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安凱客車應收款減值超2億 曙光股份新能源客車零銷量

  補貼潮水退去:新能源車企千億應收款壓頂,小車企驚現零銷量

  在巨額補貼的刺激下,過去幾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出現了爆發式增長。2017年,新能源車銷量高達77.7萬輛,是三年前的10倍。

  但是,隨著補貼政策的退坡,新能源車企尤其是新能源客車企業,業績出現了塌方式下跌。2017年安凱客車(000868.SZ)營收跌幅近兩成。

  此外,巨額應收款減值也成了安凱客車的業績大殺器。2017年,公司應收款計提壞账超2億,直接導致公司出現巨額虧損。不只是安凱客車,包括比亞迪(0002594.SZ)、宇通客車(600066.SH)在內,多家新能源客車企業的巨額應收款正成為其達摩克利斯之劍。

  部分新能源客車小車企則在補貼退坡影響下,產銷量出現暴跌。曙光股份2018年前兩月僅生產了一輛新能源客車,銷量則為零。

  計提巨額壞账陷入虧損:安凱客車應收款減值超2億 

  安凱客車近日發布財報:2017年總營收為54.49億,同比上漲14.54%;虧損2.3億,上年同期為盈利5135萬。

  營收上漲與會計變更有關。此前,公司將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款計入營業外收入。2017年,公司根據新的會計準則,將新能源汽車補貼款計入了營業收入。調整依據如下:

  2017年5月,財政部修訂了《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新修訂的政府補助第五條規定,企業從政府取得的經濟資源,如果與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等活動密切相關,且是企業商品或服務的對價或者是對價的組成部分,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等相關會計準則的規定。

  如果將2016年的新能源補貼加入到當年營收,進行一個還原對比,則安凱客車2017營收將同比下降18.25%。

  除了營收下跌外,安凱客車還出現了2.3億的巨額虧損,這主要受到了資產減值的影響。2017年,安凱客車的資產減值損失為2.33億,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了26.44%。而資產減值則是因計提應收款減值準備所致。

  財報顯示,2017年,公司計提應收账款壞账準備金額為1.66億,計提其他應收款壞账準備金為0.48億,合計計提的應收款壞账準備達2.14億。其實,在2016年,安凱客車計提的應收款壞账準備就高達1.1億。

  截至2017年底,公司應收款(應收账款與其他應收款之和)為45.99億,同期,公司淨資產僅為11.4億,應收款是公司淨資產的4.03倍。

  巨額應收款不僅增加了公司的減值壓力,還帶來了沉重的財務壓力。據財報,2017年,安凱客車的財務費用為7249萬,而在2015年時,這一數字還僅為1181萬,兩年時間,財務費用的增幅就高達513.8%。

  達摩克利斯之劍:新能源客車企業應收款成業績地雷 

  客車企業應收款較多,與其銷售模式有一定的關係。目前,客車企業大都採用抵押銷售模式。截至2017年底,安凱客車為客戶提供的抵押擔保餘額為5.62億,因客戶抵押逾期,公司代墊金額為1.92億。

  安凱客車的抵押銷售模式為,客戶將所購客車抵押給銀行作為抵押擔保,客戶如果逾期時間超過三個月未向銀行支付抵押款,則由公司代借款人償還未償還的貸款本息或自願無條件的回購客戶車輛。

  不過,安凱客車應收款的爆發式增長,出現在2016年。公司財報顯示,應收账款增加主要是未到結算期的銷售款增加影響所致。結合新能源客車政策,這很可能是新能源客車銷售帶來的應收账款增長。

  但是,新能源客車銷售的應收款回收風險已然開始暴露。2018年2月,安凱客車在回復交易所關注函的公告顯示,公司因存在部分已銷售的新能源車輛由於毀損而無法滿足國補資金申報及地方補貼申報的要求,公司評估該部分款項回收難度較大,對該部分款項全額計提了減值準備,預計補提資產減值損失約7820萬。

  目前,多家新能源客車企業都存在著巨額應收账款。截至2017年底,宇通客車的應收账款為158.05億,金龍客車的應收账款為102.29億,中通客車的應收账款為55.42億。這三家車企的應收账款分別佔同期淨資產的比重為119.07%、270.25%及204.27%。而巨額應收账款的資產減值或將成為新能源客車企業的業績地雷。

  除了宇通、中通、金龍等新能源客車企業外,還有一家新能源客車企業巨頭,這就是比亞迪。據太平洋證券研報顯示,2017年中國純電動客車市場中,宇通份額最大,佔比為23%,排名第二的則是比亞迪,份額為14%。比亞迪的應收账款在諸多新能源客車企業中金額最大,高達516.77億。在如此高的應收账款背景下,比亞迪的壓力並不小。

  單上述幾家新能源車企的應收账款總額就高達800億以上,如果再計算其他尚未披露年報和未上市的車企,應收款總額很可能已逼近千億之巨。倘若再計算產業鏈上遊的電池廠應收款情況,則整個產業鏈中下遊上累計的應收款,實際上已經超過千億。

  潮水退去:曙光股份新能源客車驚現零銷量 

  2018年2月12日,財報部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在技術要求上,再次對新能源客車電池的能量密度等進行了提高。

  補貼金額也出現了大幅下降。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補貼上限由之前的4.5萬至15萬,下降至2.2萬至7.5萬,降幅高達50%;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快充類純電動客車也有30%—40%左右的降幅。

  不過,新政也設定了過渡期,2018年2月12日—2018年6月11日,這一期間購買的新能源客車,可按照2017年對應標準的0.7倍補貼。並且將新能源汽車3萬公里運營裡程要求調低到2萬公里。

  然而,新能源客車補貼的大幅退坡,已然讓部分企業產生了退意。曙光股份發布的2018年產銷快報顯示,2018年前兩月,公司生產的新能源客車為1輛,與去年同期的127輛相比大跌99.21%;同期,新能源客車銷量為零。

  隨著新能源客車補貼金額的退坡和補貼技術標準的提高,很多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新能源客車企業很可能將要加速退出市場。

  資金鏈緊繃之下,新能源客車的市場格局,越來越像一盤圍棋,短一口氣,就可能死一大片。

  本文作者:麵包財經

責任編輯:陳永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