個長周末(8月23日-26日),《哪吒之魔童降世》共計獲得近65萬澳元(約300萬人民幣)的票房,而對於全球第一大票倉的北美,首周末僅拿下119萬美元(約830萬人民幣)的票房,且未看出上升態勢。

從海外口碑來看,《哪吒》並不差。目前《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國外電影評分網站IMDb上的評分為7.8分,不過評分人數才1千個,雖多以華人群體居多,但也有部分老外觀眾給予這部電影非常高的評價,由此可見,文化差異並不是這部電影海外票房不高的主要原因。

再來看看在上映前跟國際相關的宣傳。8月21日,在影院上映的第27天, 《哪吒》超越了《復仇者聯盟4》,在中國創造了42.38億人民幣,成為中國票房史上票房收入第二高的電影。這一壯舉贏得了《複聯4》導演Anthony和Joe Russo的讚譽,他們在微博祝賀導演餃子。

此後,基本上除了在官方宣傳定檔北美時有一小波外媒跟進之外,與《哪吒》及經銷商的官方渠道外,幾乎看不到任何針對海外市場的宣傳聲音,基本上還是靠國內的熱度異塵餘生海外閱聽人。

至於經銷商Well Go,並不是一家大的發行機構,與好萊塢五大相比,無異於螞蟻與大象。從其官方網站可以看到,其總部位於得克薩斯州普萊諾,分別在台灣和大陸設了兩個辦事處。簡介稱Well Go是一家專業為北美、拉丁美洲、亞洲和歐洲帶來影院和家庭娛樂內容的發行公司,包括來自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最佳動作、類型和獨立電影,Well Go的電影可以在多種平台上看到,包括劇場、數字、訂閱和有線點播、打包媒體和廣播電視,發行規模為每個月三到五部。

把這家公司的模式理解為“撿漏”並不過分,其商業模式就是在亞洲(主要是中國大陸、香港、台灣)選擇有潛力的影片進行代理,為在當地爆火的商業電影或獨立電影做一些海外增值的發行工作。

這家經銷商的體量也基本決定了《哪吒》不會在海外取得太多的票房。

收割全球票房的野心依然要有

除了影史第二的《哪吒》,其他大片在全球基本上是同一種命運。

《美人魚》的北美票房為320萬$,《紅海行動》為155萬$,《唐人街探案2》僅為200萬$,這幾部均是票房30億的體量。

據自媒體莫秀才拆電影調查,在北美最賣座的10部華語片的榜單已經十多年沒有改變,距離現在最近的作品《霍元甲》也已是13年前的電影,而近十年是中國電影商業發展最為迅猛的十年,產出很多幾十億量級的大片,然而在北美卻屢屢受挫,這是一個頗為奇怪的現象。

得益於奧斯卡和李安的光環,《臥虎藏龍》拿到北美近1.28億$的票房,紀錄至今無國產片能打破,其次便是在北美有著高知名度的成龍、李連傑等主演的電影才能有些排片,也更能吸引大的經銷商來發行。

一方面是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騰飛,一方面是全球發行的20年止步,這真是一件矛盾又可怕的事。

那麽六大是怎麽發行動輒全球票房幾十億…美元的大片的呢?

通常情況下,美國影片又可以大體分為兩類,製片廠影片和獨立影片。製片廠影片通常是指由大製片公司獨立承擔開發、製作及銷售的影片,這些影片的所有分支權利都隸屬於該製片公司,並由他們進行國際範圍的銷售和發行。獨立影片,多指自籌資金、獨立運作的低成本電影。這類影片通常會選擇與第三方代理機構合作,由第三方直接與國際買方接觸,出售國際版權,並由各地發行權的購買方全權負責當地區的發行工作。

派拉蒙、環球等好萊塢五大製片廠均陸續在全球各地開設國際辦公室,從而輔助其影片的國際發行及銷售業務,而搭建起這樣的全球網絡幾乎要花費近半個世紀時間。

對於五大來說,靠長時間的行業經驗沉澱形成了壟斷優勢,且競爭壁壘極高。中國發行公司要想殺出一家這樣覆蓋全球的發行公司,在短時間內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但中國影片想要輸出世界,這個橋梁公司的建立是早晚要走的路。目前中國有世界影響力的影片還很少,國際電影節那麽多,能引起全球電影人注意的影片少之又少,但質量和大師會成長起來是確定的事,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中國電影發行的路注定很難走,但是時候走起來了,否則以後就更難在世界電影工業上建立發言權了。

【鈦媒體作者介紹:新文化商業(公眾號ID:Ent-Biz)】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