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民營火箭升空,是走美國的路嗎?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席亞洲】

近日,“星際榮耀”公司的“雙曲線Z”火箭首次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亞軌道試射,將兩枚試驗微小衛星送入亞軌道,另一枚進行降落傘回收。

星際榮耀公司的“雙曲線”固體燃料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升空

所謂的”亞軌道“試射,就是指衛星不會完成繞地球一圈的飛行,只是飛出了大氣層。

這已經不是我國民營商業公司首次進行太空發射,今年早些時候,“零壹“公司也成功進行了探空火箭試射,這枚火箭據稱搭載了高超聲速試驗載荷,首次發射就是商業發射,很讓該公司感到自豪。

零壹公司的“重慶兩江之星”號火箭從西北某軍用靶場發射升空

而不久前,觀察者網也曾報導,技術背景相當深厚的“藍箭”公司也宣布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從文昌進行“朱雀”火箭的首發,該火箭採用液氧甲烷燃料發動機,技術上非常先進。

“藍箭”公司“朱雀”火箭

這三家目前是國內民營航天方面較為領先的公司,而在北京亦莊“火箭城”成立的民營航天公司,目前也遠不止這三家。

應該說,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微電子技術,運載火箭技術的日益成熟,再加上美國太空探索、藍色起源等公司的示範作用,以及國內軍民融合政策的開放,以前完全由“國家隊”進行的航天事業向民間開放,這引起了中國民間資本和有意創業的科研人員的極大興趣。

美國媒體最近也對“星際榮耀”“零壹”、“藍箭”等企業進行了報導,並將其描述為中國試圖效仿太空探索(SPACEX)公司的國家舉動。不過,中美兩國體制不同,因此在“民營航天”領域也存在著巨大的區別。

下面我們就通過中美兩國“民營航天”的基本情況對比,來看一下兩國這一領域究竟有什麽不同。

美國民營航天:“國家隊”不行了,需要你頂上

我們都知道美國“太空探索”公司一上來就是瞄準著大中型火箭發射市場去的,其“獵鷹”系列火箭從一開始就打著有朝一日要進行載人登月這樣的宣傳語。

事實上,太空探索公司雖然是“私營企業”,但實際上其老闆艾倫·馬斯克是個搞網絡金融起家的“新貴資本家”,與政界人士有著相當的關係。在創辦“太空探索”的同時,其旗下“太陽城”“特斯拉汽車‘等品牌都是主打環保牌——實際上其運營模式和中國光伏產業部分企業相似,即很大一部分是靠國家的“綠色能源”補貼。這也是為何馬斯克與反對“環保”,力主取消綠色能源補貼的川普一度鬧僵的原因。

“太空探索“公司是得到NASA全力支持的一家”民營“企業——其實應該叫”商業企業“,以此和“聯合發射聯盟”(由洛克希德·馬丁、波音等聯合組成)等”公共企業“區分。

“聯合發射聯盟”的主力火箭德爾塔-4,每次發射的價格已經飆升到4億美元,而且國會聽證會上還振振有詞,一分錢不能便宜

相比之下,“獵鷹9”雖然安全性有點隱患,但就算不考慮複用,每次發射價格也就不到1億美元……而且這個安全性隱患,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有爆發出來——雖然還是打丟了一枚價值幾億美元的秘密衛星,但經過調查,那不是火箭的鍋

事實上, 美國航天在更早的時候,完全就是國家運營的,NASA旗下的“戈達德航天中心”負責研製各種航天器。其運營逐步轉到“聯合發射聯盟”,其實已經是上世紀80年代第一波“商業化”航天的結果了。

那一撥“商業化”的背景,是NASA燒錢太厲害,美國政府試圖通過商業化手段,來降低航天運營成本。上世紀90年代後,一方面美國的運載火箭和太空梭交給了聯合發射聯盟,同時又成立了若乾個有濃厚官方背景的“商業”公司來負責使用退役的洲際飛彈改造的運載火箭來進行商業發射。

不過,“太空探索”公司的模式與前面的又有所區別,它的官方色彩看起來更淡,商業色彩更濃。其管理、運營和技術研發都更接近於民用行業,而不是航天行業。

“太空探索”的出現,和“星座計劃”的失敗密切相關。21世紀初小布什時期開始的“星座計劃”,由NASA主導,“聯合發射聯盟”承擔,規劃一系列研製“戰神”系列運載火箭的任務,這系列火箭基本使用的是太空梭的動力、控制方面的技術。看起來原本應該毫無問題,但是結果由於項目管理混亂,研究戰線拉得過長,而又遲遲無法投入實際發射,更談不上進行商業發射賺到錢……在消耗無數美元後,這個項目宣告失敗。

