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都挺好》大結局:原生家庭之殤,我們從未真正逃離

最近電視劇《都挺好》中,那個從小不受家裡人待見的勵志小女兒——蘇明玉成了街頭巷尾討論的話題。

她成長在蘇州小城裡這樣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

蘇母管家實行鐵腕政策,老公被她治理得服服帖帖,重男輕女,對小女兒蘇明玉打壓甚至表現出厭惡。蘇父自私懦弱,對蘇明玉有同情,但是又不敢站出來說一句公道話。

“我倆哥總是火腿加雞蛋,我就是一碗泡飯,他倆不是果汁就是牛奶,我就是一杯白開水!我還要洗碗擦桌子掃地……”

蘇明玉的十八歲以前,每天被這些“不公平”的大事小事折磨著。

蘇母省吃儉用為兩個兒子賣了三間房,卻捨不得給蘇明玉買一本複習資料,甚至阻止她去念清華大學,建議要麽免費上師范大學,要麽聽安排去做醫院的護工。

憑什麽?

“蘇明玉,你是個女孩,你怎麽能跟你兩個哥哥比呢。”

蘇明玉徹底絕望,扔下父親給的生活費,逃離了蘇家。在她與家人決裂時,父母發過毒誓,立過字據:將來蘇大強夫婦就算老死,也不需要蘇明玉養老送終。

這讓人想起阿耐的另一部作品《歡樂頌》,樊勝美的前十八年和安迪的後十八年的影子在蘇明玉身上完美重疊。

長大後的蘇明玉,成為了大集團公司的霸氣金領,開豪車住別墅,令人大呼過癮——蘇明玉簡直活成了逃離原生家庭陰影的獨立女性教科書。

她的逆襲,仿佛為那些被原生家庭拖累的人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有人說:只要你經濟獨立,你就能逃離原生家庭。

有人說:只要你足夠強大,你就能逃離原生家庭。

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蘇明玉天資聰穎又太過幸運,離家後又恰巧遇到了恩師老蒙,才有了今時今日的成就。

蘇明玉真正逃離原生家庭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她可以為了母親的葬禮一擲千金。

她可以為了父親住院放棄與恩師的重要會面。

她可以為自私要面子的大哥拜託美國的朋友給一份工作。

最讓觀眾恨鐵不成鋼的是,在蘇明玉被二哥毒打成重傷後,選擇放棄上訴,並對二嫂做出補償......

蘇明玉是聖母嗎?她忘記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傷害嗎?

不,她清晰地記得:一次被二哥打傷後,母親無動於衷,她難過地跑到湖邊想自殺……一天一夜,蘇家竟沒有一個人來尋她。

直到長大成人,她仍然會在獨居的大房子裡癡癡地發呆、回憶,她仍舊會因為親人的幾句話躲在車裡崩潰大哭,會在夜裡撕心裂肺地喊叫,會在醉酒後脆弱地像個孩子……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當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也就是吃飽穿暖之後,心底最大的渴望就是愛與歸屬感,它們像心靈的食物,若是得不到,會令人感到空虛沮喪。

傷口已經愈合結痂了,但是傷疤還在。

蘇明玉對在家庭中被愛的渴望,對親人的認可和肯定,比任何人都要強烈。她清楚地知道,一旦把二哥送去坐牢,她與蘇家的所有關聯都可能分崩瓦解。

正因為受原生家庭的影響,蘇明玉性格格外要強倔強,工作上雷厲風行,獨立又毒舌,愛情上冷酷強勢,不會示弱,不會表達愛。她像一隻刺蝟,張牙舞爪的背面,是不安和恐懼。

蘇父流落街頭時,寧可住酒店也不肯去女兒那裡,他仿佛對著空氣自言自語喃喃地說:明玉太像她媽了,我害怕她管著我。

在蘇家的三個子女中,蘇明玉竟活成了最像母親的那個人。

高曉松曾說:自己以前從不相信原生家庭這個東西,直到最近幾年,我走出來了,才發現原來我一直沒出來,小時候自己愛較勁,其實都跟父親有關。

原生家庭的烙印如影隨形,基因的強大融入骨血,不論你如何抵抗,它總會以自己的方式野蠻生長。

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首席治療大師Virgi年 Satir曾提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深以為然,在《奇遇人生》中,就有兩個深受原生家庭影響的人讓我記憶猶新——一個是陳學冬,一個是春夏。

