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爆款劇”是怎麽“煉成”的?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堪稱“大唐穿越指南”的《長安十二時辰》剛一播出,便得到了業內和觀眾的好評。從早年的《大明宮詞》、《康熙王朝》,到近幾年的《琅琊榜》、《都挺好》、《破冰行動》,現象級力作的誕生需要哪些要素的加持?“爆款劇”究竟是怎麽“煉成”的?

精致服化道:還原史實,電影質感

《長安十二時辰》播出後引發了不少觀眾的“考據癖”,點燃了對盛唐文化的熱情。除了劇情,劇中的服、化、道等細節也為網友所津津樂道。主創樸實的匠人精神使得劇集扎根於傳統,著眼於實際。

《延禧攻略》火遍大江南北,除卻“爽劇”本質,與其拋開濃墨重彩,創造獨特的審美風格不無關係,精致的畫面展現冷色調的高級灰質感。服裝方面,劇組專門找來了曾在故宮擔任文物修復工作的繡娘,為劇組縫製衣服。所以演員們身上的戲服,個個工藝考究。

圖為《延禧攻略》服裝

不光服飾配飾還原,連一個小細節都遵循了清朝滿洲宮內的規矩,滿族女性每邊耳朵上會扎三個耳洞,兩耳共計六耳洞,各戴三隻耳環,稱“一耳三鉗”。後來,滿族人受漢文化影響,習俗上也發生了改變。有的婦女隻扎一個耳眼或隻戴一隻耳環,這在當時的乾隆皇帝看來,失去了滿族的特色,於是下令不可更改一耳三鉗的習俗:“扎三個耳眼,卻隻佩戴一個耳墜,尚可。若隻扎一個眼,彼即全然漢族矣,斷不可。”

年初熱播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同樣還原如詩如畫的中國風。從拍攝選景到場地布局,《知否》展現了宋代的市井風貌,大宅府邸、街頭瓦巷,每一幀的畫面都仿佛在欣賞一幅幅精美的宋代風情畫。

劇中喝茶的場景也十分還原歷史。宋代點茶是將茶葉研磨成粉狀,先用熱水淋一遍茶盞後倒出,也有用火烤熱的,稱『溫盞』,後將茶末放在茶盞裡,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膏狀,稱為『調膏』,然後再入沸水『回環』,用茶筅攪動『點茶』,使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可以說,服化道影響觀眾的第一眼審美,決定了一部戲的基礎品相。觀眾熟知的《琅琊榜》、《大明宮詞》等都是服化道精致的代表之作。特別是對古裝劇來說,服化道既要還原服飾、道具、禮儀等外在表現形式,又要塑造人物的思想內涵、氣質風骨,極為重要。好的服化道也是劇集的誠意所在,“引起極度舒適”的傳統文化之美往往令觀眾著迷。

立得住的好故事:引起網友共鳴

2016年,《歡樂頌》的熱播,引發了人們熱議。《歡樂頌》實際上是小人物的故事,圍繞著五個普通的女孩,好故事也能成為一部大戲。

故事中有性格沉穩、老練的安迪,精準如公式的言談舉止和海量的知識儲備令人印象深刻;有世事看透,也愛臭美的樊勝美,生長在重男輕女的普通家庭,賺錢養家人;有富二代曲筱綃,不學無術卻人情練達;有心底善良的關雎爾,為了留在大城市與父母爭執;還有性格開朗,給人歡樂的公司小職員邱瑩瑩,實力有限內心卻很強大。

五個女孩子一步步的成長與命運牽動人心,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城市裡打拚的自己的身影。小人物都有大故事,與社會關聯,與現實關聯,更與每個人的命運關聯在了一起。

《大江大河》海報

相比《歡樂頌》小人物的故事,去年上映、今年摘得白玉蘭獎的《大江大河》則講述了四十年的大故事,改革開放及其帶來的社會激蕩本身作為故事主線和敘事動力,寫時代中人、記時代之事,人物在時代中立出了風骨,而時代也在故事中鮮活了面貌。