譜系龐大到嚇人,但最後製造出來最基本一種的“戰神”系列火箭……它的開發失敗是美NASA扶植“太空探索”公司的主要背景

新一輪“商業化”改革的嘗試也就隨之而來,這就是“太空探索”公司誕生的基本背景。

從這個角度講,“太空探索”公司和美國“國家隊“,是替代關係,”太空探索“要來乾原本應該由”國家隊“去幹,但是乾不好的活兒。

中國“民營航天”:“國家隊”不能包打天下,有些活你們乾更靈活

通過對美國“太空探索”公司背景的簡單了解,我們就可以看到,該公司實際上,就是美國航天工業體制僵化,商業化運作失敗的背景下,進行的一種“另一種方式”的探索。

那麽中國航天工業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嗎?

恐怕還沒有。

中國航天工業遠沒有美國NASA、戈達德航天中心或者聯合發射聯盟那樣龐大而臃腫。事實上,中國航天的體制依然是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式的,在國家長官下運作的。到目前為止,這套體制尚未出現太空梭、“星座計劃“這樣因為體制失效而導致的災難性失敗。

目前,我國長征7號、長征5號,以及規劃中的長征9號的開發工作在按部就班進行,即使稍有挫折,整體的風險依然處於可控範圍之內。

“藍箭”規劃中的“朱雀2號”火箭是採用液氧甲烷動力的大中型火箭,但它的存在,也不是為了搶“長征7號”的生意

液氧甲烷動力的新型發動機,表明“藍箭”背後不俗的技術背景

同時,雖然中國的航天行業是在國家統一長官下進行運作,但實際上幾個主要企業之間卻存在著充分的商業競爭。

航天科工集團近年來積極開發”快舟“系列運載火箭,進軍商業發射領域,甚至還規劃了未來與”長征9號“競爭的未來大型火箭,這就是一個中國航天系統內部存在充分競爭的明顯例子。

零壹在技術上比較“務實”,堅持用固體發動機技術,從高超聲速驗證飛行起步,第一次試飛就有商業項目,應該說還是很有新創企業風范的做法

這表明中國原有的航天體制,並未如美國那樣失去創新的活力。

在中國,民營商業航天方面,即使是最雄心勃勃的“藍箭”,也沒有上手就規劃一個取代“長征7號”的運載火箭,或者開個發布會吹噓要造一個比長征9號還大的火箭,直接搶航天科技集團的生意。

這些企業更多的是“查缺補漏”,主要是研製發射小型衛星的火箭,彌補“國家隊”現有和其規劃中所研製新型火箭譜系中的空白。而不是去搶“國家隊”的“飯碗”。

美國民營航天針對的問題——僵化,缺乏競爭

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美國大力推動“太空探索公司”的背景,是“聯合發射聯盟”一統天下。該公司實際上在90年代壟斷美國航天發射市場,尤其是高價值軍事衛星發射市場和NASA深空探測市場。而“軌道科學”等公司使用退役MX、民兵2等洲際飛彈改造運載火箭發射商業衛星的業務,因為這些飛彈的庫存終究有限,是受到很大限制的。

在這種情況下“聯合發射聯盟”實際上沒有競爭,其火箭發射費用節節上升,而且不論美國政府如何要求該公司進行整改,也難以降低。傳統上,我們經常認為美國軍工企業間激烈的競爭有助於政府控制採購成本,但在航天領域,美國當時恰恰是非常缺乏競爭的。

通過更純粹的商業化運營方式,“太空探索”公司得以降低成本。它在技術,商業模式方面有自己的獨特方式。重要的是,其“獵鷹”9火箭目前的發射成本也確實要比“聯合發射聯盟”的火箭更便宜——即使不算上回收技術。

重型獵鷹火箭的成功,讓“太空探索”的神話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

儘管“獵鷹9”火箭的安全性、經濟性等方面,從長遠來看,究竟有沒有達到“太空探索”宣傳中那麽誇張的水準,仍飽受爭議。但至少目前,很多人曾警告的,該公司的安全性危機沒有爆發。