對於陳學冬來說,父母離異讓他18歲才見到媽媽,爸爸也再婚有了其他孩子。

原生家庭的風雨飄搖,讓陳學冬的內心變得十分感性,他格外會照顧小孩子,也會對花花草草自言自語。同時,他也極度缺乏安全感,會躲在角落裡低聲嗚咽……

陳學冬說,他曾經以“斷絕父子關係”的方法,來威脅父親不要再婚,但是父親很快還是娶了那個女人。

“其實挺恨他的,雖然他以前對我的照顧沒有那麽多,但是我現在依然會盡到我應該盡的孝順。我們倆都不會認輸認錯和解,兩個人都在硬撐。”

在去追逐龍卷風的路上,阿雅問春夏:你有想象過未來給自己辦一個婚禮會是怎麽樣的嗎?春夏率真地答到:我心中有一條小裙子的,而且結婚要穿十幾套的婚紗拍婚紗照是至少的!

但接下來她話鋒一轉,表達出自己想拍婚紗照只是為了好看,婚姻卻是沒有抱有很大的期望。

原來春夏的家族中所有女性都離過婚,她沒有在她們身上看見屬於婚姻的幸福模式,相反,隻感受到婚姻的不幸和可怕。

後來,她在見到龍卷風時,表達出了對愛的渴望,但她仍然擔心自己會維持不了婚姻裡的幸福感,做不好,還不如不做。

父母相處的模式會被孩子作為最重要的參照,這種影響甚至會延伸到下一代新生家庭,根深蒂固。

曾有一個爭議頗高的問題上了知乎熱榜:為什麽單親家庭是相親時的很大扣分項?

一個高讚回答是——

一部分單親孩子明知道不對還是會照搬爹媽,而另一部分單親家庭的孩子會存在矯枉過正的現象。

譬如黃秋生身為私生子自己卻有了私生子,張柏芝童年缺少關愛,長大後拚命生孩子來愛自己。

在建立親密關係時,一部分人由於沒能從原生家庭中得到過足夠的愛和關注,他們往往容易用力過猛。而另一部分人從未在原生家庭中見證過婚姻幸福的模式,他們往往容易對婚姻產生抗拒。

《歡樂頌》中曾一句扎心的台詞:“一個家,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事實上,並非所有來自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都會移植到新生家庭。正確的做法不是離家出走,不是刻意逃避,而是超越原生家庭,或者與原生家庭和解。

由於父親的背叛,孫儷跟著母親過了七年居無定所的生活,她甚至想過做一個“不婚主義者”。

而鄧超出生於一個重組家庭,父母都有各自的孩子,之所以取名叫鄧超,因為是超生……

即使背負著“來自糟糕的原生家庭”這一標簽,孫儷與鄧超的相戀,卻用愛搭建出了一個充滿歡樂、幸福的新生家庭。

他們的微博經常曬出夫妻倆的搞笑互懟日常,對孩子的愛滿得溢出了螢幕,被稱作娛樂圈的模範夫妻。

如果說原生家庭曾為子女播種下恨的種子,那麽接下來選擇恨一輩子,亦或是放過自己,決定權在自己的手中。

在《都挺好》的尾聲中——

明玉結婚前,去了母親的墓地祭拜,結果發現墓碑後面刻著紅字,上面寫著我愛我女蘇明玉,才知道這是母親的臨終遺言。

而蘇父則得了老年癡呆誰都不認識了,他嘴裡一直喊著明玉的名字,手中緊緊攥著一個雞腿,念叨著要給明玉吃。往後餘生,他隻記得自己對明玉的愧疚和愛。

東野圭吾在《時生》一書中曾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麽樣的牌,你就只能盡量打好它。”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血緣的羈絆太深,沒有人能夠徹底放下親情,消解原生家庭之傷,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逃離。

生而為人,我們無法像重裝電腦一樣“調試”原生家庭,把出廠設置變一變。

我們能做到的,是回溯原生家庭從而真正認識自己——淡化傷害,放下執念,以更寬容、更勇敢、更理性的方式,去面對原生家庭的種種。

作者簡介:詩萱。金融紙媒編輯,新晉人氣作者。理性與感性交織的水瓶座治愈系小姐姐,文風可複古可清奇,喜歡深度思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