王凱飾演的宋運輝及其身邊群像,代表了改革開放新時期中,知識分子和幹部階層的面貌和命運。《大江大河》的時代質感不僅僅體現在以人物觀照時代,同時,劇集也以時代叩問人物:以恢復高考、聯產承包責任製、個體經商、國企改革等真實歷史節點,向故事中的人物提供機遇與挑戰,呈現時代變化中國人的拚搏和奮發的精神面貌。

長期以來,中國電視劇形成了聚焦現實、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與時代同呼吸,與人民共命運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爆款劇”從不缺席歷史巨變下時代精神的表達,從不缺席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過程中喜怒哀樂的書寫。好的故事一定能直擊觀眾的心靈。

“能打”的實力派演員:這屆觀眾趨於理性客觀

談及2019年的爆款劇,不得不提全民“邊看邊罵,欲罷不能”的《都挺好》。播出後,“集所有中國老人缺點於一身”的蘇大強徹底火了,由劇中台詞“我要喝手磨咖啡”衍生出的表情包也在網上走紅。

圖為《都挺好》劇照

蘇大強這位父親角色的複雜性和厚度,無疑是劇中所有人物之首。劇中的他市井、頑固、自私自利、倚老賣老,以近乎撒潑的方式折磨著每個子女。老戲骨倪大紅把這個“作老頭”演得活靈活現,讓人恨得牙癢癢。電視劇裡,他窩囊時縮肩垂眼,大氣不敢出,步態抖抖索索;得意時,小眼神亂飛,肩膀也舒展了,走路大步流星。

倪大紅堪稱這部戲的點睛之筆,姚晨、郭京飛對角色的細膩刻畫也十分優秀。有了他們貢獻的精湛演技,導演和編劇才能把這部戲想要表達的內容準確傳達給觀眾。

今年另一部口碑劇《破冰行動》改編自真實故事,劇中老戲骨吳剛、王勁松、任達華等互飆演技,讓觀眾印象深刻。

作為劇中最大的反派,王勁松飾演的林耀東表面文質彬彬,實則心狠手辣,談笑間就把塔寨村整個毒品王國掌握在手中。在聽到不聽話的晚輩林勝文私下販毒時,他不發一言,只是擦了擦眼鏡,涼薄的一眼看過去,就不怒自威,讓人骨子發寒。王勁松扮演的林耀東將陰沉狠辣演繹得入木三分,即使隔著螢幕,也能感受到他氣勢逼人的大佬氣場。

“李維民大罵馬雲波”這段戲劍拔弩張,吳剛不愧是國家一級演員,無論是腳下的小動作,還是罵到沙啞的聲音、臉上跳動的皺紋都能夠感受到老戲骨的專業。

任達華飾演的趙嘉良初見兒子李飛,卻不能相認,演出了豐富的面部細節:他微微一笑卻又不能暴露,最後只能憋了一句“你好”,而這句“你好”包含了太多。

老戲骨的表演受到觀眾肯定,在重要戲份中能鎮住場,互相之間對戲火花四射,這樣的表演才有“嚼頭”,觀眾才看得過癮。一些大器晚成的實力派演員也隨著一大批精品劇走紅,實現人、劇“雙贏”。

每一部“爆款劇”的產生,都能激起全民討論的浪潮。曾經,“大IP 流量明星”是影視圈追逐的“爆款定律”。如今,這一公式已不再是靈丹妙藥,觀眾越來越聚焦於劇集本身的質量,僅有流量明星的“大製作”顯得蒼白無味。這一屆觀眾對只會“刷臉”的表演不買账了,而面對良心佳作,他們則會回饋以好口碑和高收視率。我們驚喜地看到,電視市場百花齊放的同時,新的“熒屏規則”正在慢慢建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