現在看來,“太空探索”的神話仍然處在上升期。

但是,美國發射聯盟,仍然掌握著絕大部分尖端核心技術,諸如SLS火箭這樣的”國家級“重大項目也仍在他們手中。

但是”太空探索“公司雄心勃勃,其下一代BFR火箭完全就是衝著打敗SLS火箭的目標定的計劃——當然能否研製出來現在還要打個問號。

BFR火箭的設想圖充滿了上世紀50-60年代的科幻畫的感覺……讓人不由得懷疑其到底有幾分認真

但至少BFR的存在,讓美國政客有了可以向ULA施加壓力,加快SLS火箭發展的一個說辭

但不論如何,這也是美國政府和軍方可以用來給“聯合發射聯盟”施加壓力的工具,不久前美國空軍高級軍官還聲稱要用BFR火箭來取代C-5“銀河”運輸機,來執行美軍洲際運輸物資的任務。

中國民營航天針對的問題——需要突破限制

但是中國航天也有自己獨特的問題,這些問題限制了中國航天更快的發展。

首先,我國主要航天企業“軍”味太重,而且已經到了根本無法做到真正脫鉤的程度,例如航天科工集團的快舟,原本就是為了滿足軍方的快速補網發射需求而研製,作為商業航天發射工具,不過是對其功能的一種拓展。

這對於相關企業節約成本來說自然是十分有利,但是對於參加國際市場的競爭,就非常不利了。一方面會造成發射方式的不夠靈活,任何與國外的合作必然要涉及雙方互相擔心敏感技術外泄的問題,另一方面,一些不願招惹西方反華口舌的用戶,可能就會望而卻步。

其次,我國航天發射市場目前受到美國相關政策的限制,實際上是非常有限,很難接到國際發射訂單,因此主要是立足於國內。但是“國家隊”的火箭太大太貴,對於國內方興未艾的微小衛星發展市場來說,要“排隊”等“國家隊”的大火箭,或者外國的大火箭,“拚車”上天,實在是過於漫長。專門為這些小衛星設計的小火箭,目前“國家隊”主要企業沒有相關的任務。

微小衛星發射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如果沒有合適的檔期讓大火箭“夾帶”上天,就會帶來很多麻煩

目前國際上也有不少專門為發射立方星設計的運載火箭,有些在技術上也頗有創意,比如美國公司在紐西蘭製造的“電噴”(用電動機驅動渦輪泵)火箭

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小火箭,也可以說是國家軍民融合政策當中,交給新興民營企業去發展的一個領域——否則以“國家隊”的實力,做一個廉價、技術不錯的火箭還是可以的——隻不過成本可能會比民營企業減少一些“國家隊”航天企業的條條框框後做的火箭要高一些。

這也就引出了第三,“國家隊”需要嚴格遵循我國多年來形成的一套航天標準來進行開發和研究,儘管這套系統在保證中國火箭取得很高的發射成功率方面有著很大的歷史貢獻,而且也會在未來新型大中型火箭開發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對於強調“短平快”“廉價”的小型火箭來說,套用這些規範和標準未免不合時宜——但你畢竟是航天,總不能按照戰術彈道飛彈的標準去做吧?

如果允許用戰術彈道飛彈的標準,那航天科技拿M-20飛彈改個運載火箭專門打立方星,也不是不行嘛……當然,這個成本肯定比民營航天做的運載火箭高不少

而這,就是民營新興企業所可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方面了。當然,這不意味著民營航天企業就可以沒有品質管理和安全標準,而是說他們可以探索一種新的,更具靈活性和創新性的標準,最終能否成功,其實這要看他們自己的水準了。這就和我國改革一樣,摸著石頭過河。

還有個第四,目前我國的民間資本投資方向相對而言,還是比較狹窄的,一股腦的投在房地產項目上,不是長遠之計。因此近年來,網絡、網約車、共享單車、遊戲、乃至於民間借貸和區塊鏈貨幣等這些東西才會先後紛紛吸引民營資本來投資。

引導國內資本把錢投到航天上,總比投到這玩意上強多了吧……

對於國家而言,借助民營資本的力量,辦點“正事兒”,顯然是個更好的選擇。

筆者以為,這也是“軍民融合”的部分題中之意,同樣,也是現在民營航天企業的一個重要價值。

中美民營航天也有共同點

1、民營航天給航天人才更多選擇

雖然中美兩國“民營”航天模式實際上不同,但既然都是“民營”航天,自然也有些共性。

首先,是民營航天的經濟待遇更容易吸引到重視經濟因素的人才。

“太空探索“公司為美國航天業界不少出色的人才,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工作機會,對於他們的個人收入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商業航天公司的優厚待遇,對於成熟的技術專家而言,其吸引力是傳統”公共企業“所無法與之競爭的。“太空探索”也成功吸引到了一批NASA的傑出人才。當然,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對關鍵性專家的經濟待遇一樣非常優厚,而且這些專家在ULA當中,所能夠指揮和調用的資源也遠遠更多。因此這種流動,很多時候還是因為”聯合發射聯盟“的工作環境,整體氣氛的負面影響導致的。

ULA實驗室裡的設備……讓人產生一種恍如回到2000年的感覺……

而我國民營航天,也為我國近年來增長迅速的相關領域內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在經濟上可能更有利可圖的工作機會。

那麽這種人才流動是否變成“國家隊“的人才流失呢?

筆者是這麽看這個問題,這種流動未來應該不是單向的,在民營企業內成長起來的人才,未來在條件成熟的時候流動回“國家隊”也應該遲早的事情——當然,請注意我的前提,在這個民營航天的初創時期,以更高的待遇和薪金,吸引優秀人才,似乎是出現了人才單向流動的現象,但這是一個暫時的現象。

一方面未來我國“國家隊“的待遇也可能會上去,另一方面,對於很多優秀人才而言,也可能只有在”國家隊“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並接觸相關領域內的最尖端——選擇乾商業航天和乾軍事航天,“國家隊”航天的人可能其心理需求也是有區別的——畢竟,確實不是所有人都有“在征服宇宙的大軍裡,那默默奉獻的就是我”所歌唱的那麽高的思想境界的,但與其讓這些人才流入與航天無關的領域,甚至流失到國外,不如在國內商業航天領域給他們更好的機會。

2、民營航天,說到底是國家實力的一部分

這次“星際榮耀”公司發射的“雙曲線”火箭,是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而此前“零壹“公司的高超聲速試飛火箭,則是從解放軍某靶場發射升空。而”藍箭“的”朱雀“號火箭,則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從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從這三家中國民營航天“第一波”企業的發射場地,就可以看出,它們的成功,也離不開國家的支持——這一點上,倒是和“太空探索“公司不謀而合。

再怎麽“民營”,航天發射還是一件需要國家支持的事情,這一點哪國都一樣

畢竟,如果沒有國家提供的完善發射場和航天測控系統的支持,那麽民營公司就不得不消耗巨資去建設,研究相關內容,這將大大增加其成本。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雖然建造了海上無人平台用於供火箭著陸,但其發射場,也一樣是借用NASA和軍方的發射場,不管是卡納維拉爾角,還是范登堡基地,都是美國成熟的發射場。要是讓它自己另外建設一個大型發射場,那這個成本就不是它能承受的了。

測控是另一個大問題,如果沒有測控系統,那是打不了商業衛星的, 那頂多能像朝鮮發射“銀河”火箭一樣,能把一個東西打進軌道,並且繞著地球轉,就是勝利了。

同時,其測控網也一樣是借助NASA成熟的系統,而不可能單獨投資搞一套——借助NASA的通信和傳感器系統信號,自行組織測控,它所需要開發的只是一套測控的終端。打個比方來說,就是它是在NASA測控網這個“機器人”上,外接個新的遙控器,而不是自己獨自造一個“機器人”。

中國民營航天企業目前的測控模式也基本和它一樣。

換句話來說,甭管是哪國的民營航天,它的基本前提都是國家已經為你建好了發射場,建成了測控系統——就好比國家給鋪設好了高速公路,接下來才能有快遞公司的車隊在上面跑。反過來說了,你已經有了完善的發射場和測控系統,有民營航天的發射,也能提高這些系統的利用率,相應的,也就等於分攤了基礎設施的成本,何樂而不為呢?

觀察者網的很多讀者對於民營商業航天是有著偏見的——甚至筆者之前關於美國“太空探索”公司存在問題的一些文章,也經常是被片面的理解了。

那麽在這裡,筆者就是要正面說一句,民營商業航天,不僅不是“國家隊”的對立面,相反,它們是航天從“事業”轉變為“行業”過程中所必然出現的,而且必然是一國航天總體當中,更具商業活力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航天的未來,也將有這些新民營企業的一份精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